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網友發現,微信搜索上線“AI搜索”功能后,正接入DeepSeek-R1提供的“深度思考”服務。
2月16日,騰訊回應稱,微信搜一搜近日正式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被灰度到的用戶,可在對話框頂部搜索入口,看到“AI搜索”字樣,點擊進入后,可免費使用DeepSeek-R1滿血版模型。
據介紹,該入口在微信首頁上方的搜索框,用戶點開會出現一個“AI搜索”功能。由于處于灰度測試狀態,只有部分被選中的用戶可以看到。在AI搜索欄輸入內容后,用戶可選擇“深度思考”,即DeepSeek- R1模型,在“快速回答”功能外,獲得經過長思考而提供的更全面回答。
微信AI搜索功能的數據采集界限在哪里?是否會用到微信內的朋友圈、聊天等個人信息?
對此,騰訊在回應中特意補充說明,微信AI搜索接入的DeepSeek支持聯網搜索,用戶無需手動選擇,數據源既基于公眾號等微信生態內容,也包括全網內容。同時,AI 搜索僅整合公眾號及互聯網其他公開信息,不會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和相關隱私信息。
微信的搜索場景為何要接入大模型?對此,騰訊方面解釋稱,大模型可以提升搜索的智能化和精準度,如更好地理解用戶的搜索意圖,分析和處理復雜的查詢內容等。
記者注意到,騰訊已有自研的混元大模型,為何還要引入外部力量?“商業的本質是效率,微信采用‘自研+開源’的雙引擎策略,可以實現技術效能與商業回報的最大化。”業內人士分析稱,DeepSeek采用MIT開源協議,允許免費商用和二次開發,對微信而言,直接調用成熟模型,遠比重金訓練混元的邊際成本更低。“此前DeepSeek自身因訪問量過大頻繁宕機,微信的接入既能分流壓力,又能借超過13億用戶反哺其數據飛輪。”
科技部國家科技專家庫專家周迪也表示,作為開源模型,Deepseek通過較為低廉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企業的訓練負擔,使得企業需要從原來自己高成本建設大模型,到現在可以借助Deepseek開展業務。“隨著數據量的不斷增加,Deepseek的性能和準確性可能會進一步提高。”
不過,如果13億用戶的微信全量接入DeepSeek,也將對騰訊服務器提出了更高要求。業內人士分析,這也是為何目前微信仍在灰度測試這一功能,為后續根據負載動態擴容留下空間。
對此,招商證券分析師認為,微信對響應速度要求高,DeepSeek的實時處理需求會進一步推高算力需求,引爆算力產業鏈,云計算廠商也將迎來結構性機會,并有效帶動服務器、交換機及數據中心配套等相關訂單。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DeepSeek持續“出圈”,火山引擎、騰訊云、阿里云、華為等巨頭均宣布集體接入DeepSeek,對其他大模型廠商的考驗和挑戰更加激烈。16日晚間,百度搜索也宣布將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深度搜索功能。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2233-0.html微信測試接入DeepSeek后會搜索個人聊天嗎?騰訊回應!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