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和中年小鼠中,長期禁食繼續展現出對代謝的積極影響,如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島素敏感性。但在青年小鼠中,長期禁食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
身體在攝入葡萄糖后,血糖會升高,隨后胰島素分泌,將血糖拉回正常水平,形成穩態。以往的研究表明,間歇性禁食能夠提升這一代謝過程的效率。
“輕斷食”是指只在特定時間吃東西的飲食策略,比如一天中只在固定的8小時內進食,或者一星期有兩天不吃飯。科學家們發現,很多“輕斷食”方法不僅能幫助人們控制體重,還對控制血糖、血壓和促進新陳代謝有很多好處,甚至與長壽有關。
隨著“輕斷食”的流行,很多有肥胖問題的青少年也可能被建議采用這種飲食方式。但近日一項研究通過小鼠實驗發現,這種間歇性禁食方式雖然有諸多好處,但對正在生長發育的青少年個體來說,可能存在意想不到的健康風險。
該研究將發表在2025年2月25日(日期核實)的《細胞·報告》(Cell Reports)雜志上,現已于網絡開放閱讀,作者是來自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慕尼黑醫院等機構的一支研究團隊。研究發現,長期間歇性禁食會破壞年輕小鼠胰島β細胞的發育,反而增加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盡管有證據表明間歇性禁食對代謝健康有益,但這些益處是否適用于所有生命階段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大多數研究在成人或中老年小鼠中進行,因為這些對象的疾病風險更高,而我們關于間歇性對年輕人群影響的知識仍然有限。”作者們在研究中提到,“在這項研究中,我們調查了年齡對間歇性禁食導致的葡萄糖穩態改善的影響。”
研究團隊將小鼠分為三個年齡段:青年(2個月大)、中年(8個月大)和老年(18個月大),并分別進行短期(5周)和長期(10周)的間歇性禁食實驗。研究人員通過動態葡萄糖耐受性測試(GTT)、胰島素耐受性測試(ITT)、免疫熒光染色以及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等多種方法,全面評估了間歇性禁食對小鼠代謝和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
機體對葡萄糖的處理能力(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島素降低血糖水平效率(胰島素耐受性)的高低共同反映了胰島素分泌和作用的狀態。研究發現,短期間歇性禁食對所有年齡段的小鼠均具有代謝益處。具體表現為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島素敏感性的顯著改善,且這些益處與體重變化無關。這一結果與以往的研究一致,進一步證實了短期禁食對代謝健康的積極影響。
然而,當研究聚焦于長期禁食時,情況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在老年和中年小鼠中,長期禁食繼續展現出對代謝的積極影響,如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島素敏感性。但在青年小鼠中,長期禁食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
研究顯示,長期禁食的青年小鼠在高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島素分泌顯著減少,表明其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進一步的胰島數量和胰島素含量檢測也證實了這一點:長期禁食的青年小鼠胰島數量減少,胰島素含量降低。
胰島β細胞負責產生胰島素,對調節血糖水平至關重要,它的功能障礙與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的發生密切相關。研究人員發現長期禁食的青年小鼠β細胞的增殖能力顯著下降。這說明長期禁食不僅影響了胰島β細胞的功能,還可能抑制了其正常的生長和更新。
“在某個階段,青春期小鼠的細胞停止發育,產生的胰島素減少,”該文作者之一彼得·韋伯(Peter Weber)在媒體發布會上表示,“而老年小鼠的β細胞在禁食開始前已經成熟,因此未受影響。”
為了深入探究這一現象的分子機制,研究人員對不同年齡段小鼠的胰島細胞進行了單細胞RNA測序。結果發現,長期禁食的青年小鼠胰島β細胞的成熟和功能相關基因表達顯著下調,包括Mafa、Nkx6-1、Slc2a2和Ins1等關鍵基因。這些基因在葡萄糖轉運、胰島素合成和分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的研究證實,間歇性禁食對成年人有益,但對兒童和青少年可能帶來風險。”作者們寫道。“在飲食實踐中采取量身定制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8-1680-0.html青少年能不能“輕斷食”?新研究揭示其潛在健康風險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超長壽命高效制氫新技術研發成功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