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代購想省幾千塊,沒想到被騙了幾萬塊。”
家住上海的孫琦是老鋪黃金的鐵桿粉絲,去年初第一次購買老鋪黃金的她就迷上了其獨特的古法工藝,但不斷突破新高的金價讓她平時難以下手。
今年2月,孫琦終于等到了老鋪黃金一年一度的大力度促銷,沒想到卻掉進了“假代購”的陷阱。
近期,多位消費者在社交平臺發文,表示遇到老鋪黃金“假代購”騙局:騙子“一魚兩吃”,一邊偽裝成買家,支付小額定金給代購、獲得銷售憑證和實物視頻,另一邊偽裝成賣家,利用代購的真實物料誘騙真買家支付全款。
多線操作“空手套白狼”之后,騙子直接“消失”,只剩下沒收到貨的買家面臨經濟損失。據中國新聞周刊了解,截至2月21日,已知的10位受害者合計被騙超46萬元,受騙金額最高超10萬元。
2月21日晚七點半,老鋪黃金國貿商城店門口擠滿了排隊的顧客。圖/于盛梅 攝
“黃金代購”騙局始末
黃金首飾屬于貴重物品,為何消費者會選擇相信陌生代購?
多位受訪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吸引他們的是超大力度的折扣。2月以來,全國各地的老鋪黃金開啟線下促銷活動,“金卡/黑金卡九五折+滿千返50+滿額贈品+商場多倍積分”的機制,可以讓金飾的到手價打九折甚至八五折,而這樣的優惠僅在線下購買才能成立。
想享受大力度的限時折扣并不容易。當春節黃金熱延續與“買到就是賺到”的情緒交疊,老鋪黃金成為線下排隊王,“有人排隊8小時買老鋪黃金”的話題一度登上熱搜。以孫琦心心念念的“金剛杵手鐲”為例,平時就經常斷貨,促銷活動的搶貨浪潮中更不好買。
因此尋找專職代購購買成為一些人的選擇。
2月14日,一名代購主動在社交平臺給她留言表示“自己能買到”。看到此人主頁都是老鋪黃金代購相關信息,加之代購給出的八四折優惠力度不小,孫琦動心了。
孫琦看中的這款金剛杵手鐲,原價44000多元,而通過線下代購打折之后僅需37000多元,相當于省下了7000元。
在對方催促下,當天下午5點,她按約定給對方轉了37000多元先“鎖”住訂單,并于晚上9點收到了“白單”(購買老鋪黃金時的銷售憑證),而“白單”只有在用戶消費與簽字過后才能開出。
萬萬沒想到的是,將代購推薦給朋友后,孫琦發現該代購提供的收款賬戶卡號與給自己的不一致,“當時感覺可能遇到了詐騙,心一下就涼了”。
果然到了約定的發貨時間,代購玩起了失蹤,微信失聯,電話關機。
圖/受訪者提供
如果代購是假的,那么孫琦看到的產品與“白單”照片是哪里來的?
這是行騙者的另一重套路,假裝消費者與真代購溝通。
偶爾做代購生意的李林就接到了這樣一位客人,對方通過社交媒體主動找到李林訂貨,先付了1500元定金。在李林提供商品照片與“白單”后,對方稱理財贖回需要時間并未立即支付。而第二天是2月14日情人節,“成人之美”的李林沒收到錢款但還是加緊將首飾寄出了。但她的好心卻換來了行騙者的“消失”。
通過社交媒體,孫琦與李林找到了彼此,他們陷入了同一個陷阱:騙子分別假扮成代購與顧客,利用“白單”開具過程的時間差完成了行騙。至于李林寄出商品的收貨地址,則來自另一名受害者,對方表示“訂了兩件貨但只收到這一件”。
不只是孫琦和李林,目前已知的受害者達到10人,賣家李林之外其余都是買家,有人被騙金額超過10萬元,被騙金額總和超46萬元。其中兩個人收到的“白單”是一樣的,也就是說行騙者進行了“一物多賣”的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人多數在稍晚收到了“白單”,其中只有一張有修圖痕跡。孫琦猜測,可能是行騙者用千元的定金從其他代購那里騙來了對應的“白單”,以此來欺騙消費者動輒上萬元的錢款。
警惕代購類陷阱
用代購買的憑證,讓真買家付錢,這樣的騙局其實并不高明,但還是有不少人上當了。
孫琦坦言,此前有兩次找代購買老鋪黃金“成功下車”的經驗,因此對這種模式相對信任,沒想到這次卻“翻車”了。她分析這次的代購騙局正是瞄準了大家對老鋪黃金的喜愛以及急于“掃貨”的心理,消費者太上頭了以至于失去了理智判斷。
“這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騙局,沒看見代購付款的‘白單’我就轉賬了,太輕信陌生人了?!睂O琦懊悔地說道。
一名資深黃金行業代購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老鋪黃金線下活動近10%的巨大折扣,催生了很多黃金代購從中套利,收取一定的代購費用或商場積分。由于缺乏中間平臺做監管,魚龍混雜中不乏騙局。
據了解,老鋪黃金也在對“白單”憑證不斷調整:去年初加入水印、防止復??;去年年中全面展示貨品詳細信息;今年年初又在其上印制了會員編碼。
“首先,購買貴重金飾不要相信折扣過低的報價;其次,很多代購騙局都會在收到打款之后找理由拖延時間,業內一般是見到‘白單’再匯款,并通過老鋪黃金官方門店寄出;最后,一定要注意核對‘白單’的各項信息,并與對應店鋪確認,防止一物多賣?!痹撊耸刻嵝选?span style="display:none">7ZY即熱新聞——關注每天科技社會生活新變化gihot.com
事實上,今年春節前后,老鋪黃金多次通過官方渠道發表聲明,希望消費者通過其門店或正規線上官方渠道購買品牌商品,并提示消費者“注意甄別信息來源,以保護個人財產和信息安全”。
圖/老鋪黃金官方
中國新聞周刊關注到,老鋪黃金全國多家門店于2月20日發出了“2月25日前,飾品類產品每日限購一次、每次購買同款產品限購2件、購買總數限購5件”的通知。此舉或有防范黃金代購的意味,老鋪黃金店員表示:“這是為了讓大家都能選購到心儀的商品?!?span style="display:none">7ZY即熱新聞——關注每天科技社會生活新變化gihot.com
老鋪黃金門店門口的提示牌。圖/于盛梅攝
上海秦兵(北京)律師事務所主管律師劉馨遠進一步提示,脫離平臺監管的貴重物品代購交易存在一定風險,消費者應盡可能選擇官方正規途徑購買,避免一次性與私人進行大額轉賬交易。
中國新聞周刊從報案受害者處了解到,警方已經封禁了行騙者的銀行卡和支付寶賬號,但這些賬號都是虛假的,難以直接追蹤。目前來自深圳、上海、蘇州等地的多位受害者已于當地派出所報案,已有派出所立案,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北京紅颯律師事務所主任黃啟瑞律師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這類黃金代購詐騙的行為,不僅構成民事賠償責任,更嚴重者則觸犯了刑法詐騙罪的刑事構成要件,屬于比較典型的電信詐騙。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類似的代購詐騙往往存在跨區域的特點,受害者可以選擇在自己本地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內部會進行協調上報。如果已經確定管轄公安機關,可以直接向管轄公安機關報案;若存在跨區域、地域的公安機關都有管轄權,一般以主要犯罪地公安機關為主,其他地區公安機關為輔,以此協調統一偵辦。”劉馨遠對中國新聞周刊解讀。(應受訪者要求,孫琦、李林為化名)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2634-0.html多名消費者遭遇老鋪黃金“假代購”騙局,有人被騙10萬元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