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青島李村夜市客流熙熙攘攘,攤主們熱情地招徠著顧客,攤位上各類美食琳瑯滿目,香氣四溢。楊通和陳曉雙是眾多攤主之一,兩年前,二人來到這里擺攤賣奶制品小吃,經歷過銷量“低谷”,現在每天賣麻糍,流水最高達到四千多元。
為愛來青島夜市擺攤賣小吃
從日入幾百到能賣四千多元
在青島上學時,楊通與陳曉雙相識相戀。2023年初,為了和女友陳曉雙離得更近,楊通從老家濟寧來到青島。“帶了一身衣服就來了,當時我的想法就是創業,不想上班,就打算嘗試一下投資稍微少點的,女朋友很支持我,決定和我一起擺攤。”經過綜合考慮,楊通和陳曉雙就在李村商圈找了個攤位。楊通介紹,雖然家里人起初并不看好,但還是借給了他“啟動資金”。
最早,二人賣過牛乳飲品,后來也嘗試售賣一些奶制品小吃,直到現在的“網紅”麻糍。“經歷過一天賣幾百塊,我不想這樣,太浪費時間了,所以一直在研究新品,讓自己忙碌起來。”楊通說道,最近麻糍銷量可觀,周末客流高的時候能賣到四千多塊錢。
是情侶也是創業“最佳拍檔”
希望在青島扎根,結婚買房
從購買食材到布置攤位、制作小吃,兩人分工明確,配合得十分默契。下午四點半,兩人剛將攤位上的食材擺放整齊,就有好幾位顧客上前購買。“掃碼下單就可以,現在開始做1號的了。”陳曉雙對購買麻糍的顧客說道。她熟練地往麻糍皮里加上奶油和水果,制作完之后,再交給楊通打包。
“我是‘00后’,男朋友是1997年的,大學的時候做過兼職,畢業后,我就和他來擺攤了。”回想擺攤兩年多來的經歷,陳曉雙表示,經歷過低谷期,“有苦也有甜”。她介紹,平時也通過短視頻和直播推介攤位小吃,不少顧客就是從網上刷到視頻前來購買。“雖然直播間有的時候人多,有時人少,但知道有這么個小吃,就會來夜市品嘗一下。現在賣得挺好的,有點超出預期了。”陳曉雙笑著說道,“累并快樂著”。
“希望以后兩個人能開個小店,就不用風吹日曬了。我從小在青島生活,我們倆特別想在這里結婚買房,這也是我們為之奮斗的目標。”面對未來,楊通和陳曉雙都表示,想一起實現在青島扎根的夢想。
和他們一樣,無數人懷著夢想,來到這座城市,希望通過擺攤改變自己的生活。
聾啞大哥夜市賣臭豆腐走紅
靠雙手月入過萬
在青島城陽呂家莊夜市,有一個網紅打卡攤位。攤主是一名聾啞大哥,他叫白楊,沒有吆喝聲,一天卻能賣出上百份。遇到節假日高峰期,一天可收入過千元,平均下來一個月收入過萬。除了擺攤,他還自學電焊、電工等,擺攤的小車都是自己制作的。不僅如此,他還熱愛動力傘,曾到處巡游表演。
白楊與妻子
“無聲”攤位成網紅打卡點2月16日晚上8時許,記者來到城陽呂家莊夜市。在熱鬧的人群中,有一個賣臭豆腐的攤位引人注目。這家叫作“好想來”的攤位,攤主白楊是一名37歲的聾啞人,老家河北滄州。
他從小就聽不見,也無法用語言溝通。在攤位的前邊,一張紙板上寫著品類和價格。依靠這個紙板和簡單的手指比畫,他獨自一人看管這個攤位。
顧客付款以后,會給白楊豎一個大拇指。他也開心地豎大拇指回應。2023年9月份開始,這個攤位憑借口味好以及老板的真誠,逐漸成為一家網紅打卡攤點。
“從小就很勵志,年輕的時候長得帥而且多才多藝。”白楊的對象黃女士說,當時她也是看準了這一點,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雖然聽不見也無法說話,但沒有阻止白楊對于生活的熱愛。
18歲的時候,白楊就自學電焊,制作家里的一些物件。后來,他跟著一個朋友做焊工,一個月收入過萬。前幾年,由于生意不景氣,他們才打算出來創業。
2023年,他們在網上看到李村夜市里有一位聾啞人,擺攤賣烤腸。他們就從河北滄州老家來到這里學習。“當時覺著口味、銷量也不算太好。”黃女士說,隔壁賣臭豆腐的卻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最終,他們決定擺攤賣臭豆腐。
“他聽不見,主要靠看。”黃女士說,丈夫聽不見,觀察力就鍛煉得驚人。同時,她在旁邊也幫忙翻譯,兩個人很快就掌握了技術。
攤位火爆,每天能賣上千元剛開始,他們想回老家滄州發展,但經過一番思考,在朋友的建議下,來到了城陽呂家莊夜市承包了一個攤位。剛開始,白楊負責加工、銷售,妻子黃女士在旁邊打下手。
“他很要強,自己能解決的從不讓我幫忙。”黃女士說,他們在攤位前邊掛了一個牌子,說明無法聽和說。他們將臭豆腐的種類和價格,都寫在了一個紙板上。
剛開始,大家看見這個攤位都有點驚訝。試著買了一份后,感覺口味都還不錯,慢慢就成了回頭客。“沒辦法叫賣,就把口味做成金字招牌。”黃女士說,丈夫知道自己的劣勢,就在鉆研口味上下苦功夫。
為此,他們不停地嘗試改進工藝。同時,每天晚上11點收攤以后,他們都會去附近的市場買最新鮮的蔬菜。等到收拾完,已經是第二天凌晨一兩點鐘。上午9點左右,他們又開始熬制湯料。
每天下午4點左右,他們帶著精心熬制的湯料和食材,來到夜市里擺攤。
“讓口味替咱說話。”黃女士說,他們第一次出攤賣出了300多元,此后慢慢積累了一些回頭客。同時,很多人了解到丈夫的故事后,小攤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營業額開始直線上升。
目前,丈夫的攤位平均一天能賣100份,營業額過千元。到了節假日高峰期,一天能賣出兩三百份,純收入能過千元。算下來,一個月收入過萬沒問題。
去年開始,白楊慢慢一個人已經可以獨立擺攤。他們又承包了一個攤位,夫妻兩個人都賣臭豆腐。黃女士的攤位營業額少一點,一個月也有八九千元。
夫妻同心,憧憬在青島落地生根“在夜市擺攤,辛苦但感覺日子有奔頭。”黃女士說,他們一年到頭,除了過年回老家幾天,其他時間都在青島。只要天氣允許,他們都會照常擺攤。
在青島,他們也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溫暖。很多人經過白楊攤位時,都會主動點贊。在這里,他們也結識了很多朋友。
談到未來,他們希望能擴展更多品類,讓生意做得更好一點。“青島很漂亮,希望能在這里定居。”黃女士說,他們慢慢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你身邊還有哪些讓你感動的夜市擺攤的夫妻或情侶,請在評論區留言。
新聞綜合大眾新聞、半島都市報、中青在線、海報新聞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2695-0.html他們在夜市擺攤,夢想著“落地生根”,也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暖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