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和乳腺癌(簡稱“兩癌”)是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女性朋友要關注自身健康,主動參與“兩癌”篩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為生命筑起健康防線。
乳腺癌和宮頸癌發病呈年輕化趨勢
據統計,我國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約20萬,宮頸癌患者超10萬,且發病呈年輕化趨勢。
乳腺癌是讓女性聞之色變的“粉紅殺手”,其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女性約占99%。乳腺癌細胞可以通過淋巴液或血液向全身播散轉移,最常見的是轉移至骨、肺、肝、腦等重要臟器。其早期癥狀多不明顯,常以乳房腫塊、乳房皮膚異常、乳頭溢液、乳頭或乳暈異常等局部癥狀為主,由于表現不明顯,非常容易被忽視。
乳腺癌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既往接受過胸部放療;有乳腺良性疾病史(如重度乳腺導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頭溢血、溢液等);月經初潮早(年齡<12歲),絕經晚(年齡>50至55歲),或行經>42年;晚婚,晚育;初次生育年齡晚,未哺乳或35歲以后才生育;有乳腺癌家族史;既往一側乳房有乳腺癌病史;長期緊張焦慮、抑郁;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吸煙、酗酒、高脂肪飲食等,均是乳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
宮頸癌在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中排第二位,高發年齡為50至55歲,人乳頭瘤病毒(HPV)是宮頸癌發生的主要致病因素。宮頸癌在早期常無明顯的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可能會出現陰道出血(常為接觸性出血,多見于同房后出血)、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或血性,稀薄似水樣、米湯水樣,有腥臭味)、腰痛、尿頻、尿痛、肛門墜脹、下肢水腫等癥狀。其發生的高危因素有多種,主要包括:曾經或正患有生殖道HPV感染;有過宮頸病變(CN、宮頸癌、子宮內膜癌、陰道癌或外陰癌)等病史;性生活過早;早孕多產或多次人工終止妊娠;自己或性伴侶有多個性伴侶;HIV感染;有或曾經患有其他性病(STD);內分泌紊亂或免疫力低下;吸煙、營養不良等。
這些女性可享受“兩癌”免費篩查
早期宮頸癌和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可在90%以上,晚期則大幅下降。由于早期宮頸癌和乳腺癌無明顯癥狀或體征,難以發現,只有通過定期的專業檢查,才能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因此,35歲至64周歲女性應至少每2至3年進行專業的乳腺癌健康檢查,高風險人群可適當增加檢查頻率;35歲至64周歲女性應每3至5年進行專業的宮頸癌健康檢查,并在發現癌前病變時及時治療,以阻斷病情向宮頸癌發展。
“兩癌”篩查具體包括以下內容:有月經的女性可在每月月經來潮后7至10天(絕經女性可固定選擇每月中的某一天)進行自檢,通過觀察乳房外觀是否有異常(如皮膚是否紅腫、皺褶、橘皮樣改變、酒窩征等,乳頭是否有內縮、凹陷或抬高);用手掌從乳房外圍向乳頭方向輕輕按壓,檢查乳房深部、腋窩和鎖骨上區是否有腫塊;輕輕擠壓乳頭,觀察是否有異常分泌物排出。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進行專業的乳腺視診、觸診,彩超檢查。初篩結果異常的,需進行乳腺鉬靶X線檢查、活檢、組織病理檢查或其他進一步檢查。
女性若出現異常陰道出血(非經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絕經后出血等)、陰道排液異常(如分泌物增多、呈水樣或米泔狀、有腥臭味等)、盆腔疼痛、尿頻、尿急、下肢腫痛等癥狀,需及時就醫,進行專業的婦科檢查、陰道分泌物檢查、HPV分型檢測。初篩結果異常的,按要求分別進行宮頸細胞學(TCT)檢查、陰道鏡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
需要注意的是,“兩癌”篩查應注意:在非月經期檢查(月經干凈3天后);檢查前72小時內不能陰道沖洗或上藥;檢查前72小時內不能同房或盆浴;檢查不需要空腹;檢查前排空小便。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7-17672-0.html呈年輕化趨勢 守護女性健康從"兩癌"篩查開始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