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達32407億美元,較2月末增加134億美元,連續16個月穩居3.2萬億美元關口之上。這一關鍵經濟指標在復雜國際環境中持續企穩,不僅彰顯了中國經濟金融體系的強大韌性,更成為應對全球貿易動蕩的重要戰略屏障。
外匯局數據顯示,3月美元指數受美聯儲政策預期影響下跌3.2%,全球金融資產價格呈現分化態勢。在此背景下,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逆勢增長134億美元,升幅0.42%。分析人士指出,這主要得益于匯率折算與資產價格變動的雙重效應,更深層次則反映出我國國際收支結構的持續優化。
"這相當于給中國經濟加裝了雙重穩定器。"匯管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指出,3.2萬億美元的外儲規模占全球比重超26%,遠超排名第二的日本(約1.2萬億美元)。他強調,如此雄厚的安全墊不僅能有效緩沖外部沖擊,更通過多元化資產配置實現了保值增值——截至3月末,中國黃金儲備達7370萬盎司(約2292噸),連續五個月增持,年化增持規模創2019年以來新高。
央行同日公布的黃金儲備數據引發市場關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龐溟測算顯示,當前黃金儲備占我國儲備資產比例仍不足4%,與經濟體量明顯不匹配。"考慮到金融安全邊際與儲備多元化需求,未來黃金增持空間至少還有1000噸。"他建議可借鑒2022-2023年"逢低吸納"策略,在金價回調時加大配置力度。
外匯局《2024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揭示的深層邏輯更為關鍵:2024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達4239億美元,占GDP比重2.2%,繼續處于合理均衡區間。更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以來經常賬戶延續順差態勢,外資投資境內股票債券規模同比增長37%,顯示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持續提升。
"這構成外儲穩定的根本支撐。"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盡管3月標普500指數下跌5.8%,但我國通過"債券通""滬深港通"等渠道實現跨境資本凈流入286億美元。他特別指出,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特征明顯,3月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雖跌破7.3關口,但CFETS一籃子匯率指數保持穩定。
外匯管理部門已啟動制度型開放新舉措。國家外匯局表示,將穩步擴大外匯領域開放,重點推進QFLP/QDII額度動態管理,優化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政策。同時強化預期引導,通過離岸市場央票發行等工具維持匯率基本穩定。
面對美國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計劃,中國外匯儲備的戰略價值得到實戰檢驗。管濤等專家指出,特朗普政府三輪關稅累計達54%的極端措施,雖引發在岸離岸人民幣短期承壓,但并未改變匯率穩定基本面。"前兩次加征關稅時,人民幣匯率不跌反升的歷史經驗表明,市場已形成'亂云飛渡仍從容'的預期。"
政策工具箱的儲備厚度成為關鍵底氣。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強調,我國貨幣政策留有降準降息空間,財政政策具備專項債擴容潛力,超常規政策組合拳隨時可出。溫彬測算顯示,當前存款準備金率仍有1.5個百分點下調空間,特別國債發行額度可增加5000-8000億元。
"這本質上是制度優勢的貨幣化呈現。"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中國通過"宏觀政策三策合一"框架,將制度優勢轉化為經濟韌性。他特別提到,4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的"消費提振20條"新政,預計可拉動全年社零增速1.2個百分點。
在黃金儲備戰略調整方面,央行展現出獨特政策智慧。對比美聯儲縮表進程,中國黃金增持節奏與美債持倉優化形成協同效應。龐溟透露,2024年我國已減持美債1732億美元,同期黃金增持量達384噸,這種"減債增金"組合有效降低了資產相關性風險。
人民幣匯率彈性空間的拓展更具深意。外匯局數據顯示,3月境內外匯市場即期詢價交易日均成交量達468億美元,同比增長21%。這種"有管理的浮動"機制,既釋放了市場壓力,又避免了單向預期形成。管濤強調:"7.3不是警戒線,而是市場出清的參考點。"
展望未來,外匯局明確將推進"科技化運營"改革,運用區塊鏈技術構建外匯儲備管理新平臺。朱鶴新局長在4月金融街論壇透露,新一代外匯儲備管理系統已實現98%業務自動化處理,風險識別響應速度提升5倍。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14-8352-0.html黃金儲備五連增+外儲三連升:中國亮出應對貿易戰"雙保險"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