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佳英 廣州報道
近期,寧夏紀委監委反腐專題片《為了人民的利益》、貴州紀委監委專題片《縱深推進——貴州正風肅紀反腐》(以下合稱“專題片”)播出,共同聚焦醫藥等領域的腐敗現象,其中披露了多位“案中人”的貪腐問題。
深入剖析多起醫藥腐敗案件,發現部分領導干部的墮落軌跡往往始于與不法商人的頻繁聚餐交往,隨后逐漸陷入利益捆綁的泥潭,最終由風及腐。
醫藥領域腐敗手段更是復雜多樣,有的以送禮為幌子掩蓋受賄事實,還有的涉及資產并購等更為隱蔽的權錢交易。藥品及醫療器械采購銷售環節亦是腐敗高發區。
在非法積累財富的目標驅動下,醫療系統高層領導成為不法分子圍獵目標。醫院領導更迭,更被多方勢力密切關注,試圖通過人際關系網絡滲透并影響新領導。
專題片透露,貴州醫療系統四人涉嫌巨額受賄,涉貪金額已近2.2億元,再次敲響了醫藥領域反腐警鐘。業內人士認為,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至關重要,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確保醫藥領域的健康發展。
被圍獵的一把手
貴州省衛生健康委原黨組書記楊慧曾形容,醫藥領域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利益怪圈”。
梳理多位“案中人”的經歷,起初,部分領導干部是與不法商人頻繁聚餐交往,再逐漸演變成為利益捆綁的共同體,此后由風及腐。
銀川市第二人民醫院原院長趙經川在專題片中坦言,“(我)把積累財富當成目標了”。面對醫院一項價值逾百萬的設備采購提議,趙經川未經猶豫便應允協助提出者,坦言“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這一行為也直接映射了權錢交易的普遍心理。
另一位浸淫醫療領域數十年、曾任多部門一把手的宋宇峰,則是在吃喝中逐漸迷失。
“我能記住的高檔酒樓的名字比我能記住的黨紀法規的條文條款還多,貴陽市的高檔酒樓基本上我都去過。”在專題片中出鏡時,宋宇峰回憶自己“白天上班,晚上應酬”的經歷。
宋宇峰自稱是全國唯一“醫療、醫藥、醫保、醫學”單位當過“一把手”的官員。專題片披露,2012年至2023年,宋宇峰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受超過2600萬元的賄賂。
醫藥領域腐敗表現形式與具體手段各有不同。有的以送禮掩蓋受賄事實,如商人蘇某以送禮名義向宋宇峰輸送利益360余萬元,雙方將此視為禮尚往來;有的則是涉及資產并購,如某制藥公司負責人張某某便是盯上了原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王小林。在支持張某某的制藥公司并購相關資產后,王小林便從中謀利。
貴州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肖宇翔介紹稱,王小林涉案金額高達1.56億元,在近幾年的查辦案件的過程當中都屬受賄數額特別巨大的一個。在王小林任職期間,向其行賄的公司成為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最大的藥品供應平臺。
此外,藥品及醫療器械的采購銷售環節亦是腐敗高發區。專題片揭露,楊慧把相識十幾年的商人朱某某培養為自己的“錢袋子”,授意朱某某成立公司從事醫療器材銷售等業務。楊慧用權力為相關業務發展提供幫助,并大肆收受錢財。朱某某先是將錢轉到外省,然后又轉回私人賬戶,接著安排多名人員取現。
貴州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表示,在任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期間,宋宇峰還為某制藥公司在恢復及增加某藥物的需用計劃事項上提供幫助,收受該公司干股。專題片透露,2012年至2023年,宋宇峰涉嫌非法收受賄賂2600余萬元。
這些案例無一不揭示出,醫療系統高層領導在非法財富積累的驅動下,成為不法分子圍獵的目標。
在通報一起被圍獵案例時,中紀委便指出,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玉軍長期違規接受私營企業主的禮品禮金和宴請,“靠醫吃醫”、“靠藥吃藥”,甘于被不法醫藥代理商圍獵,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醫用耗材和藥品集中采購等方面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宋宇峰在紀錄片中透露,醫院領導的更迭往往伴隨著多方勢力的密切關注與策略性接近,試圖通過人際關系網絡滲透并影響新上任的領導。
“有一個商人曾經說過,哪一個醫院換院長,一換院長起碼幾十個人在研究他、研究成長經歷。在他的成長過程當中,有沒有認識的人,再通過這個人認識院長,然后去攻(克)他。”宋宇峰表示。
原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黨委書記畢路佳受賄金額1700多萬元,據其透露,受到的誘惑是巨大的,“各種商人圍獵”。
例如,一名藥品供應商楊某曾同時向兩位院長行賄。在貴州醫科大學原黨委書記梁貴友于2006年開始分管藥品采購后,楊某主動接近,給梁貴友留下了“服務周到”的印象。
梁貴友在專題片中袒露:“熟悉了,他也多次到我辦公室去拜訪、匯報,希望得到一些幫助。”從2007年開始,楊某每逢春節或中秋節都會向梁貴友“表心意”。
據梁貴友在專題片中回憶,“這個人又可靠,(收錢)不會出什么大事。”2007年至2023年,在被“細水長流”地討好后,梁貴友涉嫌非法收受賄賂2100余萬元。宋宇峰、王小林、畢路佳、梁貴友,這四人涉貪金額已接近2.2億元。
多方合力監管
“行賄‘圍獵’不僅破壞市場的公平競爭,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還影響了政治生態。”貴陽市清鎮市發展和改革局辦公室主任鄧陽芳表示。
有研究結果顯示,醫療系統人員被圍獵的原因多樣。國際上,醫務人員的收入水平一般為社會平均薪資水平的3至5倍左右,但我國醫務人員的收入與其他行業相比并沒有十分明顯的優勢。再加之,行業內外的不正當競爭誘導一些醫務人員采取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在現實中也存在上行下效的現象,從而形成了行業的“破窗效應”。
為有效打破這一“利益怪圈”,地方政府部門緊盯那些易滋生腐敗的關鍵環節和關鍵人物。
貴州省紀委監委透露,2024年,貴州全省醫療領域共立案審查調查1933人,留置165人,黨紀政務處分1596人,移送檢察機關104人。貴州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黃德遠介紹,貴州緊盯醫療領域突出問題開展集中整治,通過整治追回違法違規使用的醫保基金2.3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被查人員中,除了在任上被查處之外,不乏離開醫藥行業并退居二線后被深挖出來的一把手。
若要進一步完善管理體系,業內人士認為,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至關重要。
盈科廣州醫藥法律事務部副主任張波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分析指出,從建立規章制度的角度來看,應明確公立醫院的收入來源,并確保醫務人員能夠獲得與其付出及專業知識相匹配的合理收入。同時,加強審計和監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規章制度的有效執行。
目前,針對行業漏洞的嚴格監管措施正在逐步落實。中紀委在解讀《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時,特別強調了“送”與“收”之間的對應關系,對于以講課費、課題費、咨詢費等名義變相收受禮品的行為,也將依法給予相應處分。
2025年1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醫藥企業防范商業賄賂風險合規指引》(以下簡稱“指引”)。該指引明確禁止了多個商業賄賂風險場景,包括藥企通過明示或暗示方式指使第三方利用折扣、折讓或傭金進行行賄,以換取處方開具、產品推薦、宣傳、采購及使用等承諾或結果,從而謀取競爭優勢。
此外,醫藥領域商業賄賂治理關口正在前移。指引強調,醫藥企業作為防范商業賄賂風險的第一責任人,應加強內部控制與合規管理,自覺抵制商業賄賂行為。同時,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明確規定,禁止企業向醫藥代表或醫療器械學術推廣人員分配銷售任務,并要求其不得參與收款和處理購銷票據等銷售行為。
對企業、醫療機構等多主體一同監管也成為新趨勢。2024年11月,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公告,就《醫藥代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該征求意見稿不僅從藥企對醫藥代表的備案管理和行為規范角度進行規制,還整合了醫療機構接待醫藥代表的管理制度要求,形成了包括衛健、藥監、市場監管、公安、醫保、疾控、中醫藥在內的七部門監管格局。
業界有觀點認為,跨部門協同配合與聯合懲戒被提出,是對各參與主體實施監管,也是全面升級對醫藥代表的管理力度。
在審計及監管方面,審計署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24年12月22日,審計署官網發布《國務院關于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其中對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措施包括全面清理現有論壇,并明確規定不得舉辦未列入保留清單的論壇等。人員任職管理也得到進一步加強,國家藥監局所屬高級研修學院1名未經批準在民營企業擔任監事的退休干部已從該企業離職。
針對未來醫療反腐工作,張波強調:“醫療反腐本身就具備維持醫療市場秩序的功能,醫療反腐應該是長期伴隨醫療行業的一個監管措施。這個是必要的,并且需要與行業長期并存。作為企業而言,還是要回歸行業本質,面向真實的臨床需求,做好產品研究。”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7-17347-0.html紀委監委力破利益怪圈!醫療系統“案中人”被圍獵細節曝光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118億元重整方案落地,麻醉藥龍頭即將被百年央企“收編”
下一篇:21健訊Daily |國家醫保局發函回應赴上海調研集采藥品質量等問題;甘李藥業、沃森生物、百利天恒等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