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石鑫
在海拔4600米到5600米的喀喇昆侖山腹地,新疆鋰業崛起的藍圖正徐徐鋪展。
2月15日,位于喀喇昆侖山脈4800米處新疆和田大紅柳灘稀有金屬礦開發建設項目(以下簡稱“大紅柳灘項目”)400萬噸/年選礦車間,龍布次爾的手電光束在管道縫隙間游移。零下27℃的嚴寒中,這位技術員睫毛凝霜,卻精準捕捉到一處0.3毫米的滲水點——這是重介系統第三次試水的關鍵時刻,任何細微的疏漏都可能影響項目進度。
5月30日,大紅柳灘項目400萬噸/年選礦工程將實現全線貫通。在氧氣濃度不足平原50%的“生命禁區”,一座能夠改變中國鋰業版圖的“鋰都”正在爭分奪秒建設著。
2月15日,從高處俯瞰大紅柳灘項目400萬噸/年選礦車間。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石鑫攝
大紅柳灘項目是新疆“十四五”重點項目,也是新疆“十大產業集群”中能源金屬鏈上的重點項目,分為采選和冶煉兩個子項目,由新疆有色金屬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疆有色集團”)于2019年競拍獲得。
自此,厚底的徒步鞋叩響喀喇昆侖山巖層的裂隙,隆隆的鉆機聲打破千年的孤寂。
2020年至2021年,新疆有色集團完成了一期開發范圍3平方公里的勘探工作,創造了高原勘探及探轉采用時最短紀錄。
2022年至2024年,重點推進大紅柳灘采選項目及生活區配套設施,穩步朝著打造大型鋰業基地的目標邁進。
“目前,開建的300萬噸采選項目工程量完成85%,新增的100萬噸采選項目已進入審批環節,建成后每年預計可產出80萬噸品質優良的鋰精礦。”新疆和田大紅柳灘稀有金屬礦開發建設項目負責人莊克明說。屆時,連同與之配套的冶煉部分,和田大紅柳灘稀有金屬礦將成為全國原料自給率100%、規模最大、采選冶產業鏈齊全的鋰鹽生產基地。
在大紅柳灘項目海拔5200米的露天采場,大型機械正在作業。采礦車間主任趙照明介紹,采場基建剝離已經完成,較計劃工期提前4個多月。現在主要進行道路的收尾工作,等待安全設施驗收后,正式進入采礦剝離。
“最大的困難就是高原、高寒、高海拔,低壓、低氧,低溫,以及凍土層的凍融讓現場施工難度倍增。”趙照明坦言,惡劣的自然條件給項目推進帶來了諸多挑戰。
為了全力保障項目進度,去年底新疆有色集團成立了“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在全集團抽調精兵強將,分兩批到現場進行攻堅作業。當時室內外溫差超過30攝氏度,每個隊員工裝口袋里都裝著感冒藥、高原安和止咳糖漿。
“每個螺絲都凝結著超越極限的堅守。”大紅柳灘采選項目基建工程部主任肖新元撫摸著結霜的傳輸帶說。
好在無數個邁不開腿、喘不過氣的難熬,都化解在項目“拔節生長”的驚喜中。在世界鋰電博弈進入白熱化階段,在這片連飛鳥都難以逾越的絕域,中國新能源戰略正書寫著最硬核的注腳。
“新疆有色人將長久以來‘振興鋰業’的夢想,化作了澎湃激情,全身心投入到新疆重點項目建設中。”莊克明說。
新疆是中國鋰產業鏈的發源地。新疆有色集團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中蘇有色及稀有金屬股份公司”,所屬可可托海三號礦脈開采的稀有金屬礦產品為我國“兩彈一星”國防事業、償還外債、建立中國稀有金屬工業基地作出了重大貢獻。
75年后,還是這支有色鐵軍將“振興鋰業”的旗幟插上了雪域昆侖。
“鋰對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戰略需求有重大戰略意義。”莊克明說,當前,新疆正在加快建設包括綠色礦業及加工的“十大產業集群”。立足資源稟賦,重振新疆鋰業,快速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負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給予的厚望,是歷史賦予新疆有色人的新使命。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2693-0.html在喀喇昆侖山腹地建“鋰都”——探訪全國規模最大鋰鹽基地誕生現場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