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秦瑾 報道
2月28日,由山東管理學院主辦,山東管理學院藝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人工智能設計研究中心聯合策劃承辦的第三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平行展“造物智繪:傳統藝術的智能再生”在山東管理學院成功啟幕。
山東省教育廳、濟南市文旅局、長清區委宣傳部、各兄弟院校領導嘉賓,策展團隊、參展藝術家代表、藝術界學者嘉賓及各企業代表出席此次開幕式。山東管理學院院長韓作生致歡迎辭,山東省教育廳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處長王桂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黨委院長董占軍分別作為嘉賓代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務處處長顧群業教授作為藝術家代表分別致辭。
韓作生向蒞臨開幕式的各位領導、嘉賓和藝術家代表及各界人士致以誠摯歡迎,并表示學校始終發揮藝術專業特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深化校地融合發展,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平行展以藝術為紐帶,架起科技與人文對話的橋梁,為中華文化在數字時代的賡續注入新動能。
王桂龍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平行展通過科技與藝術的深度融合,為傳承中華文化根脈、賦能學科創新與人才培養提供了重要平臺。藝術教育在數字文明時代的使命,不僅要培育兼具科技素養與美學底蘊的復合型人才,同時也要深耕齊魯文化沃土,從儒家思想、黃河文明中汲取養分,助力傳統藝術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
董占軍表示,通過人工智能與傳統藝術創作的結合,探索多元化創新表達,既是藝術的時代表達盛宴,更是面向未來的立體美育實踐。本次展覽匯聚多校創新成果,為公眾呈現多元前沿作品,成為科技賦能文化傳承的生動范例。
顧群業結合個人創作經驗與作品闡釋,與大家一同探討傳統藝術與人工智能這一充滿時代張力的命題,并對本次平行展的策劃主題、陣容規模、主辦團隊、組織與執行工作作出了高度評價。
本次平行展延續“人智時代——第三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的主題思考,以當代傳統藝術的智能再生為探討核心,邀請國內外30余位院校藝術領域專家學者、知名藝術家,展出涵蓋油畫、國畫、綜合材料繪畫、影像、裝置藝術等多種形式的100余件作品,平行展旨在探索優秀文化在智能時代的創新路徑,追問非遺技藝的當代使命,展現了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藝術的創新融合,引發社會各界對科技與人文關系的持續思考。藝術家們以敏銳而獨特的視角,打破傳統創作邊界,讓傳統藝術形式在數字光影中煥發生命力。
在“造物智繪:傳統藝術的智能再生”專題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各抒己見,務實建言,探討新時代更好履行社會使命、回應時代需求、在技術理性與人文精神的平衡中貢獻高校智慧的多維路徑。
本次平行展的成功舉辦,不僅是藝術形式的融合展示,更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新探索、主流價值觀的感性傳遞。今后,學校將緊扣國家“人工智能+”行動導向,為科技賦能;賡續中華傳統文脈,為文化賦能;推動藝術資源轉化,為城市賦能,持續為培育兼具人文溫度與科技銳度的復合型人才提供豐富契機,書寫科技強國、文化復興與城市新生的時代答卷。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8-2645-0.html第三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平行展在山東管理學院成功啟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