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奔涌,潮聲如雷。
2月17日,湖南湘江新區召開2025年推進高質量發展大會。
湖南湘江新區召開2025年推進高質量發展大會。
在這片1200平方公里的熱土上,這場大會的召開,正以“高”與“低”的辯證邏輯,書寫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湘江實踐。
而聚焦“雙千億”計劃和“七大攻堅”行動,突出“項目攻堅、招商破局、創新創業、改革賦能”四大主題,跑好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接力賽、拉力賽的沖鋒號也即刻吹響。
從318米的新地標金茂大廈到中聯重科的智能制造燈塔工廠,從當好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一面旗幟的雄心到“雷鋒式”服務的溫度,湘江新區以“相對論”的哲學視角,詮釋著高質量發展的深層邏輯。
高· 向云端生長
錨定全球坐標的“新區高度”
產業高度
從“百億企業”到“世界級產業集群”
600家企業受邀參會,邀請企業家坐前排、向企業頒發榮譽獎勵,是新區高質量發展大會的一貫傳統,也是對他們卓越貢獻的衷心感謝……中聯重科海外業務連續4年高速增長,長沙中興智能產值增長12.7%達128.9億元,巴斯夫杉杉打造內外資合作、研發中心建設“兩大典范”……“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共同撐起了新區實體經濟“大廈”。
湖南湘江新區智能制造裝備和工程機械產業產值規模持續領跑全國。
支柱產業“立柱”,新興產業“架梁”,企業持續高質量突破,力促新區“2+4+N”現代化產業體系初具規模,一幅智能制造裝備和工程機械產業產值規模持續領跑全國,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集群挺進“國家隊”,生命健康產業邁向千億,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及北斗、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正在加速崛起的登“高”盛景,讓人心潮澎湃。
科創高度
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核心引領區”
當新的“科學的春天”撲面而來,湘江新區矢志成為科創的美妙“鏈接點”。
2024年,新區新增各類研發機構328家,占全市46%。
2024年,新區人才總量突破百萬。研發投入強度達9.5%,遠超省市平均水平;新增各類研發機構328家,占全市46%;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3.3萬件,占全省30%;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家,占全省新增數23%……一家家茁壯成長的高科技企業,一項項令人欣喜的“高研值”新碩果,湘江西岸科創動能洶涌澎湃,蘊藏著更多的可能性。
低· 向大地扎根
鍛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區溫度”
服務低姿態
從“送解優”到“早餐會”
2月2日,湖南湘江新區2025年“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湘商新春懇談會舉行。
在湘江新區,“低”不是矮化,而是俯身服務的姿態。
湖南湘江新區堅定做企業最“鐵”合伙人,“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常態化開展“走找想促”“送解優”幫扶活動,全年共解決企業訴求6670個,審批效率整體提升10%以上,實現“新區事新區辦”。
政企“早餐會”常態化召開,企業家直言“暖胃又暖心”,更多企業在新區從“候鳥”變為“扎根樹”。
營商低成本
從“拼補貼”到“拼生態”
面對“內卷式”政策競爭時,新區率先轉向“拼服務、拼生態”。
2024年,新區持續推動改革創新,知識產權融資等44項改革試點取得突破,改革創新風險備案機制獲全省推廣。
第二批省級91項賦權事項承接有力,1071項非高頻事項材料、時限、環節再壓縮20%以上。
“天天麓演”平臺正式上線,匯聚2萬多個項目信息,累計舉辦國內路演活動500余場,助力300余家科創企業和創業項目以更低成本,融資超30億元。
民生低門檻
從“產城融合”到“幸福新區”
高質量發展最終要落腳于人的獲得感。2024年,新區開工改造20個城鎮老舊小區,推進涉及19574戶城鄉居民的供水設施建設,新增停車位3.9萬余個,百姓的獲得感可感可及,生活的幸福感成色更足。
2024年,新區堅持“東提、西拓、南融、北延”,新增建成區面積超10平方公里。
過去一年,新區堅持“東提、西拓、南融、北延”,“一橋一隧二十路”拉伸城市骨架,新增建成區面積超10平方公里,學校、醫院、公園、商業比鄰而居,“15分鐘生活圈”加速成型,詮釋著“產城人”深度融合的新范式。
高與低的辯證法
新區何以成為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的一面旗幟?
戰略升維與戰術下沉的統一:新區的高,是錨定“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核心引領區”的視野;新區的低,是“雷鋒式”服務企業的務實。
這種“頂天立地”的格局,讓規劃圖快速轉化為施工圖,變為實物量,在營造“秀外慧中”的發展、生活環境的同時,還打造“陽光普照、雨露滋潤”的營商環境,以“四到”提升企業的“四感”。
2025年,新區將搶抓產業項目攻堅,以完成項目投資1000億元以上、招商引資合同資金1000億元以上的“雙千億”目標,為省市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硬核產業與柔性生態的共生: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硬實力”,需要創新生態的“軟支撐”。
岳麓山大學科技城。
2025年,新區將搶抓科創項目攻堅,唱好湘江科學城、岳麓山大科城“雙城記”,建設運營好湘江科創基地、大學科技園、麓山科創港,深挖科創“寶藏”,力爭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率達到60%以上,吸引全國乃至全球大學生來新區創新創業,加大企業“梯次培育”,努力孕育出屬于新區的科創明星。
歷史積淀與未來開拓的對話:從三千年前的楚漢文化到今天的新區面貌,在繼往開來又與時俱進的同時,新區將以搶抓十大片區攻堅,在打造改革開放高地上開新局。
大王山旅游度假區夜景。
鳥瞰新區大地,2025年,新區將向東提升城市品質,完善梅溪湖超級中軸,做強湖南金融中心。向西拓展對外通道,加快高鐵西城建設。向南打造融城門戶,提質升級大王山北片區,提速建設九華興隆湖片區。向北對接長江經濟帶,推動虞公港“港產城”融合發展……乃至打造區域高質量發展協同區。
湘江潮涌處,正是風起時!在高質量發展的坐標系中,湖南湘江新區以“高”定義方向,用“低”夯實根基,在國家級新區的競逐中走出了一條“既登高望遠,又腳踩大地”的獨特路徑。
當湘江科學城的塔吊與中聯智慧工廠的機械臂同頻舞動,當湘商回歸的熱潮與民生幸福的溫度交織升騰,新的十年,這片土地正以“相對論”的智慧,書寫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區樣本。
君可見,湘江北去,不盡是發展的洪流;潮頭登高,放眼處皆為未來的曙光。
◎來源:靈氣閃耀長沙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2497-0.html從一場大會看國家級新區的躍升邏輯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