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電影產業有責任和義務去解決視障群體的觀影難題,這不僅是對他們文化權益的尊重,也是電影行業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全國人大代表、東北鋼琴樂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文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張曉文此次參會帶來了一份關于在電影發行中為視障群體觀影提供無障礙解說文本鋪設“院線盲道”的建議。她指出,目前我國視障群體在觀影過程中面臨諸多困難,亟需關注并加以解決。
全國人大代表 張曉文 受訪者供圖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我國視障人士已超過1700 萬人,平均每80人中就有1人面臨視力障礙的困境。這一群體在參與社會生活,尤其是在與社會公眾同檔期觀影時,在基礎條件、消費環境、無障礙解說輔助等方面,與他們所期盼的平等享有文化權益仍存在差距。
張曉文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她一直關注公益事業,從2015年起便投身于關愛自閉兒童、孤兒、養老院等公益項目。在與視障群體接觸的過程中,她深刻意識到視障人士在觀影方面與正常人存在巨大差異。
“視障人士無法像正常人一樣通過視覺去理解電影畫面所表達的動機和情緒,大量的空鏡頭對于他們來說難以將故事完整連接起來,無法全面領會電影內容。” 張曉文說,“我希望他們在失去光明的境況下,仍能享有與我們同等的權利,‘看’懂電影,感受其魅力。”
在遼寧營口,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殘疾人聯合會于2023年7月共同啟動“愛電影 聚民心”光明影院活動,并組織社會力量組建了百余人的 “光明解說團”。志愿者們用語言為視障觀眾描繪電影場景,幫助他們“看到”更多電影細節、完整地理解一部影片。活動開展至今,取得良好反響。
張曉文是 “光明解說團” 的發起者之一。她介紹,在實踐過程中,發現視障人士觀影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是院線硬件設施壁壘。
多數影院未設置盲道、無障礙電梯、觸覺標識等基礎硬件,視障人士難以獨立抵達影廳;影廳內缺乏專用座位分區,無法為視障者提供靠近音頻設備或便于輔助人員陪同的位置;輔助設備覆蓋率低,僅有少數影院配備無線耳機或音頻描述(AD)接收器,且設備維護不足。
無障礙電影的排片與宣傳也大多不足。因版權等問題,解說員只能多次跟隨正常排期反復觀看電影,準備階段需付出更大努力才能確保視障人士與正常人同檔期觀影;無障礙電影專場數量稀少,且多集中在公益日或特定活動期間,常態化服務缺失;一般影院普通場次極少提供音頻解說選項,絕大多數影院缺少通過無障礙渠道(如語音公告)提供宣傳的相關服務。
此外,電影解說文本提供方面尚需填補空白,提供無障礙講解的公益群體需要更多支持和保護。以營口 “光明解說團” 為例,他們需要在反復觀看影片的基礎上,自行創作解說文本,再磨合、提煉出最精準的版本,以滿足視障群體的需求。
針對這些問題,張曉文建議,應與電影發行一并發布助力視障人士 “看懂” 電影的解說版文案,并在正常電影制作中加上單獨的、配合無障礙解說的音頻軌道,共同鋪設電影發行 “院線盲道”。從源頭上考慮視障人士的需要和需求,把電影文本制作、創作推向機制化、模式化、規范化,可分階段進行,從影片試點到區域試點,創新中國電影惠及殘障人士的新機制和新模式。
張曉文呼吁加大力度推廣無障礙設施、解說輔助設施和無障礙公益解說團典型做法;加大院線助殘設施投入,要求有條件的各大影院配備無線耳機或音頻接收器,增設專用座位分區;增加無障礙影片排片率,加大公益解說服務的宣傳力度,全社會形成助力視障人士 “看” 電影的新一輪輿論氛圍,讓公益解說切實惠及更多殘疾人,真正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
“雖然視障群體的數量相對整個社會人口來說不是很多,但提升他們的幸福指數,是國家向前發展、構建更加公平包容社會的重要體現。” 張曉文說,“我們身邊有很多視障人士在按摩、中醫等方面為社會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們理應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和幫助。”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2-904-0.html電影不該有盲區!全國人大代表張曉文:建議為1700萬視障人士鋪設“院線盲道”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雷添良:大灣區具備打造全球人工智能高地的獨特條件
下一篇:你知道植物“花香”的秘密嗎?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