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評論員 徐坤杰
北京、上海、重慶、成都……這幾天,網紅“甲亢哥”直播中國行,引發了流量的持續“亢奮”。他每期近6小時一鏡到底的直播,讓很多外國網友看到了一個真實、友善而充滿活力的中國。
然而,4月7日,甲亢哥在長沙進行的直播活動卻意外成為其旅程中爭議最大的一站,飽受批評與質疑。當然,網友的批評與質疑并非針對“甲亢哥”,而是指向了當地的芒果臺和城市文旅。
高度設計化的行程、淺薄的文化表達、流于表面的文化體驗、過度商業化的劇本、強行植入的廣告、爭相蹭熱度的商家……鏡頭中的“甲亢哥”很尷尬,網友看得也是很尷尬。
一場本應展現城市魅力的直播何以淪為網友口中的“尷尬現場”?爭議背后,留給城市文旅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即如何面對“甲亢哥”的鏡頭?如何更好地講述城市故事?或許我們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切入進行思考。
其一,城市文旅宣傳勿陷入“用力過猛”的營銷邏輯中,真實和真誠才是必殺技。甲亢哥的鏡頭之所以自帶引爆流量的魔力,核心恰恰在于零距離、無濾鏡的真實感,而從網友的吐槽來看,長沙之行的直播恰恰是缺少了真實和真誠。一旦真實淪為劇本設計和過度包裝,真誠變為表演式、敷衍式互動,觀眾看到的便不再是鮮活的市井生活,感受到的也不再是煙火城市中不期而遇的真心和實意。如此,在短暫的網絡熱度中,城市勢必會因觀眾對虛假的反感而被流量反噬。
其二,城市文化表達應超越流量喧囂,勿陷入淺薄化、同質化境地。在此次充滿爭議的長沙直播活動中,當地的文化展示不僅流于表面,還被湮沒在了濃重的商業操作中。長沙絕不缺乏文化底蘊,但長沙行中的“甲亢哥”像是被塞進了“湘繡+剪紙+漢服”的傳統文化模子里,文化交流和傳播被簡化成“擺拍打卡”,文化表達變成了一場自說自話的表演。而且,臭豆腐、辣條等符號也在直播中被反復消費,模糊和稀釋著城市的文化個性和底蘊。這啟示我們,城市文旅應在流量狂歡與文化價值共振之間做好平衡。
其三,城市文旅勿過度打擾民間力量推動的文化交流和傳播,以讓市井文化互動自然發生。甲亢哥在成都、重慶等地的直播中,街頭市民的自然反應成為最大亮點。一句善意的地鐵安全提醒、一次偶遇的方言教學,甚至因翻跟頭被路人“批評”,這些未經設計的片段反而讓觀眾感受到城市的真實溫度,而長沙行的爭議,恰恰暴露城市文旅對其刻意介入的弊端,既少了些真誠、自信,也少了些真實和坦蕩。因此,與其文旅部門主導每一場活動,不如為民間互動搭建舞臺,讓交流和理解自然發生,讓城市故事自然生長。
無剪輯無濾鏡的直播才是打破誤解和偏見的真正力量。城市文旅宣傳的終極目標,不是制造一場完美的表演,而是讓每一個鏡頭都成為觀眾“來了就不想走”的理由。
在結束長沙行時,“甲亢哥”看著夜晚的長沙全景突然感傷起來,表示這可能是他中國行最后一場直播,很舍不得。但其直播也透露是否真正結束旅程,尚不能確定,也有可能再做兩個城市。
如若旅行繼續,我們期待下一個出現在“甲亢哥”鏡頭中的城市可以更從容、更自在、更自然一些,在去濾鏡化的文化表達和交流中展現真實、自信的中國。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5562-0.html海報觀潮丨城市文旅如何面對“甲亢哥”的鏡頭?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