洛追正在調畫唐卡的顏料。
洛追正在畫唐卡。
洛追的學生正在學習畫唐卡。
洛追(左)與洛桑桑格老師(右)合影。
洛追畫的唐卡。
“唐卡的每一個畫面都是有生命的,每一次創作都是畫師與故事里的人物進行的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只有完全找到這種心靈上的契合點,才能畫出一幅可以傳世的好作品。”達孜區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統唐卡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洛追說。
出生于達孜區白納村的洛追從小就對唐卡十分感興趣。在他年幼時,偶然一次機會,他看到有一個正在畫唐卡的師傅,好奇過去觀看,一下子就移不開眼了。從繃布、打磨、瞄像、打底稿,到磨顏料、磨金、上色、染色、勾線、描金、開眼……見證一幅精美唐卡作品在師傅手里誕生的過程,洛追心里滿是震驚。
繪制一幅唐卡作品的時間短則數月,長則幾年,整個創作過程都在不斷考驗畫師的耐心。或許是被洛追的耐心打動了,又或許被洛追那渴望的眼神觸動,師傅把作品送給了他,而這,也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顆種子,唐卡的傳承在這一刻有了具象化的意義。
2005年,洛追正式學習傳統唐卡制作,得到了洛桑桑格老師和丹巴繞旦教授的悉心教導。洛追說:“畫唐卡就是畫自己的內心,這個創作的過程也是對畫師心靈的洗滌。每一幅精美唐卡作品的誕生,都需要經過畫師長時間醞釀與構思后,才能精心繪制。7年的學藝期間,前半部分時間幾乎都是在練習白描,也就是唐卡繪制的基本功。基本功如果不過關,就永遠只能是一位模仿者。”
“那段時間是最難熬的,每天睜開眼除了吃飯,其他時間都在畫畫。”洛追告訴記者,當他真正開始學習時,才深刻體會到要想成為唐卡手藝人,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也曾想過放棄,但還是咬咬牙堅持了下來。”說到這里,洛追有些靦腆地笑了笑。
“當技藝差不多成熟后,就要開始思考境界了,要深入了解自己刻畫的人物,要懂得背景故事,要理解那一刻的人物動作,是什么心理,又有什么意義。”2011年,洛追在拉薩市第一中學職業技術學校(原拉薩市達孜縣職業技術學校)參賽唐卡作品榮獲2011年民族地區職業院校學生才藝展示活動的優秀技能作品稱號。
2012年洛追正式出師,他選擇留在自己的家鄉,全身心投入到民族傳統藝術的傳承發展之中。洛追廣泛招收西藏各地區具有繪畫天賦的青少年學員,并且特別注意幫扶困難家庭的兒童和殘障孩童,免去所有學員的學費,謹遵洛桑桑格老師的傳統授課方式,悉心指點、精心呵護,將唐卡繪畫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青年唐卡畫師。
十多年來始終不懈地致力于唐卡藝術的傳承工作,讓洛追獲得了不少獎項。2012年《大威德金剛》榮獲2012年全國民族地區職業院校教學成果展演活動學生作品展覽金獎,2014年獲得高級技能證,2016年參加“指尖神韻”藏族唐卡大師丹巴繞旦師徒作品展,2017年獲得第七屆西藏唐卡藝術博覽會“優秀唐卡畫師”榮譽稱號,2019年獲得創新創業技能競賽唐卡繪畫金獎,2018年獲得達孜區第三屆青年創新創作大賽一等獎,2023年洛追成為達孜區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統唐卡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1-40252-0.html傳統唐卡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洛追:于歲月中堅守 在傳承中綻放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