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材料科學研究院(KIMS)團隊開發出一種新技術,突破以往高溫限制,可在較低溫度下通過簡易溶液工藝制備出溴化銅(CuBr)薄膜,從而制造出全球首個基于溴化銅薄膜的氨氣傳感器。這項突破不僅賦予了傳感器高柔性、超靈敏度和高選擇性,還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經超過1000次重復彎曲測試,該傳感器仍可保持高性能和穩定的運行功能。相關論文4月8日發表在《傳感器和執行器B:化學》雜志。
氨氣傳感器用于檢測空氣中的氨氣,廣泛應用于室內外環境監測、工業環境中有害氣體檢測以及疾病診斷。該傳感器使用的CuBr薄膜在接觸氨氣時電阻會發生顯著變化,從而能夠檢測到低濃度氨氣。
傳統方法中,制備傳感器所需的CuBr薄膜需要在500℃以上的高溫真空環境中進行。這一要求限制了其在易受熱影響的柔性基板上的應用,同時也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為解決這一問題,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在150℃以下且無需真空環境,就能在基板上形成二維銅納米片的技術。隨后,他們通過簡易的溶液工藝合成了CuBr薄膜,最終利用塑料基板制成了氨氣傳感器。
這種高靈敏傳感器,能通過低溫溶液工藝檢測低至百萬分之一的氨氣濃度。這一突破顯著降低了制造成本,并為進一步開發可穿戴傳感器和醫療診斷設備提供了可能。
韓國材料科學研究院(KIMS)團隊開發出一種新技術,突破以往高溫限制,可在較低溫度下通過簡易溶液工藝制備出溴化銅(CuBr)薄膜,從而制造出全球首個基于溴化銅薄膜的氨氣傳感器。這項突破不僅賦予了傳感器高柔性、超靈敏度和高選擇性,還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經超過1000次重復彎曲測試,該傳感器仍可保持高性能和穩定的運行功能。相關論文4月8日發表在《傳感器和執行器B:化學》雜志。
氨氣傳感器用于檢測空氣中的氨氣,廣泛應用于室內外環境監測、工業環境中有害氣體檢測以及疾病診斷。該傳感器使用的CuBr薄膜在接觸氨氣時電阻會發生顯著變化,從而能夠檢測到低濃度氨氣。
傳統方法中,制備傳感器所需的CuBr薄膜需要在500℃以上的高溫真空環境中進行。這一要求限制了其在易受熱影響的柔性基板上的應用,同時也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為解決這一問題,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在150℃以下且無需真空環境,就能在基板上形成二維銅納米片的技術。隨后,他們通過簡易的溶液工藝合成了CuBr薄膜,最終利用塑料基板制成了氨氣傳感器。
這種高靈敏傳感器,能通過低溫溶液工藝檢測低至百萬分之一的氨氣濃度。這一突破顯著降低了制造成本,并為進一步開發可穿戴傳感器和醫療診斷設備提供了可能。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2-1702-0.html突破高溫限制 新技術造出超靈敏耐用氨氣傳感器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中國將與國際原子能機構深化合作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