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在廣東省廣州市首個舊城更新改造項目——魚珠舊城更新改造項目的施工現場,兩棟在建高樓的頂部裝置引發關注。由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的輕型造樓機與住宅造樓機正以“類工廠化”模式高效運轉。
項目技術總監鮮運臣介紹,該項目4號樓采用的輕型造樓機,其智能支撐系統可實現毫米級精度調節、數字動力系統可保障全天候穩定輸出、多功能平臺系統可集成施工要素、智能安防系統可構建三維防護體系。經實測,相較于傳統施工模式,該設備使高空作業風險降低70%,施工效率提升40%,標準層建造周期縮短至4天。
“傳統外立面施工需要多工種交叉作業,而輕型造樓機開創了逆向施工新模式。”項目經理楊永飛介紹,設備在主體封頂后實施自上而下的逆向施工,預計在2025年4月完成外立面工程,較傳統工藝節省工期30天。更值得關注的是,設備實現了地面化安裝拆卸,徹底改變了高空拆裝作業模式。
針對改造項目1號樓150米超高層建造挑戰,項目團隊還創新應用了住宅造樓機平臺。該平臺集成動力支撐系統、鋼平臺系統、模板系統、掛架系統、輔助作業系統、安全防護系統等六大智能系統,可實時反饋施工參數。
“這個300噸級的智能平臺就像空中工廠。”鮮運臣介紹,應用該智能平臺后,設備周轉率超85%,混凝土澆筑效率提升30%以上。其特別配備的環境自適應系統,可在8級大風和暴雨天氣下保障連續施工。
據了解,魚珠舊城更新改造項目以“新科技撐起好房子”為核心理念,通過輕型造樓機與住宅造樓機的協同創新,為城市更新注入硬核科技力量,目前首開區提前23天完成全面封頂,預計2025年8月完成竣工交付,較合同工期提前5個月。項目建設實現了從“工地”到“工廠”的質變,為城市更新提供了智能建造新范式。
2月21日,在廣東省廣州市首個舊城更新改造項目——魚珠舊城更新改造項目的施工現場,兩棟在建高樓的頂部裝置引發關注。由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的輕型造樓機與住宅造樓機正以“類工廠化”模式高效運轉。
項目技術總監鮮運臣介紹,該項目4號樓采用的輕型造樓機,其智能支撐系統可實現毫米級精度調節、數字動力系統可保障全天候穩定輸出、多功能平臺系統可集成施工要素、智能安防系統可構建三維防護體系。經實測,相較于傳統施工模式,該設備使高空作業風險降低70%,施工效率提升40%,標準層建造周期縮短至4天。
“傳統外立面施工需要多工種交叉作業,而輕型造樓機開創了逆向施工新模式。”項目經理楊永飛介紹,設備在主體封頂后實施自上而下的逆向施工,預計在2025年4月完成外立面工程,較傳統工藝節省工期30天。更值得關注的是,設備實現了地面化安裝拆卸,徹底改變了高空拆裝作業模式。
針對改造項目1號樓150米超高層建造挑戰,項目團隊還創新應用了住宅造樓機平臺。該平臺集成動力支撐系統、鋼平臺系統、模板系統、掛架系統、輔助作業系統、安全防護系統等六大智能系統,可實時反饋施工參數。
“這個300噸級的智能平臺就像空中工廠。”鮮運臣介紹,應用該智能平臺后,設備周轉率超85%,混凝土澆筑效率提升30%以上。其特別配備的環境自適應系統,可在8級大風和暴雨天氣下保障連續施工。
據了解,魚珠舊城更新改造項目以“新科技撐起好房子”為核心理念,通過輕型造樓機與住宅造樓機的協同創新,為城市更新注入硬核科技力量,目前首開區提前23天完成全面封頂,預計2025年8月完成竣工交付,較合同工期提前5個月。項目建設實現了從“工地”到“工廠”的質變,為城市更新提供了智能建造新范式。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2-752-0.html“空中造樓機”刷新舊城更新改造速度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一篇:新裝置實現深遠海電力高效輸送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