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兩度提及“商業航天”。3月1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濤代表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中國商業航天企業應盡快“走出去”,但亟須專項政策支持。
當前,全球商業航天這塊“蛋糕”越做越大。據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公司2024年6月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隨著衛星和火箭技術的普及,到2035年,太空經濟規模預計將達到1.8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海外市場尤其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對中國民用、商用衛星業務需求旺盛。”張濤指出,經過10余年的發展,國內商業航天企業已邁入發展快車道,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市場化等優勢,“國內民營航天企業加快出海,將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與國際合作能力,構建全球產業新生態,促進中國商業航天產業鏈繁榮發展,搶占全球太空基礎設施發展先機。”
“我建議,盡快出臺商業衛星出口專項政策,明確程序與要求,提升審批效率,鼓勵民營航天企業盡快‘走出去’搶占海外市場。”張濤說。他還建議,通過建立審批綠色窗口等方式,對商業航天企業以商業目的承接的國際合作業務給予政策支持;對整星出口、整星在軌交付及部分單機組件出口等國際業務加大審批力度;對明確的國際合作合同設立專項審批直通車,按照合作情況直接給予民營航天企業政策支持。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兩度提及“商業航天”。3月1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濤代表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中國商業航天企業應盡快“走出去”,但亟須專項政策支持。
當前,全球商業航天這塊“蛋糕”越做越大。據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公司2024年6月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隨著衛星和火箭技術的普及,到2035年,太空經濟規模預計將達到1.8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海外市場尤其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對中國民用、商用衛星業務需求旺盛。”張濤指出,經過10余年的發展,國內商業航天企業已邁入發展快車道,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市場化等優勢,“國內民營航天企業加快出海,將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與國際合作能力,構建全球產業新生態,促進中國商業航天產業鏈繁榮發展,搶占全球太空基礎設施發展先機。”
“我建議,盡快出臺商業衛星出口專項政策,明確程序與要求,提升審批效率,鼓勵民營航天企業盡快‘走出去’搶占海外市場。”張濤說。他還建議,通過建立審批綠色窗口等方式,對商業航天企業以商業目的承接的國際合作業務給予政策支持;對整星出口、整星在軌交付及部分單機組件出口等國際業務加大審批力度;對明確的國際合作合同設立專項審批直通車,按照合作情況直接給予民營航天企業政策支持。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2-987-0.html張濤:商業航天“走出去”亟須專項政策支持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海南完成首單農作物種子進口審批
下一篇:火星為何呈紅色有新解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