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被視作AI智能體“龍頭股”的國脈科技(002093.SZ)再度漲停,實現三連板。
這只股票之所以被熱捧,與近日大火的國產AI智能體Manus不無關系。
3月6日,Manus橫空出世,憑借篩選簡歷、分析股票、敲代碼等功能迅速點燃科技圈。其自主執行任務并交付成果的能力,一度讓邀請碼炒至10萬元。
同日,AI智能體板塊大漲,國脈科技、漢得信息、酷特智能、焦點科技漲停;3月7日,AI智能體概念延續強勢,多只概念股票紛紛漲停。
連續兩天強勢漲停后,國脈科技于3月9日晚間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國脈科技表示,公司關注到部分媒體將公司列為AI智能體核心龍頭股。公司基于在身聯網、智慧康養領域的技術積累,現已完成部分居家養老場景AI智能體的原型開發,目前產品正處于場景適配度優化和用戶體驗提升階段,相關技術成果尚未形成商業化收入,短期不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然而,該公告并沒有降低投資者的熱情。3月10日,國脈科技報收10.96元/股,總市值飆至110億元。
在這波熱潮背后,國脈科技的AI智能體業務究竟如何?
距離商業化有多遠
國脈科技并非AI領域的“新兵”。這家成立于2000年的企業,起初以電信運維外包服務起家,后轉型物聯網技術服務商,近年來更聚焦產教融合和大健康領域。
根據2024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4億元,同比增長9.98%,其中教育服務收入占比高達70.92%,同比增長33.01%。民生證券指出,這得益于福州理工學院新校區建設和招生計劃增長近30%。
今年1月份,國脈科技曾表示,公司在養老方面與主流大模型服務商合作,構建深耕于社區養老以及居家養老場景的AI Agent,幫助用戶獲得更加個性化、高效、安心的服務體驗。
為探究國脈科技AI智能體實現商業化收入的時間節點及在居家養老場景中的具體應用,時代周報記者于3月10日致電國脈科技。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需通過郵件方式進行采訪,記者隨即向公司郵箱發送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時尚未收到回復。
至于AI智能體從原型到商業化的時間究竟有多長?對比類似案例或許能提供線索。
在AI醫療領域,谷歌DeepMind的AlphaFold從2018年亮相到2021年開源,耗時三年才初步實現學術價值轉化,而真正商業化仍遙遙無期;在智能家居領域,亞馬遜Alexa從2014年發布到2017年大規模普及,也經歷了三年左右的迭代。國脈科技的AI智能體若以類似節奏推進,從當前原型階段到形成穩定收入,至少需兩到三年。
人工智能應用專家諫之在接受采訪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直言:“AI智能體目前仍處于發展初期,從技術可行性到經濟可行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商用前景雖好,但成本控制是硬傷。”
云蝠智能創始人魏佳星則向時代周報記者預測,AI智能體將在未來一至三年內實現一定程度普及。短期內(約一年時間),AI智能體有望取代10%至20%的各類崗位任務。隨著技術迭代突破,其商業化進程才可能提速。
頭部企業占據顯著優勢
盡管Manus宣稱自己是“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體產品”,但AI智能體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2023年。
2023年3月,OpenAI推出了GPT-4及AutoGPT。AutoGPT僅需用戶提供AI的名稱、描述和五個目標,就能自主完成整個項目,這一創新標志著AI智能體雛形的誕生。同年8月,Voiceflow崛起為最受歡迎的AI智能體構建平臺之一,目前已有超過13萬團隊在此高效協作,共同打造個性化的AI智能體。
頭豹研究院AI行業高級分析師饒立杰指出,AI智能體是一種具備自主性、反應能力和交互性的智能實體,其構建主要依賴于大型語言模型(LLM)和交互能力兩大核心支柱。
在國內,多家大型企業早已投身于AI智能體的應用研發。
例如,阿里云主導的AI模型社區ModelScope推出了專為開源大型語言模型優化的AI智能體開發框架——ModelScope-Agent;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則攜手倫敦大學學院(UCL)、牛津大學等機構,共同研發盤古智能體框架(Pangu-Agent);百度則推出了文心智能體平臺(Agent Builder),該平臺引入一種全新的開發模式,允許用戶通過自然語言創建智能體,旨在實現零成本開發、分發和商業化的目標。
饒立杰認為,頭部企業率先研發大量AI Agent產品,在未來將擁有更顯著的產品優勢,從而占據更多市場份額。
與上述大公司相比,國脈科技、漢得信息、酷特智能等公司與AI智能體的實際關聯度待考。酷特智能主業為服裝定制,南興股份聚焦木工機械,漢得信息雖涉足企業數字化轉型,但其AI業務收入占比尚未披露,商用前景不明。
AI概念股火熱的背后,或許是對AI智能體潛力的過度樂觀。對此,魏佳星坦言:“AI智能體技術尚不成熟,商業化萌芽才剛開始。”
在資本市場,AI智能體概念股在3月10日迎來調整。截至收盤,賽意信息股價下跌10.69%,報收31.24元/股,總市值約為128億元;泛微網絡股價下跌9.83%,報收73.49元/股,總市值約為192億元;漢得信息股價下跌8.34%,報收21.22元/股,總市值約為209億元。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2-931-0.htmlAI智能體概念爆火,國脈科技三連板背后,技術未熟股價先熱?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