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ixabay
近日,商湯推出了“日日新”融合大模型,該模型的深度推理能力與多模態信息處理能力均大幅提升,打破了業界大語言模型與多模態模型普遍分立的局面。在SuperCLUE和OpenCompass兩大權威評測榜單中,“日日新”融合大模型評分拿下年度第一。這是近年來行業大模型技術能力的年度能力認定。
回顧商湯科技的2024年,其“1+X”戰略重組的調整給到投資市場很強的信心。12月3日宣布完成戰略重組,12月11日早間6點,商湯科技(0020.HK)即在港交所發布公告,擬通過配售代理向不少于六名承配人配售18.65億股配售股份,每股配售價為1.50港元,籌資約28億港元。該配售價格較最新收盤價折讓約6.3%,這一折讓之低在資本市場中實屬罕見。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配售背后的牽頭方是中金公司,其對本輪配售的評價為:本次交易為有史以來最大的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境外股本再融資項目,也是2024年以來中國香港市場最大的國內科技企業股本再融資項目。足以見得本次配售在行業中的重要價值意義。
據悉,多家國際知名基金、長線基金及現有股東參與這輪約28億港元的配售,募資將用于支持公司的核心業務發展,包括打造行業AI云、提升商湯大裝置的規模、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包括大模型研究和產品開發,以及公司的一般運營資金。
而本輪閃電配售發生的另一背景信息是:2024年12月3日晚間,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徐立發表內部信聲明“'1 +X'架構戰略重組完成”,公司未來將聚焦核心業務AI云以及通用視覺模型,智能汽車“絕影”、家庭機器人“元蘿卜”、智慧醫療、智慧零售等業務將拆分為獨立公司,各設獨立CEO,以基于團隊市場化激勵,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在全球人工智能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下,市場向來對商湯科技的資本運作和戰略調整保持高度關注,此次配售的閃電完成則恰恰證明資本市場對商湯科技近期對市場需求的一系列快速響應和市場化突破方面的有力資金支持。
一、為什么要配售?搶占資金的先機,就是搶占發展的先機
2024年,商湯進行了兩輪配售,累計認購量約48億港元。
6月,商湯科技就曾完成過一輪約20億港元的配售融資,多家戰略投資人及頭部基金入股,現有股東增持。此次配售價為1.2港元,較彼時收盤價折價9.1%,通過該次配售,商湯預計籌集約20億港元資金。而12月的配售,每股配售價為1.50港元,籌資約28億港元,該配售價格較最新收盤價折讓約6.3%。對比兩次配售,籌資金額上漲,折讓力度卻更小了,說明商湯科技半年的發展成績是贏得了投資者的認可,更加被投資者“買賬”。
商湯為什么要配售?
在港股市場,上市公司進行配售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作為一項融資手段,配股背后的戰略考量往往是多元的。
商湯或許并非因為流動資金壓力而選擇配售。如果想要融到更多的資金,企業在高位實施配售、配售更多的股份更合理。據公告,商湯年內兩次配售的股份均相當于已發行股份數量的5%左右。一般情況下,港股上市公司年度內配售新股股份數量的上限在20%。此外,當前股價并非公司近期股價高點。
同時,財報顯示,2021-2023年商湯賬面資金分別為165.3億、79.63億和94.23億元,相對充裕。此外,截至2023年,商湯定期存款11億元,短期負債為32.9億元,且大部分是經營往來產生,非有息負債,因此商湯沒有流動性壓力,資產負債率在30%以下。
從造血能力來看,2023年,商湯的回款達39億元,同比增長49%。
想判斷商湯選擇配售的意圖,不妨結合當下AI賽道的背景來看。
斯坦福HAI研究所發布的關于人工智能行業現狀的AI Index報告指出,提高人工智能的性能是有代價的。報告發現,前沿人工智能模型的開發成本正變得越來越高——Gemini Ultra 消耗了價值1.91億美元的計算資源,而GPT-4的開發成本估計為 7800 萬美元。
與大額資金消耗相反的,是行業融資金額的下滑。該報告顯示,2023年,AI行業總投資額下降至1892億美元,較2022年下降約20%。然而,在過去十年中,企業對人工智能相關投資增加了13倍。
可見,對AI企業來說,搶占資金的先機,就是搶占發展的先機,融資能力也成為AI企業更好地構建核心競爭力的前提條件之一。
一位業內投資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常見的上市公司融資方式包括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對于處于發展上升階段的商湯科技而言,選擇股權融資合適且合理。他表示,股權融資適合處于迭代較快的賽道上對于資金有短期需求的企業,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未來股權被稀釋以及面臨償債壓力的風險。
二、認購資金用在了哪里?AI2.0時代,算力是企業最主要的成本
AI2.0時代,算力是AI企業最主要的成本。
從AI芯片廠商過去一年的收入不難發現,下游AI企業構建、搶占稀缺算力需要大量的資金。
華為年報顯示,多樣性算力正在改變數據中心算力格局,AI算力成為主要增量。預計到2030年,全球通用算力需求將達到3.3ZFLOPS,是2020年的10倍;AI算力需求將達到105ZFLOPS,是2020年的500倍;全球每年產生的數據總量將達1YB,是2020年的23倍。
目前全球GPU主要市場份額被英偉達及AMD占據,其中英偉達約占據79%,AMD約20%。2023年,英偉達營收達到552.68億美元,同比增長105%;AMD全年營收小幅下滑,但四季度數據中心GPU芯片銷售額超過了預期的4億美元,并調高了2024年數據中心GPU業績預期,預計2024年銷售額將達到35億美元,高于此前預測的20億美元。
因此,下游AI企業不得不為算力成本奔走融資。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內地AI企業融資金額近270億美元,在全球范圍內達到美國的300億美元。而根據數據分析機構CB Insights報告,全年全球人工智能交易量年達到24%,三季度,美國私募股權公司通過566筆交易吸引了114億美元投資,歐洲私募股權公司吸引了28億美元(279筆交易)、亞洲私募股權公司獲得21億美元(316筆交易)。
2024年10月,OpenAI完成了66億美元的巨額融資,其中包括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私人融資記錄。據悉,其投資人包括微軟、蘋果、英偉達等,均在OpenAI發展過程中提供大量資金支持。11月,xAI融資50億美元,用于建造一個包含10萬塊英偉達芯片的數據中心。
據市場分析,50億的資金投入將成為國際一線大模型運營的“入場券”。目前中國AI企業中能達到這一標準線鮮少,商湯在目前階段是第一位手握入場券的AI領跑企業。
商湯科技也在發力算力基建。截至2024年8月,商湯科技在上海臨港區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AIDC)擁有多達5.4萬塊GPU,這一規模在國內極為罕見。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商湯臨港AIDC是中國首個獲得5A級智算中心算力性能認證的計算中心,其在理論力算力、有效算力、算力能效、業務模型場景支持能力以及加分項等五個維度上均達到了領先水平。
同時,商湯科技是唯一一個獨立于互聯網聯盟的大型AI云平臺,具備從算力基礎建設、大模型、到應用的全棧能力。目前商湯科技在中國智算服務市場位于TOP3,僅次于字節跳動和阿里云,領先于百度和騰訊。阿聯酋IDC發布報告顯示,商湯科技與火山引擎、阿里巴巴同時占據2023年下半年中國GenAI IaaS服務廠商TOP 3。在新勢力廠商中,商湯科技以46.4%的市場貢獻位居第一。
商湯科技2024年已完成“1+X”架構調整。于10月,商湯科技十周年之際,徐立在向全體員工的內部信中,樹立了“大裝置-大模型-應用”三大一體戰略,即公司聚焦以生成式AI為代表的核心業務,加速實現盈利和穩定盈利,為技術創新提供持久動力。12月,商湯科技宣布,已完成戰略重組,建立了新的的“1+X”的架構。其中,“1”代表集團核心業務,打造行業領先的AI云,實現大裝置、基礎模型和AI應用的無縫集成;“X”代表重組拆分的生態企業矩陣,包括智能汽車“絕影”、家庭機器人“元蘿卜”、智慧醫療、智慧零售等。商湯的AI生態企業遍布于各大行業,并實現了商業化的運作,逐步推動“1+X”戰略的水到渠成。
基礎模型領域,相較于傳統大語言模型僅支持單一文本輸入的模式,“日日新"融合大模型能夠有效滿足用戶對圖像、視頻、語音、文本等多源異構信息的綜合處理與識別需求。事實上,由于多模態模型的數據和訓練方法存在局限,其訓練過程往往會導致純語言任務尤其是指令跟隨和推理任務的性能嚴重下降,因此業內很多機構在這一領域的嘗試并不成功。得益于對多模態大模型的獨特見解,商湯科技在推動語言模型和多模態模型融合的過程中,發展出兩項關鍵的創新技術——融合模態數據合成與融合任務增強訓練,進而完成“日日新”融合大模型的訓練,推向市場。
因能夠滿足用戶對圖像、視頻、語音、文本等多源異構信息的綜合處理與識別需求,“日日新"融合大模型在自動駕駛、視頻交互、辦公教育、金融、園區管理、工業制造等擁有豐富模態信息的場景中展現出顯著優勢。如在富模態交互層面,基于“日日新”融合大模型的商湯應用辦公小浣熊可以高效地完成處理分析金融領域的復雜文檔;視覺交互層面,線上教育、語音客服等場景,均可以結合語音和自然語言來提升交互體驗。
IDC發布的《中國模型即服務(MaaS)及AI大模型解決方案市場追蹤,2024H1》顯示,2024年商湯科技大裝置以14.8%的市場貢獻位居第二,領跑人工智能目前,商湯大裝置已廣泛服務于央國企、運營商、金融、互聯網、汽車、泛科技等多個行業客戶,以高效的模型精調和推理部署,實現多種業務場景的提智增效。
真正實現多模態交互與深度融合,走向真正意義的模型一統,是走向世界模型的必經之路。明顯,商湯科技已在該賽道實現領跑優勢。
通過重組,商湯科技將聚焦生成式AI核心業務,為技術創新提供持續動力,并實現可持續盈利能力和強勁增長潛力。商湯科技正在人工智能基礎上建立先發優勢和全面發展棧能力,打造超級應用的新生態,引領人工智能算力生態創新發展。擁有完整AI技術棧的商湯科技表示,分散硬件到應用全面加速AI開發周期,搭載多個GPU,為AI重新崛起設計云基礎設施,目標是打造領先的AI云,創造超級應用的新生態。
2024年12月5日,國投證券發布報告指出,商湯科技今年架構調整致力于釋放經營效率,預計公司2024-202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5.21億元、57.1億元和70.77億元,目標價2.12港元。12月6日,海通證券對商湯科技的評級“優較大市”。之后,12月9日,招銀國際將商湯科技的目標價上調至2港元。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2-76-0.html“日日新”融合大模型奪雙冠!一年2次成功配售,投資者買賬商湯科技綜合能力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