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銀河宏觀
事件:4月4日,在美國宣布加征“對等關稅”之后,中國作出果斷響應,對美國霸權行為進行一攬子對等反制。
中國的反制措施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方向:
1、 以身作則對抗美國單方面的霸權行為。在其他國家徘徊之際,中國率先打出對美國的“逆全球化”進行強有力反制,有助于在全球形成模范效應。參考2019年波音空難事故后,中國率先暫停波音737max8商業運行,后續印尼、新加坡、印度、土耳其、韓國、歐盟、澳大利亞等地相繼禁飛。
2、 稀土出口管制,打蛇打七寸。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統計,2022年我國占到全球稀土產量的70%。稀土在高科技產業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從芯片、手機到傳感器、高端材料和精密儀器,甚至國防工業都需要大量的稀土元素。此前我國對鎵和鍺的出口管制就造成了美國高端制造的供應鏈危機,F-35戰斗機生產因稀土供應不足遭遇障礙,而特朗普剛剛宣布的美國六代機F-47對稀土的需求更為迫切。
3、 精準打擊特朗普的農業票倉。美國農村和農業企業是特朗普重要的票倉和政治獻金來源。我國農業進口依賴度看似較高,但實則屬于可替代性較強的初級產品。這意味著,加征關稅以及對不法美國企業進行打擊,對中國影響相對較小,但讓特朗普直接面對自己的選情以及金主的壓力。
4、 通過出口管制和不可靠實體清單,打擊科技和軍工企業。在中美科技競爭不斷加劇的情況下,美國科技企業通過政治游說和捐款等手段,讓美國政府出臺多種措施限制我國科技發展。而我國通過稀土出口管制、以及不可靠實體清單和出口管制清單,精確對違反國際規則、損害中國企業利益的美國實體進行制裁,一方面是維護國家利益和國際規則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迫使特朗普重回談判桌。
中國對美國進口依賴度較高或進口絕對金額較大的行業(詳見圖1):
1、 電氣機械、高端儀器等高科技產品(如半導體設備、元器件、光學、核反應堆等),雖進口依賴度相對較低,但進口絕對金額大,對國產替代、自主可控提出更高要求。
2、 航空器,2024年124億美元進口中有一半來自美國,大額加征關稅對法國和國產大飛機形成利好。
3、 農產品(大豆、動植物油等),有一定依賴度且屬于必需品,短期可能形成一定漲價邏輯,但有可替代進口國(阿根廷等)。
4、 汽車、化工、塑料、藥品等行業亦可能造成小幅擾動。
對中國經濟和政策的影響:與美國不同的是,對美國加征關稅對于中國較難造成通脹壓力。一方面,我國對美國進口依賴度低(2024年約為6%),且大多為高技術產品(向居民生活傳導弱),或初級產品(可替代性強)。以中國從美國進口金額較高的原油為例,中國宣布反制之后,油價反而進一步大跌,更多的反應的是總需求下降而非進口成本上升。因此,我國反而面臨一定物價收縮壓力。對于經濟而言,從“凈出口”視角,理論上對外加征關稅對于GDP的拖累幅度不大,但考慮到美國進一步制裁的風險提升,總需求收縮的壓力進一步凸顯。我們認為4月政治局會議加碼內需的概率進一步提高,涉及工具金額或有1.5~2萬億元。目前已宣布尚未完全落地的逆周期政策包括育兒補貼、加力實施城中村改造等將加速落地,未來的儲備工具還包括“兩新”“兩重”擴圍擴容、服務消費補貼、加大商品房收儲力度等。東穩西落的視角下,我國貨幣政策寬松預期也將打開,全面降準降息或在二季度到來,針對美國新一輪加征關稅,央行也有可能創設穩外貿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予以支持。
對大類資產影響:
中國權益:特朗普“刮骨療毒”的做法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但國內大循環的完備性足以讓中國在全球“比差邏輯”下相對美國具有核心優勢。我們認為,關稅對于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不可避免,但“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能夠在關鍵時刻形成有效對沖,基本面有望保持穩定,中國股票市場也將保持回升向好勢頭。短期內,“加征-反制-再加征-再反制”對于權益市場將造成較大困擾,防御主題表現更優(必選消費、金融等);中期視角,以確定性擁抱不確定性,內需、硬科技仍是主線。中國固收:比差邏輯下,美聯儲降息概率和幅度都大幅提升,前期對我國貨幣政策制約較強的中美利差反而收窄,二季度有望迎來全面降準降息。雖然基本面偏弱和增量財政政策預期形成對沖,但短期避險情緒較強,債市做多勝率提高,10年期國債收益率或階段性下探至1.6%下方。
美國權益:粗放加征關稅將導致美國經濟面臨滯脹壓力,總的來說,我們認為,“滯”的壓力大于“脹”的壓力。對外加征和外部反制對于美國GDP的沖擊約為1.6個百分點,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進一步加大。加征關稅對于美國CPI也會造成一次性沖擊,但總需求下降也會形成一定通縮效應,“脹”的壓力不足以影響美聯儲的降息步伐。美股將在“加征-反制”、經濟衰退、通脹反彈等不確定性因素的陰霾下持續調整,直至貨幣政策轉向寬松、國內減稅等刺激政策落地,下半年的機會優于上半年。
美國固收:短期“脹”,長期“滯”,10年期美債有下行空間,年內低點有望達到3.7%。
匯率:對人民幣的沖擊將弱于2018年,短期人民幣可能圍繞7.3震蕩。我們認為,中美利差仍然是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的堅實基礎,匯率定價將從貿易視角(經常賬戶順差)轉向更加綜合的基本面視角(經濟韌性)。日元在避險邏輯下有望走強。
商品:總需求弱+風險偏好弱仍是“混沌時期”的行情主線。原油、賤金屬較難形成系統性機會,黃金在不確定性下依然有一定配置價值。當然,我們需要提示的是,美股的持續下跌可能會導致美國市場重蹈2020年的流動性沖擊,包括黃金在內的所有風險品種可能都面臨較大調整壓力,建議密切關注FRA-OIS利差、VIX等指數情況。
風險提示:1. 國內經濟復蘇不及預期風險 2. 國內政策落實不及預期風險 3. 海外財政政策意外緊縮及經濟衰退的風險 4. 各國加大反制力度導致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 5. 全球貿易戰加劇導致世界經濟下行的風險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14-8295-0.html對等關稅,對等反制!一文看懂哪些自美進口商品會受影響,大類資產影響解讀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暴富夢碎,綠茶又要IPO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