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康喜 東莞報道
3月17日,主題為“莞港攜手 共建灣區”的莞港產業合作交流會在香港舉行,包括政府機構、駐港央企以及香港的知名財團、科研機構、頭部企業、商協會等多個領域約300名嘉賓參會。
在東莞全球招商顧問授牌儀式上,東莞正式聘請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歐美工商會、日本株式會社JC COMMONS、投資家網以及中信建投等6家頂尖機構擔任全球招商顧問。本場交流會共達成簽約項目33宗,涉及投資貿易合作總金額184.7億元。
從“太平手袋廠”第一聲縫紉機的律動,到松山湖科學城大科學裝置的璀璨星光,莞港合作始終是東莞改革開放最鮮明的底色。交流會上,東莞市領導上臺推介東莞的營商環境,解讀東莞為什么值得成為外資的投資首選地。
產業協同方面,OPPO公司作為全球智能移動終端的龍頭企業之一,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圍繞人工智能影像技術開展聯合攻關,取得諸多突破并成功轉化為實際應用,目前旗艦手機Find X8系列搭載的全新“AI千里長焦”算法,正是香港的科技創新資源與東莞的先進制造能力深度融合的生動體現。
過去,港莞合作是“前店后廠”,現在已經向“前研后造”迭代升級。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正式開學僅僅半年,已在技術合作、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喜人進展。例如,梁國熙教授團隊領銜創立的創曦催化科技(東莞市)有限公司上個月已在莞正式成立,其核心產品Nano-AM納米光催化防污技術成功替代傳統有毒重金屬涂料,為解決船舶生物附著污染問題提供環保新方案。
經貿往來方面,截至2024年,已有累計8102家港企選擇來莞投資,累計投資超過480億美元,港資是東莞第一大外商投資,構成了東莞開放型經濟的支柱力量。
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作為全球首個直達機場空側的跨境海空聯運項目,創造了從工廠門到機艙門最快僅需15個小時的“莞港速度”,自2023年4月啟動運行以來,空港中心進出口總值突破200億元,服務超800家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涵蓋了900余種商品,越來越多莞企借力香港這一“超級聯系人”和“超級增值人”實現“貨通全球”。
在人文交流方面,據不完全統計,在港的莞籍鄉親有80萬人,每十位港人里就有一位莞籍人士。同時,也有約5萬港人長期在莞工作、生活,而且隨著近年兩地交通連接越來越便利,東莞已經成為“港人北上”的新熱點。2024年,東莞接待香港游客接近200萬人次,同比增長12.97%。東莞建設全省最大規模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集群,已經累計支持超過5000名港澳青年來莞創新創業。
東莞市委書記韋皓在致辭中表示,當前,隨著大灣區建設的縱深推進,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興起,莞港產業合作正迎來新的機遇,為廣大港企投資興業提供更大舞臺更多商機。誠邀廣大港企加入東莞先進制造“大家庭”,一起攜手促進兩地產業鏈高效對接、前沿技術合作轉化,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期待把香港的科創資源、金融資源,與東莞扎實的先進制造業基礎、豐富的產業場景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攜手搶占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的產業制高點。
韋皓表示,東莞希望與香港各界同仁一道持續做大外貿“盤子”,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期待與香港企業攜手合作,將先進的服務理念、高標準的服務規范以及資深專業人才引入東莞,推動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實現更高層次的互利共贏。東莞將一如既往把莞港產業合作擺在突出位置,全力為港企發展壯大打造更優環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在當前風云變幻、復雜多元的國際環境下,莞港兩地合作正在醞釀新的機會。香港研發在東莞有賽道,香港服務在東莞有市場,香港創新在東莞有場景。
一方面,東莞正在大力構建“8+8+4”現代化產業體系。同時,東莞集聚有各級工程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2458家,正在加快培育首批23家中試驗證平臺,可有力支撐香港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市場化轉化。另一方面,東莞制造業轉型升級進入到了一個關鍵階段,迫切需要香港生產力輔導、技術提升、產品設計等高端服務業的合作支持和聯動發展。
近期,東莞聯合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共同推出“莞港Tech100+賦能計劃”,就是為了幫助東莞制造業企業更好鏈接來自香港的新型工業化技術評估、咨詢輔導及合作研發等優質服務。此外,香港的金融、法律、會計、物流、會展等行業也是東莞引進的重點。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致辭表示,展望未來,希望兩地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原則,在科技創新、航空物流等領域保持緊密合作,大力推廣“香港研發+東莞轉化”模式,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攜手為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作出更大貢獻。
會上,東莞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光濱介紹東莞營商環境,中國建筑國際集團副總裁劉國兵、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陳祖恒、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會長盧毓琳、東莞市外商投資協會會長連漢森上臺分享他們對灣區機遇的洞見。
陳祖恒表示,莞港兩地可利用優勢資源 ,重點著力人工智能等新興和未來產業,加速科技成果應用轉化,賦能大灣區產業協同融合發展。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東莞市政府、企業多年來一直緊密合作,從技術、人才到政府資助計劃等多維度支援東莞企業解決技術、業務升級時的痛點,推動東莞新型工業化,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會長盧毓琳認為,生物醫藥產業在東莞已經形成顯著集聚效應,并且逐漸形成“研發-轉化-生產”的完整生態鏈,在多個細分領域占據優勢。香港憑借基礎創新、金融與國際化優勢,可成為大灣區生物醫藥創新的“大腦”;東莞則以完善的產業鏈和制造能力,擔當產業化的“軀干”。兩地通過政策協同、資源互補與垂直分工,有望形成“香港研發—東莞轉化—全球市場”的生態閉環。
作為在東莞發展多年的港商,東莞市外商投資協會會長連漢森深刻感受到東莞的營商環境非常“正”。他提到,作為大灣區港資會員企業最多的協會之一,東莞外商協會的35個分會和2500家會員企業,非常樂意做好引路人,而協會籌建的“東莞香港中心”,亦期待成為各位來莞洽談的“大客廳”。接下來,香港中心希望打造極具規模和影響力的香港生產性服務業集群,歡迎香港服務、科研、醫療等領域的創業者、投資者、企業家,選擇東莞,共同碰撞出莞港產業合作新火花。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1-43088-0.html莞港產業合作交流會達成簽約項目33宗,投資貿易合作總額達184.7億元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綠色金融周報(第177期)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導意見明確綠金著力點;香港交易所宣布于2024年完成碳中和目標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