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佳英 廣州報道
春節之際,不少老年在保健品消費上“一擲千金”,然而保健品類別紛繁復雜、售賣中不乏陷阱與騙局。
例如,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在偵破一起保健品詐騙案時發現,向老年人兜售的產品主要成分為麥芽糊精、木糖醇、牛胸腺蛋白肽、牛初乳粉等,經檢測鑒定,該產品不具備任何藥用效果,且每盒成本只有11.5元。然而,售價卻為6盒5000元。
保健品屬于“三品一械(藥品、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醫療器械)”中的一類,其選擇與使用均需格外謹慎。多位專家提醒,在購買與使用保健品時,需要注意合理選擇、正確使用,以免對身體造成損害。
一位保健食品公司內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可以確認產品是否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注冊信息,查看包裝上的生產許可證碼。選擇知名品牌的產品,從正規的藥店、官方網站或認證電商平臺購買,避免非正規來源的產品。一般而言,消費者還可以通過查看外包裝上有無俗稱的“藍帽子”標志,來初步判斷該產品是否為正規的保健食品。
由于生理功能減退、食欲下降、消化吸收能力減弱以及慢性疾病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老年人普遍容易缺乏一系列關鍵營養素。
據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李揚介紹,老年人普遍缺乏的關鍵營養素主要包括蛋白質、鈣、維生素D、維生素B12、鐵、鋅、硒、維生素C、膳食纖維以及ω-3脂肪酸。其中,蛋白質是維持肌肉量、修復細胞和維持免疫力的重要營養素,老年人由于合成代謝能力下降,容易出現蛋白質缺乏,導致肌肉衰減和免疫力下降。
鈣和維生素D則是維持骨骼健康的關鍵,老年人鈣吸收能力下降,維生素D合成減少,增加了骨質疏松和骨折的風險。維生素B12對神經系統和紅細胞的形成至關重要,老年人由于胃黏膜萎縮和胃酸分泌減少,容易影響維生素B12的吸收。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老年人由于飲食攝入不足或對鐵的吸收利用率降低,容易出現貧血。
李揚進一步介紹,鋅、硒、維生素C也各自在維持味覺、免疫力、心血管健康、抗氧化功能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外,膳食纖維有助于腸道健康,預防便秘,而ω-3脂肪酸則對心血管健康和大腦功能有益。
面對這一系列營養需求,李揚建議老年人應通過均衡飲食來滿足,選擇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如奶制品、魚類、豆類、堅果、綠葉蔬菜等,以全面保障營養攝入。在必要時,可以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營養補充劑,以彌補飲食中的不足。
在此基礎上,選擇針對性強、易吸收的保健品顯得尤為重要。李揚舉例稱,針對骨質疏松的鈣和維生素D復合制劑,以及針對心血管健康的魚油、輔酶Q10等,都是根據老年人常見健康問題設計的保健品。同時,考慮到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較差,應選用易于吸收的形式和配方,如液體劑型、軟膠囊或添加促進吸收的成分,以確保營養素的有效吸收。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深汕中心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廣東省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專委會秘書長何鳳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強調,老年人應結合自身生活和飲食習慣,選擇針對性補充缺乏營養素的保健品。
例如,胃口差或長期進食單一食物的老年人,可以補充特殊醫用配方食品的全營養制劑;肉、魚、蛋、大豆類食物攝入較少的老年人,則應考慮補充蛋白粉;蔬菜水果攝入不足的,可補充膳食纖維、復合維生素礦物質制劑;日曬較少的,應補充維生素D;喝奶少的老年人,則應及時補充鈣劑。
值得注意的是,補不足,損有余,營養素攝入平衡才是健康。
“過量食用不僅會加重胃腸道負擔,有些成分甚至會損傷肝腎功能,或導致機體內分泌紊亂。因此,保健品和中藥材應該按需使用,遵醫囑使用?!焙硒P怡指出。
保健品不是藥品,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多位專家提醒,保健品一般用作營養補充或輔助健康。
李揚進一步表示,應選擇成分安全有效、質量可靠的保健品。保健品是以補充缺乏的營養素為主要目的,成分經過科學研究驗證,安全無副作用,不含激素、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應選擇有良好口碑、通過正規認證、生產工藝規范的品牌,可以查看明確的成分標注和使用說明。
隨著年齡增長,骨骼中的鈣逐漸流失,骨密度下降,骨骼變脆,容易發生骨折等問題。鈣劑成為不少老年人的必備選擇之一。然而,過量攝入,也存在諸多健康風險。
何鳳怡表示,如果每天攝入過多的鈣,可能會干擾人體對其他微量元素(如鐵、鋅、鎂等)的吸收和利用,血液中鈣含量過高,也可能會引起腎結石、血管鈣化等危害。
李揚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強調,長期過量補鈣可能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影響腎功能,并增加泌尿系統結石的風險。這是因為過量的鈣會增加尿液中鈣的濃度,容易與草酸等物質結合形成結石,從而提高腎結石、膀胱結石等疾病的發病率。
此外,李揚還指出,過多的鈣攝入還可能導致鈣在血管壁沉積,促使血管鈣化,影響血管彈性,進而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嚴重時,過量補鈣還可能引起血液中鈣濃度過高,導致高鈣血癥,進而引發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臟驟停等。
除了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過量補鈣還可能對消化系統造成不良影響。過量的鈣會使腸道內鈣離子濃度過高,導致腸道蠕動減緩,從而引發便秘。同時,大量的鈣劑還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適、腹脹、腹痛等癥狀,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腸道功能紊亂。
過量補鈣還可能導致鈣質在骨骼中異常沉積,形成骨質增生,進一步影響骨骼健康。同時,過量補鈣還可能引起血液中鈣濃度過高,導致高鈣血癥,這一狀況不僅會對骨骼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還可能影響其他礦物質的正常吸收。大量補鈣會使鈣與鐵、鋅等元素在腸道內競爭吸收,從而抑制鐵、鋅等元素的正常吸收,導致缺鐵性貧血、缺鋅等問題。
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202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提出,65歲及以上老年人鈣的推薦攝入量為800毫克/天,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是2000毫克/天。
通常而言,飲食補鈣是基礎。何鳳怡表示,可以參考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中國老年人平衡膳食寶塔》,通過合理搭配各類食物來滿足日常鈣需求。如果老年人每日各類食物的攝入量接近寶塔推薦量,并每天堅持飲用1-2杯奶或常吃奶制品,通??梢圆恍枰~外使用鈣劑。當飲食攝入鈣不足時,可適當補充鈣劑以滿足身體需求。
李揚強調,通過食物攝取鈣是最安全、最經濟的方式。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酸奶等奶制品,豆類及豆制品、吃魚蝦貝類。同時,優質蛋白質有助于鈣的吸收和利用,建議以魚、蛋、肉、奶、豆制品等為主。此外,老年人還應避免攝入影響鈣吸收的食物,如濃茶、咖啡、碳酸飲料等。
在使用鈣劑時,因為老年人胃腸功能較弱,李揚推薦選擇刺激較小的有機鈣,如葡萄糖酸鈣、碳酸鈣、乳酸鈣、檸檬酸鈣。避免一次性大量補鈣,建議分次服用,餐后服用鈣劑可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睡前服用吸收效果更好。同時,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和血鈣等指標檢測,了解自身鈣營養狀況,根據結果調整補鈣方案,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補鈣。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7-17415-0.html熱衷于“保健”潮流的長輩們,專家建議來了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