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第一
多地中小學體育活動“加量”
這個春季新學期,多地中小學校園體育活動紛紛“加時”,開始實施每天1節體育課、每天校園綜合體育鍛煉2小時,此外,推行課間15分鐘的地區在本學期大幅增多。
廣東廣州:入校即運動保障每日體育活動超兩小時
新學期開學,記者來到廣州市天河區的清華附中灣區學校,正好趕上第二節課下課,小學部的課間時長已經由原來的10分鐘調整為15分鐘。
廣東省廣州市清華附中灣區學校小學部體育科組長梁俊棠:我們堅持學生入校即運動,每天早上入校后就進行30分鐘大課間活動,一天5個課間15分鐘,一天一節40分鐘的體育課。
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天津、廣東、河北等多個省份,浙江溫州、福建泉州、山東青島、湖北武漢等部分區市出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一節體育課、每天2小時體育鍛煉、課間15分鐘等”相關政策文件。
北京:中小學“體育八條”提升學生身心健康水平
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體育局今天正式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即北京市中小學“體育八條”中還明確,高中每周3~5節體育課,沒有體育課的當天要安排不少于45分鐘的體育鍛煉,學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擠占體育課。
文件還要求學校充分利用大課間和課后服務,組織學生開展球類、跳繩、踢毽、跳皮筋等不少于10個項目的輪換活動,確保義務教育階段每名學生掌握至少2項運動技能。
此外,文件還首次在北京中小學全面部署全員參與、全過程參與的“班級賽”。要求每學期組織班級聯賽,小學每班不少于5場,初中不少于4場,高中不少于3場。除了給體育課加量,還要提質。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攀:我們在探索著打造人工智能的健康師,能夠精準地分析每一個同學的薄弱的項目,為同學們分析和提出建議,一生一策,由他的體育老師、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聯合來為他提供輔導和幫助。
一年之計在于春
AI發展新機遇
我們繼續來關注國產DeepSeek大模型在國內掀起的“人工智能熱”。最近各種人工智能新場景、新應用層出不窮。人工智能企業煥發出蓬勃活力,一項項新技術新產品也在加速走向市場。
新技術催生新場景人工智能產業加速跑
總臺央視記者李廈:造一臺人形機器人究竟有多復雜?我是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看到人形機器人的內部,十分精密,旁邊的工作人員正在對它的部件進行安裝和調試。
在四川成都這家智能硬件中試平臺的車間里,一條條試驗線、組裝線忙碌運轉,來自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服務機器人等領域的技術產品正在進行性能測試和小批量試制。像這臺采用AI視覺識別技術的交通攝像頭,就即將投向市場。
蜂鳥智造智能硬件中試研發平臺工程技術部經理周江:去年我們同時期大概就是1到2款AI類的產品在做,今年有一半以上,都是跟AI相關的。
人工智能技術如何快速實現成果轉化呢?在幾公里之外的成都科創生態島,這邊,工程師在測試機械臂自主識別分類物品的能力,另一邊,雙輪足機器人在訓練攀爬樓梯。
還有可隔空操控的“五指靈巧手”、能精準清理雜草的農業機器人,一項項人工智能技術的測試場景令人目不暇接。春節以來,他們幾乎每天都是“火力全開”,加快進度將新品推向市場。
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副總經理陳洋:4月份的時候會發布文旅類型的機器人,5月份的時候會發布農業場景的機器人,6月份的時候會發布“貢嘎1號”機器人的最新版的產品,運用于我們家庭康養的場景。
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各業“落地生花”
開年以來,全國多地都把發展人工智能作為今年的重點任務。這幾天,廣東東莞一家科技企業就在加緊測試一款智能分揀機器人,它可以自動識別不同形狀,不同尺寸的貨物,相當于給機器人裝上一個“AI大腦”。
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制器產品線市場總監曾逸:機器人控制器連接大模型與機械臂,承擔了一個橋梁的作用,投入到工業生產與制造領域。
眼下,人工智能技術也在為外貿賦能。跨境電商平臺阿里國際站數據顯示,春節過后的訂單量同比增長達50%,其中AI外貿產品為6.9萬國內商家出海提供了服務。AI可以成為外貿企業的“定制軍師”,客戶、訂單、物流、財務全都交給它。
此外,還有更多城市加緊布局人工智能賽道。北京將繼續強化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上海將在金融和制造業領域深化AI應用;而深圳、杭州等地則在大模型、智能硬件等領域展現出獨特的優勢。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1-40546-0.html開春了,校園體育活動“加量”,DeepSeek掀起“人工智能熱”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