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2月14日訊 2025年開年,消費金融機構繼續加速“出清”不良資產。2月12日,招聯消費金融在銀登網集中披露了2025年第1期至第5期不良貸款轉讓公告。初步統計,這5期個貸資產包未償本息總額總計超過38億元,加權平均逾期天數均在1100天以上。
與此同時,多家消費金融也開啟了年度首次不良貸款轉讓。2月7日,興業消費金融上架了兩期個貸不良資產,未償本息總額均在1億元左右,逾期天數約為420天。2月5日,螞蟻消費金融披露了一期涉及39432戶借款人的不良貸款,平均逾期天數為383.87天,未償本息總額達5.8億元。
同在2月5日,南銀法巴消費金融掛牌2025年第一期個貸資產包,未償本息總額高達30.69億元。該資產包為原蘇寧消費金融的存量貸款,涉及468252筆資產和126890戶借款人。更引人注目的是,該資產包的加權平均逾期天數達到2306天,超過六年。
此外,還有捷信消費金融、中信消費金融、湖北消費金融在1月分別掛牌了不良資產包。
從市場整體情況來看,消費金融公司掛牌轉讓的不良資產價格普遍較低,多項目的起拍價不到賬面價值的1折。例如,捷信消費金融發布2025年第1期個人不良貸款轉讓項目公告,項目競價起始價為2150萬元,約為未償本息總額6.99億元的0.31折。
博通咨詢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當前消費金融行業面臨顯著的不良資產壓力。從宏觀層面來看,監管機構對消費金融公司的關鍵指標,尤其是不良率,設定了嚴格標準。為了滿足監管合規要求,消費金融公司需要通過多種渠道處置不良資產,特別是在自身處理能力受限的情況下。與此同時,不良資產占用了大量資金,頭部機構亟需通過處置這些資產來緩解資金壓力。
王蓬博指出,行業數據顯示不良率呈上升趨勢,不良資產規模持續擴大,這一現象與多重因素相關。比如資產質量下滑,宏觀層面恢復等。根本原因還是行業競爭激烈,部分公司為追求業務增長而放寬貸款準入門檻,進一步加劇了風險積累。從逾期特征來看,不同機構間分化明顯,但客群結構保持穩定,主要集中在年輕消費者和中低收入群體等長尾客戶。
針對這一現狀,王蓬博建議消費金融機構采取多元化的不良資產處置策略。除了繼續通過批量轉讓不良貸款外,還應著重提升自營催收能力,提高催收效率。這種多渠道的處置方式不僅有助于優化資產結構,更能增強機構的整體風險抵御能力。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則指出,掛牌甩賣不良資產包的動作集中于幾家頭部消金機構,一方面在于頭部消金業務量大,對不良資產包處置的需求相較其他機構來說數量更多,另一方面2024年并非所有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都獲取了不良資產轉讓試點的入場券,一些缺乏試點資格的機構或是資產偏重線下抵押業務類型的機構通常會選擇其他處置方式。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9-66634-0.html持牌消金繼續“出清”不良資產 2025年開年掛牌規模超75億元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消費金融減費讓利擴內需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