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徐州,一對夫婦用十余年時間,將一家光伏電池片小廠打造成全球第二大專業制造商,又書寫了一段逆襲傳奇。
51歲的龍大強與46歲的孟麗葉,一位曾是下崗科長,一位執掌貿易公司,2010年敏銳捕捉到光伏產業萌芽期的機遇,從單晶PERC電池片起步,創下百億年營收的戰績。
據光伏產業權威分析機構InfoLink Consulting的排名,中潤光能在三年間,從2022年的全球第四,到2023年的全球第三,直至2024年以14.6%的市占率拿下全球第二,每一年都在向上攀登,客戶覆蓋全球十大組件巨頭中的九家。
近期,這家光伏黑馬正沖刺IPO。中潤光能對應發行估值為230億元,龍大強與孟麗葉夫婦身價也來到百億級別。
多年發展,公司背后站上了眾多股東,包括:國瑯新能、錦升長亨、國潤新能、高新創發、國綠基金、淄博盈科、青島盈科、泊富文化、樂佳善達、中原前海、智慧互聯、齊魯前海、前海方舟、中化綠色、中化興發、國悅六號、國悅十號、國投能源、久奕志睿、德合長盈、中啟控股、廈門象錦、兩湖文化、中肅創煜、陜西創新、陽光仁發、萬林創富、矩陣縱橫、蘇州璞達、寶創共贏、浙能九智、湖州佳寧等。
下崗科長夫婦干出光伏巨頭
龍大強來自徐州沛縣,本科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信息安全與網絡管理專業畢業后,他花4年一路晉升至沛縣物資局業務科長。但隨著“國企改制”浪潮下崗,遂萌生創業想法。
1997年,龍大強帶著借來的5萬元投身鋼材貿易行業。當時建材市場競爭激烈,他從銷售業務員做起,憑借勤奮努力,早出晚歸尋找貨源和客戶,逐漸將業務從沛縣拓展到徐州市區。而妻子孟麗葉則輾轉于徐州新長鋼、德享等貿易公司。
在這段創業經歷中,他曾結識一批光伏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深入了解到光伏行業的發展。隨著全球新能源熱潮的興起,他決定入局。
2010年,中國光伏產業在政策補貼下初現爆發跡象。龍大強在徐州建立首個光伏電池片生產基地,次年正式成立“中潤有限”。彼時光伏電池片國產化率不足30%,夫妻二人以“填補技術空白+搶占產能先機”為戰略,押注單晶技術路線。
公司于2016年突破1GW產能,2019年又投產2GW單晶PERC產線,率先完成多晶向單晶轉型。
2020年時,公司啟動了182mm大尺寸電池項目,緊接著就是2022年電池片出貨量沖至全球第三,實現產能大躍進。
2022年,公司切入組件領域,形成“電池+組件”雙業務驅動。與此同時,海外收入占比也在三年內從11.5%躍升至32.9%。
公司生死攸關的一役在于2023年,行業遭遇N型技術革命,中潤光能緊急改造12GW產線,將N型電池占比從15.9%提升至54.4%。
截至2024年末,中潤光能的N型電池產能達到40GW,組件產能8GW,覆蓋29個國家,客戶包括隆基、晶科等巨頭,連續三年入選全球專業電池制造商榜首。
百億年營收
中國光伏行業在經歷起起落落后,逐步從補貼驅動與規模驅動走向技術驅動與市場驅動。這里面的一個關鍵年份是2021年,中國光伏行業迎來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實現“平價上網”,標志著正式進入市場驅動階段。
除此之外,受全球經濟增長、全球人口增加以及AI、數據中心、電動汽車行業等新興下游行業發展的推動,二者合力推動全球電力需求持續增長。預計到2029年,全球累計裝機電力容量將進一步增至14996.3吉瓦,2024年至2029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8.3%。
中潤光能在行業的變動下,業績也迎來發展。2022-2023年,營收從125.17億飆升至208.38億元。
但也在平價上網階段,隨著全球光伏電池片需求的激增,導致行業整體出現階段性和區域性產能過剩,硅片、光伏電池片的平均售價下跌。中潤光能也受行業周期性影響導致公司2024年營收降至113.20億元。
收入結構中,電池片為中潤光能貢獻了超過80%的收入。由于準確把握到光伏電池由P型到N型的技術革新,2023年公司P型電池片與N型電池片占比還分別為81%、15.9%,到了2024年,N型硅片占比迅速實現反超,達到54.4%,P型電池片占比則降至45.5%。
相信隨著行業周期的更迭,中潤光能會進入更加良性的發展。招股書也提到,自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全球光伏電池片的價格已逐漸趨于穩定,2025年1月起,光伏電池片價格出現上揚。
除了努力應對行業周期,公司也在積極布局新業務。比如通過在海外建廠,如老撾5GW基地、計提14.47億存貨減值準備,并計劃投入23億研發N型TOPCon技術。
近幾年,中潤光能也積極拓展在美國、歐洲、中東、東南亞及南亞等地區的業務,其海外收入也有所增加。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海外市場收入從14.41億元增加至37.23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也從11.5%提升至32.9%。
發行估值230億元,夫妻身價百億
隨著中潤光能在2019年從多晶電池片到單晶電池片的規模化生產轉型,公司開啟建廠擴張階段,隨之也于2021年至2022年開啟密集融資。
2021年11月,中潤光能新增285.70萬元注冊資本,由淄博盈科、青島盈科認繳;2022年3月,西子聯合、國潤新能分別投資3億元和1億元。數月后,高新國資、國瑯新能、萬林創富加入。
2022年5月,中善新能及泊富文化分別投資3880萬元和300萬元。3月后,錦升長亨、國投能源、中啟控股、寶創共贏隨之加入。
2022年11月、12月連續兩輪增資,新增股東有久奕志睿、德合長盈、國綠基金、陜西創新、國悅六號、樂佳善達、中原前海、智慧互聯、齊魯前海、前海方舟、廈門象錦等多家機構,最終按51.26元/注冊資本計算,公司對應估值為65億元。
公司曾于2023年5月沖擊A股IPO,過會后,中潤光能卻最終選擇撤回并轉戰港股。當時沖刺創業板時募資40億元,按不低于10%的發行比例,公司估值最高攀至400億元。相對應的,該公司估值在半年內暴增超5倍。但伴隨環境驟變,中潤光能降低預期募資額至23億元,對應發行估值為230億元。
龍大強、孟麗葉夫婦合計50.64%的投票權,按230億元估值計算,二人身家已超百億元。
外部機構中,徐州國資委、滁州財政局等國資背景股東股比靠前。國瑯新能持股5.54%。錦升長亨持股5.54%、國潤新能持股1.85%、高新創發持股4.8%、國綠基金持股3.79%。淄博盈科持股1.55%、青島盈科持股0.92%、泊富文化持股0.55%。
本次港股上市,公司擬募資用于建立新的海外生產基地及新型光伏電池片及光伏組件產品方面的研發工作和技術創新。
光伏代表的清潔能源雖是大勢所趨,但目前依然處于行業洗牌期。隆基綠能創始人李振國在2023年11月APEC峰會期間曾指出,光伏行業雖已歷多次洗牌,但淘汰賽“剛至中局”,這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和整合仍在持續。
2024年時,光伏板塊估值較峰值縮水40%,行業44家IPO企業中6家終止,中潤光正在行業“寒冬”中逆勢而上,這不僅是一場融資戰役,也是光伏行業向N型時代、全球化運營的全面轉型,更是制造升級的中國樣本。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14-8175-0.html江蘇一個超級IPO要來,創始人夫妻身價超百億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