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乘坐一艘奢華的游輪,游過了三峽。
來之前自然是新奇的,因為還未在船上生活過,所以對于這人造科技巨物的每一寸都有著探索的欲望,至于三峽么,雖是自然偉力所造就,但在從小到大的教科書中看過聽過太多,早覺乏味了。
在船上吃吃睡睡也看的差不多了,也就像在酒店一樣天天窩在小艙室里度日,好似一只貔貅。想來情有可原,人造的東西,在一開始總能帶來極大的新奇,但這種感覺往往只持續短短幾日,在新鮮感退卻之后,冰冷的鋼鐵與燦麗的燈光,自然也讓人提不起興趣。
離開的前一天晚飯上,父親勒令我吃完飯上甲板轉一圈再回房間,意在讓我動一動幾天以來養得膘肥體壯的身軀。反正晚飯剛畢,腹內飽脹,恰逢涼風陣陣好不愜意,上去轉一轉也好。
我帶著手機蹬著拖鞋上了頂層,在跨出玻璃房間的那一刻,周圍的光就倏地暗下來了,我在驚異之余抬頭望一望,天空是沉默的藍黑色,像極了幼時用過的鴕鳥墨水,涼風吹起了胳膊上的雞皮疙瘩,面頰上傳來濕潤的水汽,墨綠色的山抵在我的肩上,我明白這是大自然在向我——一個在人類造物里生銹過久的生物打招呼。
慢慢踱到了甲板上,風從兩邊劃過腋下,兩邊的山顯出了全貌,這時光已經消失了,墨綠的山變成了漆黑的獸,在還未完全暗下去的天幕中盡情顯著他矢矯的線條,在護欄邊上向下看,水面泛起的線狀細波像稚童在昂貴絲綢上用小指輕撫留下的痕跡。閉上眼昂起頭,沒有了船里吵鬧的人聲與音樂,四周除了發動機壓抑的嗚嗚聲再無響動。
在這個時刻我才意識到,我不在船上,我在三峽里。
自詡聰慧的人們用鐵造出了船,用電發出了光,自此我們說自己坐在船上,是尊貴的游客而非造物,用審視的眼光打量三峽里的周遭萬物。
我不禁覺得可笑起來。
三峽靜止在夜空中,什么也不說,但兩邊的山像是要倒在我的身上,我快喘不過氣來。大自然以她驚人的手筆制造出的雄偉奇觀,經歷的不只是物理意義上的沖刷,在數億年的時光洪流中,他依然屹立不倒,人類還未曾演變出四肢時他就在這方天地之間存在。他是自然的產物,也是人類誕生與發展的源頭之一,人應當心懷敬畏。
鋼鐵的破浪者在三峽中靜靜的航行著,三峽默默看著千百年來的人。若沖刷一厘米需要一百年,那么如今的深澗有著幾十個一百年?時間在他的身體上刮下深深的刻痕,宣告著自己對于世間萬物絕對的主權,而小小人類卻為自己能夠站在船頭對萬物評頭論足而沾沾自喜,需知不消一個一百年,人就不復存于世間了。
身邊大叔打響打火機的聲音將我帶回現實,我又意識到自己在這樣一艘奢華的游輪上了。這艘船上有人聲鼎沸,有燈光如火,有熱水供應,滿船都是信息時代的縮影;三峽之中,山上有綠樹如茵,河中有綠水游魚,澗中有涼風拂面,原始的氣息還是蘊在峽內。對比之中,高下立判。
“打破昔日舊枷鎖,今日方知我是我。”我們可以是游客,但我們不能只是游客,我們要知道自己從何而來,為何而去。
編輯:劉丹洋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8-168-0.html三峽隨感 | 樊昱天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童學會小記者走進寶雞吉利汽車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