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重慶,創新沃土。過去一年,重慶著力推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收獲了一組亮眼的數據:綜合科技創新指數連續6年穩居西部第一、全國第七。
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強調,重慶的制造業有自身的結構特點、有相應的優勢,希望重慶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揚優勢、補短板,抓當前、謀未來,堅定不移、久久為功,奮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近一年來,我們錨定目標方向久久為功,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書寫著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新篇章。”2月23日,重慶市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明炬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技術攻關帶動新突破
春寒料峭之際,記者探訪中船海裝風電有限公司時,公司副總經理張凱正與團隊探討下一代25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的開發。他告訴記者,上一代大型海上機組H260-18兆瓦風輪創造了直徑260米、單機功率18兆瓦兩個“全球第一”,已于2024年6月在遼寧營口投入商業化應用,科研團隊正向新的極限發起挑戰。
“該機組已獲批量訂單及工信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張凱介紹,其集成式設計結構緊湊,空間利用率高,滿發風速下每圈發電44度,年發電量約7400萬度,可滿足4萬戶家庭用電需求,年節約標煤約2.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萬噸。他表示,中船海裝風電有限公司將堅持自主創新,不斷突破極限,提升我國在全球風電領域的競爭力。
重慶制造業基礎較好,科教人才資源豐富。該市正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實施制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圍繞產業發展重大技術需求,重慶加速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2024年,重慶實施150余項重大(重點)科技專項,財政投入超6億元,帶動社會投入超20億元,突破關鍵技術300余項,一批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取得突破。
科產融合培育新動能
近日,長安汽車正式發布“北斗天樞2.0”智能化戰略,加速數智汽車發展。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從今年起,長安將不再開發非數智化新品,未來3年將推出35款數智汽車。”
長安智能汽車超級數智化平臺——SDA六層架構平臺,是重慶車企研發的全球首款中央+區域環網電子電氣架構平臺,解決了傳統汽車功能無法一體化的問題,實現了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長安汽車將持續加大‘新汽車、新生態’領域資源投入,在新汽車科技產業鏈投入將超過2000億元,新增1萬余人的科技創新團隊,打造可進化的智能汽車機器人。”朱華榮表示。
近一年來,重慶加強重大科技攻關,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重慶將支持實施企業科技攻關聯合行動計劃,開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能力提升行動計劃,打造“科技+產業”創新綜合體。重慶還將啟動“AI+”科技創新行動,積極培育未來醫學、具身機器人、低空經濟、綠色低碳等未來產業。
“重慶將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聚焦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總目標,推動全市科技創新全面成型起勢、全面提質增效,打造更多‘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提供更加強勁的動力源。”明炬表示。
山城重慶,創新沃土。過去一年,重慶著力推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收獲了一組亮眼的數據:綜合科技創新指數連續6年穩居西部第一、全國第七。
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強調,重慶的制造業有自身的結構特點、有相應的優勢,希望重慶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揚優勢、補短板,抓當前、謀未來,堅定不移、久久為功,奮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近一年來,我們錨定目標方向久久為功,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書寫著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新篇章。”2月23日,重慶市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明炬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技術攻關帶動新突破
春寒料峭之際,記者探訪中船海裝風電有限公司時,公司副總經理張凱正與團隊探討下一代25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的開發。他告訴記者,上一代大型海上機組H260-18兆瓦風輪創造了直徑260米、單機功率18兆瓦兩個“全球第一”,已于2024年6月在遼寧營口投入商業化應用,科研團隊正向新的極限發起挑戰。
“該機組已獲批量訂單及工信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張凱介紹,其集成式設計結構緊湊,空間利用率高,滿發風速下每圈發電44度,年發電量約7400萬度,可滿足4萬戶家庭用電需求,年節約標煤約2.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萬噸。他表示,中船海裝風電有限公司將堅持自主創新,不斷突破極限,提升我國在全球風電領域的競爭力。
重慶制造業基礎較好,科教人才資源豐富。該市正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實施制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圍繞產業發展重大技術需求,重慶加速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2024年,重慶實施150余項重大(重點)科技專項,財政投入超6億元,帶動社會投入超20億元,突破關鍵技術300余項,一批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取得突破。
科產融合培育新動能
近日,長安汽車正式發布“北斗天樞2.0”智能化戰略,加速數智汽車發展。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從今年起,長安將不再開發非數智化新品,未來3年將推出35款數智汽車。”
長安智能汽車超級數智化平臺——SDA六層架構平臺,是重慶車企研發的全球首款中央+區域環網電子電氣架構平臺,解決了傳統汽車功能無法一體化的問題,實現了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長安汽車將持續加大‘新汽車、新生態’領域資源投入,在新汽車科技產業鏈投入將超過2000億元,新增1萬余人的科技創新團隊,打造可進化的智能汽車機器人。”朱華榮表示。
近一年來,重慶加強重大科技攻關,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重慶將支持實施企業科技攻關聯合行動計劃,開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能力提升行動計劃,打造“科技+產業”創新綜合體。重慶還將啟動“AI+”科技創新行動,積極培育未來醫學、具身機器人、低空經濟、綠色低碳等未來產業。
“重慶將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聚焦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總目標,推動全市科技創新全面成型起勢、全面提質增效,打造更多‘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提供更加強勁的動力源。”明炬表示。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2-831-0.html抓住科技創新“牛鼻子”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