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8日訊(記者郭濤)在今日拉開帷幕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蘇波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需求牽引的全面市場化發展新階段,油電轉換由此進入重大轉折期,推動燃油車資源充分利用迫在眉睫。
蘇波指出,現有燃油車產能至少3000多萬輛,而新能源車已建成的2000多萬輛產能大多為新建,油電轉換僅消化了二、三百萬輛燃油車產能。目前,燃油車產銷量及盈利率大幅下降,產能大量放空面臨生死存亡重大危機,有一些企業已經停業倒閉,汽車產業生態重構迫在眉睫。
蘇波建議,政府主管部門盡快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引領和指導,在大力推進燃油車企加快電動化轉型的同時,支持新能源汽車新增產能,主要通過對燃油車企的兼并重組,股份制改造、資產收購等方式來實現,不再大規模征地新建,減少繼續并行發展造成更大資源浪費。
蘇波進一步表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深刻影響汽車產業發展。雖然一些國家和汽車企業放緩了電動化步伐,但全球推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隨著新能源化不可逆轉、智能網聯化全面加速、全球化格局深度重塑,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國汽車產業進入由大變強的重要戰略窗口期,為我們加強國際協同合作,推進國際化布局發展提供了新機遇。為此,提三點建議:
(一)加強戰略謀劃和政策引領,協調推動積極有序的國際化布局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國際化發展正逐步進入以市場開拓和模式突破為重點的規模化發展階段。但總體來看,我國汽車產業國際化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海外市場品牌知名度不夠高,國際化人才儲備和經驗積累不足,遠跟不上海外業務擴張的需求。國際貿易壁壘和海外市場環境變化也需有應對之策。建議政府部門和汽車行業組織要深入調研我國新能源汽車走出去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制定支持企業國際化布局發展的戰略指引和政策舉措,繼續加大在政策、金融、物流、合作平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產品出口和海外本地化生產內外循環協調發展的產業布局。
(二)、進一步對外開放,不斷深化與外資企業的合作。在國內市場開放方面,我國已全面開放新能源汽車投資限制,大眾、寶馬、特斯拉、豐田等著名企業深度融入我國汽車產業鏈體系,已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連接點,汽車企業要在不斷深化與外資企業的合作中實現共贏。在海外市場拓展方面,全球汽車和交通低碳轉型提速為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海外市場提供了廣闊空間。要堅持出口貿易與海外本地化發展并重,搭建海外品牌營銷和售后服務體系,深度融入海外市場,規避潛在政策與市場風險。
(三)、不斷深化與全球各國的合作交流與深度協同,構建合作共贏的汽車產業發展生態。建立和完善與國外政府間的多層次全方位的對話機制,加強在政策、法規、投資標準等領域的交流與協調。充分運用國際合作機制平臺,用好全球創新資源,融入全球創新體系,促進實現關鍵技術、市場、金融、供應鏈、人才等創新要素的流動。加強供應鏈薄弱環節的全球合作,在上游原材料、動力電池、汽車芯片等關鍵領域,持續加強政府層面對話與協商,建立全球安全監管協調機制,支持各國和上下游企業建立深度協同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充分發揮同ISO、IEC等國際標準化認證機構和國際組織的協同作用,在新能源汽車、ADAS輔助駕駛功能、信息安全、智能充電等領域,推進國際標準的制定和國家間標準的互認。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5-8471-0.html百人會論壇(2025)︳蘇波:燃油車產能大量放空,產業生態重構迫在眉睫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