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或迎來上市絕佳窗口期。
3月11日,中國證監會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提出,要在支持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上持續發力,增強制度的包容性與適應性,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并“穩妥恢復科創板第五套標準適用”。會議尤其強調,要“盡快推出具有示范意義的典型案例,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此前兩會期間,證監會主席吳清也明確表態,要加快構建針對科技企業的專項支持機制,大力培育長期資本與耐心資本,顯著提升服務科創的金融產品供給。
業界資本已在涌動。國產AI芯片獨角獸壁仞科技11日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由上海國投先導基金聯合領投,多家投資機構及產業資本跟投。雖然上海國投先導基金未披露具體金額,但市場猜測本輪融資規模或達數億元人民幣。此前,壁仞科技估值已超200億元,其IPO進程也在2024年9月邁入輔導備案階段。
除了壁仞科技,目前沖擊IPO的國產AI芯片廠商不在少數,包括燧原科技、摩爾線程和沐曦等。在坊間業界,這些公司有著“國產英偉達”之稱。就在近日,今年滬深交易所的首單科創板IPO申請已由傲拓科技完成。
“審核庫存變少了”
長期以來,受研發投入高、回報周期長及行業特性等因素制約,許多未盈利企業一度因不符合A股上市條件而難以登陸資本市場。2018年11月科創板設立后,這一局面有所改觀??苿摪鍎撔滦缘卦试S符合條件的未盈利企業上市。截至目前,已有數十家未盈利企業通過這一路徑成功登陸科創板。
然而,這一窗口在2023年6月20日智翔金泰(688443.SH)上市后逐漸收緊。作為最后一家采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的企業,其后未盈利企業的IPO審核進程幾近停滯,大量申報公司撤回申請或批文失效,市場一度陷入觀望。
轉機出現在2024年。4月,新“國九條”出臺,證監會及三大交易所相繼修訂上市審核規則,政策環境逐步明朗化。6月,證監會發布《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 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簡稱“科創板八條”),明確強化科創板“硬科技”定位,嚴把入口關,優先支持在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企業上市,同時進一步完善科技型企業識別機制,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登陸科創板。
政策信號的明確化迅速引發市場響應。2024年11月29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西安奕材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成為“科創板八條”發布以來首家獲受理的未盈利企業。據悉,西安奕材專注于高端材料研發,其產品在新能源和半導體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事實上,在半導體領域,特別是先進芯片研發中,高研發投入是其難以盈利的核心原因之一。據環球芯城數據顯示,2021年28nm節點芯片投入為5130萬美元,而開發16nm節點需要的費用則翻倍至1億美元,到7nm節點則更是高達3億美元。
頭豹研究院認為,按照這一趨勢,研發3nm制程芯片的費用可能達到10億美元。由此可見,芯片產業對長期資本需求巨大,資本市場在推動核心技術突破中具有關鍵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證監會密集發聲,核心內容并非新政,而是強調政策延續性。前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認為,“近期‘松口’,更重要的原因是市場行情較好,加上審核庫存變少了。”
近期外資紛紛看多中國資產,不少外資機構建議做多中國股票。華鑫證券分析表示,春節后AI、機器人、智駕等科技產業催化不斷,中國資產迎來科技平權的重估??萍贾黝}逐漸成長為主線行情,類比國內2013年到2015年“互聯網+”、美國2023年到2024年的AI行情。
DeepSeek熱潮助推AI芯片需求
頭豹研究院預測,到2027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過11萬億美元,中國在全球AI市場中的份額有望不斷上升。這一上升得益于AI開發的快速進展、處理和數據管理技術的增強,以及AI在金融、醫療和游戲等領域的加速應用。
今年初,國產開源大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以低成本、高效率引發關注,不僅在性能上與業內領先的閉源模型并肩,也直接拉動了對高性能算力芯片的需求。
TrendForce集邦咨詢分析師龔明德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觀察近期中國市場AI芯片需求有較明顯提升,特別是大型互聯網公司和企業客戶擴大了對英偉達H20、AMD MI308以及國內自主芯片等采購量?!?span style="display:none">gMI即熱新聞——關注每天科技社會生活新變化gihot.com
3月14日,據《財經》報道,騰訊正加速推進大模型應用,近期向英偉達采購了一批AI芯片,訂單金額達數十億元人民幣。知情人士透露,騰訊短期內大量采購H20芯片,主要為應對微信接入DeepSeek的需求,英偉達H20芯片甚至出現短期供不應求。
在國產AI芯片領域,華為昇騰、壁仞科技、沐曦、天數智芯、摩爾線程、海光信息、燧原科技、昆侖芯等廠商已紛紛行動,宣布適配或上架DeepSeek模型服務。其中,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已完成對DeepSeek全系列模型的優化,支持從1.5B到70B參數規模的DeepSeek R1蒸餾模型推理部署。而沐曦股份則攜手聯想集團,推出了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首個國產AI一體機解決方案。
業內人士認為,DeepSeek的火爆為國產AI芯片帶來增長機遇。芯謀研究高級分析師呂琦娃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算力瓶頸一直是國產AI發展的制約因素,通過底層指令集(如PTX)的精細優化,嘗試在現有的英偉達CUDA框架下,借助技術優化來提高計算效率,雖然DeepSeek沒有完全繞過CUDA,但它確實找到了繞過CUDA的可能性,為國產芯片提供了寶貴的激勵與思路。
在政策、資本與市場的共振下,國產AI芯片產業加速崛起的“春天”似乎已不遠。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2-1090-0.html“國產英偉達”們,迎絕佳IPO窗口期?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