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7日電 (付健青)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提低空經濟,多位代表委員聚焦這一賽道。
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及要積極打造新增長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從“積極打造”到“推動應用落地”,低空經濟有望陸續在城市物流、城市交通、旅游觀光等場景落地。但如何安全健康發展,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重點問題。
“低空立體交通管理和低空安全管理體系的改革迫在眉睫”,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專職總師、首席技術專家單曉明認為,截至目前,低空經濟發展的必要資源――空域仍無法完全得到保障。同時,城市的低空立體交通無法簡單“復制”現有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系統。
所謂空域,是類似于地面交通中的道路網絡,像地面交通有車道、紅綠燈和交警,空域則有高度、航線、管制指令。空域的使用和管理需要遵循特定規則,以確保飛行安全和效率。
單曉明建議,由中央空管委牽頭,多部門配合,將低空立體交通按行政區域授權地方政府管理。可選擇低空空域管理基礎較好的省份,如湖南省試點授權地方政府管理低空空域,并選擇地級市先行試點,積累經驗后再推廣至全國其他省份。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表示,隨著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低空空域管理方面的問題逐漸凸顯,現有法律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制訂《低空空域管理法》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他建議,要明確低空空域安全紅線,總結試點省份成功經驗,完善配套制度規范,構建低空空域管理體系,完善低空空域新基建,建立健全低空行業標準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中航工業特級技術專家羊毅也稱,當前發展低空經濟要從空域開放與管理、安全保障、技術創新和市場驅動等方面協同發力,推動應用規?;?span style="display:none">OpR即熱新聞——關注每天科技社會生活新變化gihot.com
近年來,低空經濟高速發展。賽迪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達33.8%。預計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因此,低空經濟相關監管體系的健全也尤為重要。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上海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樓向平指出,要加快出臺和完善低空經濟相關法律法規,對涉及低空經濟的質量管理、市場運營、安全監管、事故處理、數據保護等法律規定予以進一步完善。細化低空飛行活動的審批流程、準入條件、安全要求、違規處罰等關鍵內容,健全低空安全監管體系機制。
在低空基礎設施領域,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塔董事長張志勇還建議,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建設低空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安全監管平臺,部署視頻監控、氣象觀測、智能維護系統,對低空基礎設施實現全天候實時安全狀態監控和常態化、專業化的設施維修維護、故障快速處置服務。(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3488-0.html兩會聞風丨低空經濟如何安全健康發展?代表委員聚焦空域改革與監管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