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歸來,在美國超預期“對等關稅”的影響下,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全線大跌。截至4月8日收盤,主力合約收跌8.32%,至1767點,跌幅最為明顯的2508合約當日收跌12.38%,至1768點,遠月的2510、2512和2602合約分別收跌9.40%、9.91%和11.60%。臨近交割的2504合約未受到市場情緒擾動,當日收跌1.20%,至1500.9點。
在海通期貨研究所航運組負責人雷悅看來,“關稅戰”對集運指數盤面的影響主要在于情緒利空沖擊,對近遠月合約的影響有所分化。從傳導邏輯來看,“關稅戰”會直接抑制美線貿易量,船公司或將抽調過剩的美線運力至其他航線進行運營,這將加重歐線的運力過剩矛盾,繼而推動歐線運價下行。
從實際執行角度來看,短期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會帶來貿易活動“真空期”,但是實際影響程度仍待評估,短期內船司和貨主一樣在觀望,美線運價在關稅沖擊前已經相對偏低,進一步下探需要更多需求端的利空因素出現。
她表示,如果美線運力過剩被證實,船司運力調配可能更傾向于非洲線和中東線等當前利潤空間較高的航線,而非基本面偏差并且部分運價已經持平或者倒掛長協的歐線。從中長期角度看,全球經濟衰退和貿易萎縮的風險會從更長的時間維度抑制全球貿易需求,從而導致運價中樞下移。
從供需面看,中信期貨航運研究員武嘉璐表示,第16周亞歐航線裝載率預計仍偏強,PA聯盟仍有挺價意向,因此現貨端運價暫未走弱,同時2504合約臨近交割,盤面并無顯著波動。從供需預期來看,若今年后續與美國相關的海運需求下跌10%~20%,不考慮我國與東南亞、南美之間轉運,整體海運需求在后三個季度將下跌1.5%~3%,供需差預計將從全年原先的3.8%擴大至后續三個季度的4.7%~5.8%。集裝箱航運公司或將通過推遲船舶交付、增加停航、加大拆船等方式進行供需調節,減少運價下行幅度,亞歐航線運價整體也將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2508合約在此次“關稅戰”爆發后跌幅最大。究其原因,武嘉璐表示,一方面市場前期對2508合約仍保留較強的旺季需求預期,因此估值相對較高,此前較現貨升水幅度較大;另一方面,關稅政策并未給出較強的搶運窗口,對應的2508、2510合約或受到貨量下行的影響較大,因此在美國關稅政策加碼的背景下,市場旺季預期松動,旺季合約估值回落較多。
從目前集運市場實際情況來看,雷悅表示,雖然4月下旬貨運需求逐步恢復,但由于運力相對飽滿,船司前期小幅提漲后逐步回調,第17至18周報價均值為大柜2250美元。目前船司依然計劃5月宣漲,CMA部分上海至歐基港艙位報價為大柜4500美元。
武嘉璐認為,集運市場當前處于從淡季向傳統旺季轉換的過程中,前兩個月亞洲—歐洲和亞洲—北美的集裝箱運量累計同比分別增長7.2%和6.6%,2月增速環比明顯回落。在亞歐航線上,第16至17周投放運力偏多,第18至20周將橫跨國內“五一”假期,目前來看船司空班安排增加?,F貨運價在3月初和4月初提漲未成功的基礎上,4月中旬運價企穩小幅上行。隨著“關稅戰”影響的深入,需要關注航運公司美線船舶調配情況。同時,全球海運業貿易格局或面臨調整,航運公司也會積極響應相關變化,尋求相應機會。
雷悅認為,短期來看,歐線市場暫未受到“關稅戰”的直接沖擊,運價表現相對獨立,近期主要的變化來自逐步提升的需求和動態運力變化的匹配程度。美線市場方面,由于關稅即時生效,部分貨主轉為觀望態度,少部分貨物出現目的地棄貨的情況。船司同樣處于觀望中,等待“關稅戰”出現新進展。她預計,歐線短期仍將保持相對穩定的態勢,5月上旬運力偏緊有望小幅推升運價中樞;中長期來看,運價或將在全球經濟衰退和貿易萎縮的背景下維持低位運行。
武嘉璐認為,現貨運價在短期震蕩后,或因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貨量下行等因素傳導至歐線、南美線、中東線、東南亞線等航線,旺季預期偏弱,后續或承壓運行。投資者仍需關注后續關稅談判以及相應政策調整,集運指數盤面整體波動或再度加大。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9-67020-0.html全線大跌 集運指數承壓運行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