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2月25日電 題:企業智能體商業應用有助于推動AI技術多樣化和創新
作者 馬騰滕 中國電信研究院戰略發展研究所二級分析師
近日,長虹、海信、小度等AI電視、AI冰箱、智能音箱品牌扎堆宣布DeepSeek可用。智能體已成為科技領域重點發力方向,德勤預測,到2025年,使用生成式AI的企業中將有25%部署智能體,到2027年這一比例將增長至50%。
智能體是一種通過觀察世界并利用工具實現特定目標的應用程序。其核心能力在于,可以在沒有人類干預的情況下獨立行動,甚至在沒有明確指令時,能夠主動推理并采取行動以實現最終目標。這種自主性和智能性使得智能體在多個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例如,微軟的Microsoft 365 Copilot智能體技術已經深度嵌入到Word、Excel等辦公軟件中,顯著提升了辦公效率。這種智能體不僅能夠執行簡單的任務,還能通過學習和推理,優化工作流程,減少人為錯誤。這種能力的背后,是大模型技術的支持,使得智能體能夠處理復雜的任務并做出智能決策。
頭部企業和初創公司的加入,不僅豐富了智能體行業的生態,也推動了AI技術的多樣化和創新。通過大模型技術賦能物理實體,也加速了機器人、自動駕駛等具身智能場景的商業落地。例如,2024年9月,微億智造與捷勃特聯合推出的具身智能工業機器人“創TRON”、小鵬的AI機器人Iron等。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也為其在工廠等實際場景中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
未來,隨著智能體技術的不斷成熟,其應用場景預計將從醫療、金融擴展到教育、娛樂等各個領域,最終成為像水電一樣的基礎生產要素。據Research and Market預測,智能體的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51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471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44.8%。IDC的研究也顯示,67%的消費者對智能體有所認知,智能體正逐漸成為購買過程中的“私人助理”。DeepSeek等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與開源策略,進一步推動了智能體的性能提升與個性化服務提供。本地化部署降低了智能體的延遲,使其在實時交互場景中表現更佳。而模型開源則為智能體的個性化場景服務提供了可能,開發者可以根據不同行業和業務需求,定制個性化的智能體,提升用戶使用體驗。(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孫慶陽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2888-0.html馬騰滕:企業智能體商業應用有助于推動AI技術多樣化和創新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