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朱藝藝 杭州報道
繼藥明康德(603259.SH)、康龍化成(300759.SZ)之后,第三家“A+H”上市的CRO企業泰格醫藥(300347.SZ),遭遇了業績失速的一幕。
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66.03億元,同比下降10.58%,歸母凈利潤4.05億元,同比下降79.99%,扣非凈利潤8.55億元,同比下降42.13%。
對比近五年(2019年-2023年)數據,泰格醫藥2024年的業績堪稱“歷史低點”。需要指出的是,公司去年凈利潤大幅下滑,除了受新藥研發需求端收縮,導致國內臨床運營業務收入下降等影響,也包含投資失利的因素。
泰格醫藥提及,2024年,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收益-5.02億元和投資收益1.67億元,從而影響了公司凈利潤。
國內臨床運營業務收縮
作為業務側重于后端臨床的創新藥“賣水人”,泰格醫藥積累了超過2800家全球客戶。
從2004年成立至2024年間,泰格醫藥已累計為中國60%的已上市I類新藥研發提供了服務。
2024年,公司為28個中國I類新藥提供了服務,并助力多個中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上市,拿到藥品和器械項目批件及注冊證總數超過500個。
與此同時,泰格醫藥也持續對以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為代表的海外市場進行投入,拓展海外業務。
2024年,公司在境外(主要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及韓國等國家)進行的單一區域臨床試驗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208個增至本報告期末的233個。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在執行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MRCT)62個,累計MRCT項目經驗達到148個。
不過,隨著CRO行業競爭加劇以及國內生物醫藥行業研發需求收縮,泰格醫藥的業績直面挑戰。
2024年,公司境內主營業務收入34.50億元,同比下降17.11%;境外主營業務收入30.24億元,同比下降3.29%。
值得一提的是,境內業務收入下降,主要由于“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板塊的境內收入下降。
具體來看,2024年,“臨床試驗技術服務”貢獻收入31.78億元,同比下降23.75%;“臨床試驗相關服務及實驗室服務”貢獻收入32.96億元,同比增長5.61%。
對于“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收入下降,泰格醫藥解釋,一方面是因為行業周期和結構性變化,2023年國內創新藥臨床運營新簽訂單金額同比有所下降,導致2024年尤其是2024年上半年,公司執行的國內創新藥臨床試驗整體工作量有所下降。同時,2023年下半年以來,國內臨床運營新簽訂單的平均單價有所下滑,導致公司2024年執行該等訂單時同等工作量對應產生的收入相應有所減少;
另一方面,2024年尤其是2024年下半年,公司有部分國內創新藥臨床運營訂單被取消,同時部分訂單因客戶資金問題產生較為明顯的回款壓力而被終止,也給該板塊收入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為應對這一情況,泰格醫藥在線上業績交流會上指出,“2024年下半年,公司對國內部分受影響較大的區域的臨床運營團隊以及疫苗臨床運營團隊的規模進行了縮減”。
相比之下,“臨床試驗相關服務及實驗室服務”板塊2024年實現收入增長,主要得益于現場管理業務,即SMO業務的貢獻。同時該業務2024年新訂單也保持了較快的同比增長。
盡管2024年業績承壓,但泰格醫藥還是表現出對行業未來景氣度的樂觀態度。
“2024年公司新簽訂單金額為101.2億元,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需求端的恢復。受存量合同(絕大部分為2024年之前簽署)取消及發生金額為負的合同變更的影響,凈新增合同金額為84.2億元,同比增長7.3%”,泰格醫藥在業績交流會上提到。
泰格醫藥亦透露,公司新簽訂單增長主要來自于大型跨國藥企在國內的需求,尤其是在綜合證據生成(Integrated Evidence Generation)和現場管理(SMO)等領域,以及中國藥企、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其合作伙伴和海外早期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的臨床需求增加。
“非經常性損益”虧損4.50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國內臨床CRO龍頭的A面之外,泰格醫藥還有作為“投資家”的B面。
自2015年開始,泰格醫藥就不止滿足于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CRO業務,而是在與這些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的過程中,尋找投資標的,進行投資。
在2020年泰格醫藥港股上市時,其在招股書中提到,“我們亦已建立多元化投資組合,對生物制藥及醫療器械初創企業以及其他行業參與者進行選擇性投資……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2020年3月31日),我們是醫療健康行業內57家創新公司及其他公司的戰略投資者。我們亦與領先投資基金合作,孵化有潛力的生物技術和醫療器械公司,作為該等投資基金的有限合伙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投資收益已成為泰格醫藥凈利潤的重要來源。
2019年-2024年,泰格醫藥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42億元、17.50億元、28.74億元、20.07億元、20.25億元、4.05億元,其中同期“非經常性損益”分別為2.84億元、10.42億元、16.43億元、4.67億元、5.48億元、-4.50億元。
尤其是2020年和2021年,“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凈利潤的貢獻率高達50%以上。
但2024年,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為-4.50億元,其中,“持有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處置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產生的損益”一項為-4.77億元。
此外,泰格醫藥透露,2024年公允價值變動為-5.02億元,投資收益1.67億元,從而影響了公司凈利潤。
對于公司2024年公允價值變動虧損,泰格醫藥在業績交流會上回應,“作為LP投資的一些基金項目按照期末凈值報告,基于審慎的態度進行了調整;以前年度投資的部分項目在報告期內進行了低于上一輪估值的融資;根據市場環境,在四季度謹慎地對個別存量項目的公允價值進行了主動下調;2024年持有的某些上市公司股票的價格波動較大,也導致了公允價值的下降”。
“未來,我們將視情況擇機出售所持有的上市及未上市公司的股權。公司對投資一貫采取謹慎的態度,力求每年退出的投資多于新增投資”,泰格醫藥進一步表示。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7-17795-0.html泰格醫藥的AB面:國內臨床運營業務收縮,投資失利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