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黃曉榮 湛江報道
2月17日,海報新聞記者來到了近期爆火的肥娟小吃店,對話與回訪店主夫婦。
從“倒閉童鞋店”到“頂流小吃店”:流量背后的邏輯是真誠
肥娟夫婦(邱智娟與林景歡)原在遂溪縣第三小學旁經營童鞋店,因長期允許學生進店避雨、等待家長,并提供免費電視和零食,逐漸成為孩子們的“快樂基地”。盡管鞋店虧損兩年,他們仍堅持維護這份溫情,最終因經營壓力宣布閉店。然而,網友被其樂觀態度感動,建議轉型為小吃店,甚至有小學生主動幫他們調研市場定價,促成“1元火雞面”“3元炸雞柳”的親民菜單。
邱智娟肥娟小吃店老板娘邱智娟
閉店視頻中邱智娟笑著宣布“倒閉”的片段被全網傳播,網友稱其為“最快樂的破產老板娘”。
小吃店建立后堅持低價策略(最貴單品5元),食材嚴格選用新鮮原料,如手工加工雞柳,與多數網紅店形成鮮明對比。直播間不互動、不帶貨,僅展示制作過程,卻因真實感吸引單場700萬人次觀看,品牌方爭相刷禮物“蹭流量”。
網友稱其“治愈了成年人的疲憊”,喚醒了人們對童年鄰里溫情的記憶。
經營現狀:從“流量風暴”到“可持續煙火氣”
肥娟的老公林先生告訴海報新聞記者,小吃店的日營業額從開業首日700元增至3800元峰值,寒假期間仍排長隊,需頻繁補貨。 同時肥娟小吃抖音粉絲超145萬,直播間單日打賞高達30萬元,但夫婦倆拒絕商業合作,且將品牌方贈品轉捐福利院。今年2月,肥娟夫婦還被遂溪縣文旅局聘為“文旅推薦官”,政府協助修繕了周邊設施,提升了游客體驗。
“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就火了,這個小吃店目前看來會開一年,如果干不下去就再轉行唄。”林先生笑著說。
堅守初心:拒絕資本化,回歸生活本質
面對直播帶貨邀約,夫妻明確表示“不喜歡賣貨的感覺”,僅將直播視為與網友分享日常的窗口。“我們不想賺普通“窮哥們兒”的錢,但我們又想賺錢,所以我們沒有關閉打賞功能,如果有“富哥們兒”喜歡我們,可以給我們刷禮物。”林先生還表示:“爆火之前我們的生活過得一團糟,鞋店經營不善,有很多負債,改行小吃店后,爆火了幾天,收獲了很多流量,也讓我們還清了負債,很滿足現在的生活。錢是很重要的,因為要生活,但是比錢重要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讓自己開心,讓自己喜歡的人開心。
小吃店店內
走紅后,肥娟小吃店所在的整條街也被流量帶動。肥娟小吃周圍多了很多“蹭流量”擺攤的攤主。其中有與小吃店隔了一條街的牛雜攤攤主黃女士,有趁著寒假賣糖葫蘆的大學生,有賣豬腳飯的阿姨······牛雜攤攤主黃女士說:“肥娟他們夫婦火了,我們剛好住在對面,就來這邊擺攤,剛好可以引流。這邊中學的小朋友都會過來買牛雜飯,小份的3元,大份的5元,這個價格也是被我們的粉絲小朋友認可的。”
肥娟夫婦還曾為受傷學生處理傷口、借手機聯系家長,也因此被家長稱為“臨時托兒所”。 網友評價:“他們用1元小吃重建了成年人對信任與善意的信心。”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2593-0.html人間丨對話肥娟夫婦:從籍籍無名到火爆全網,還清了負債,一身輕松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