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網友在社交平臺刷到過花費十幾元、幾十元、甚至6元可以抽到蘋果手機的信息,澎湃新聞留意到,微博上此類信息的評論達數萬條、多則達20多萬條。信息發布者通過評論精選,顯示那些“已抽中”“感謝發貨”的“好評”,營造出抽獎真實,很容易中蘋果手機的假象。
而刻意被“隱藏”的抽獎“規則”顯示,“5000元購機金”大獎中獎概率只有0.000012%,蘋果手機的中獎概率只有0.0012%,且獎品并不包含蘋果在售的新款手機。此外,“規則”雖如此,真正的中獎概率消費者根本無從監督。
當網友動心時,點擊抽獎鏈接,便可能一步一步掉入圈套,最終其實只是抽中一個盲盒購買機會。而在被誘導花費幾十元,甚至上百元購買盲盒后,開出來的卻是一些低價商品。
這種屢被投訴的涉嫌欺詐行為,一直未被杜絕。
虛假水軍評論誤導消費者
2月18日,澎湃新聞記者瀏覽微博時,刷到@七七的歐氣日常 發布的微博。微博稱“我去,真發了啊?”,后面附著“iphone16 Pro max 抽取地址”鏈接。
@七七的歐氣日常 發布的微博。
微博配圖是一張“訂單詳情”的截圖:價值9999元的iphone16 Pro max手機正處于“商家發貨”階段,訂單“實付款6元”。
這條微博被轉發2萬次,評論22萬條、點贊77萬。
不過,該條微博下只顯示精選評論,如“活動真實有效,抽不動你們來找我”“是的,發貨了”“抽到了”“居然抽到了,等發貨”等評論,讓人誤以為很容易中獎蘋果手機。
該微博實際發布于2022年12月10日,為何現在還持續被推送給網友?記者注意到,該條微博發布日期前有“熱推”兩字。
點擊“熱推”兩字,會跳轉至“微博廣告中心”頁面,上面介紹了粉絲頭條、超級粉絲通和WAX等廣告產品,稱能通過智能算法和精準定向,幫助廣告主實現高效推廣。
記者多次點擊前述抽獎鏈接,發現每次抽獎頁面大同小異。相同的是,頁面左上角都有字體很小、極易被網友忽略的“規則”二字,里面詳列了所有獎品的中獎概率。
如5000元購機金,中獎概率0.000012%;華為5G手機、任天堂游戲機、精美拍立得、美的泡腳桶等,中獎概率0.00012%、蘋果手機(包括蘋果11,12,13,14系列)中獎概率0.0012%等。
規則顯示,獎品中并未包含iphone16 Pro max 手機。且所謂獎品“蘋果11,12,13,14系列”未注明規格。此外,華為5G手機、任天堂游戲機等獎品,連獎品的哪一款、規格都沒有交代。
與刻意被“隱藏”的中獎概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抽獎頁面頂部,赫然大字寫著“抽iphone16 Pro max”,底部卻持續滾動著“收到的是正品”“抽到了想要的白色”“收到啦謝謝”“收到了,真的是iphone16 Pro max”等評論。
宣稱中“大獎”,最終只是中一個盲盒購買機會
抽獎首頁,頂部赫然大字寫著“抽iphone16 Pro max”,字下面是三個空方格。點擊抽獎,抽獎框內獎品會滾動三次,并將每次滾動結果填進空方格。多數情況下,三次都是蘋果手機。當你以為中獎了蘋果手機,彈出來的卻是“快抽蘋果手機”砸金蛋頁面。
記者發現,較大的概率,是砸出來“恭喜獲得200元話費券”。點擊“立即領取”,卻進入轉輪盤抽獎,獎品包括30元、50元、100元、200元話費券。再次抽獎,超級彈幕顯示“恭喜你中200元話費券”。接下來,填寫手機號,點擊立即充值,彈出來的頁面,卻是需支付99元,才能獲得200元話費券。
不注意的網友,可能會直接充值,覺得這個優惠也不錯。然而,將支付頁面下拉,會發現《話費優惠券禮包說明》,其中稱話費券需按月手動領取,并不會直接充值到賬,且若一個月內未領取則視為主動放棄資格,后續不做補發。
還有一個較大的概率,是砸出蘋果手機、華為手機大獎。若砸出“華為Mate 60手機”,會彈出“您的運氣太棒了”頁面,頁面正中是華為Mate 60手機圖片。手機圖片頂部,是巨大的字“華為Mate 60手機”,而在右上角,有不起眼的“抽獎資格”四個字。手機圖片底部,大字“188元”前面,則有不起眼的“開盒價”三個字。接著,系統彈出商品購買界面,正中是一個巨大的華為Mate 60手機圖片,然而該圖片四周,卻有一些畫得比較小的低價值商品,如牙刷、手表、耳機等圖片。商品名稱為“【盲盒福利購】HUAWEI Mate 60 12GB+512GB”。
如果不仔細,根本看不到手機名字右上角的“抽獎資格”和188元前的“開盒價”,會認為自己已經中了蘋果手機大獎。
記者支付188元后,頁面顯示獲得“星辰韓風手表”,并非華為手機。記者聯系客服詢問“星辰韓風手表”價值,客服稱“沒有相關答案”。該盲盒由安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其用戶協議中明確表示“盲盒一經開啟,暫不支持退款”,且“因盲盒類產品具有隨機性,一經開啟非重大質量問題,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退貨換貨”。此外,如果購買盲盒不超過三個,還需支付15元運費。記者收到貨后,查詢同款手表價格在購物平臺僅為46.6元。
購買頁面,實際是盲盒,卻故意突出蘋果手機照片,商品名字也故意突出蘋果手機。
2月24日,記者以消費者名義撥打客服電話要求退款,客服稱:“盲盒獎品本身有大有小,所以這個一般不支持退貨退款。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在購買商品以后享有 7 天無理由退貨的權利,但是盲盒作為一個特殊的商品通常不適用這一規定,因為盲盒的核心價值在于其隨機性和刺激感,一旦開盒,商品的價值已經實現,所以無法退款。”記者質疑存在誘導、欺詐,客服表示否認,并稱:“所有的廣告頁面是需要通過消費法、廣告法審核過才能投放廣告的。”其強調,在互聯網平臺投廣告,只有平臺確認沒問題后,才會給投放,“這所有的東西它都是合法合規的好不好。”
不過,最終,客服稱跟公司領導申請后,可以退貨退款。
抽獎套路此前已被曝光,平臺依然未封禁
公開報道顯示,前述抽獎涉嫌欺騙,并不新鮮。
據中國電子商會旗下消費服務保障平臺“消費保”發布文章,類似的欺詐賬號超過50個,包括“七七的歐氣日常”“小乖的歐皇日常”“錦鯉少女馬冬梅”等,關聯APP平臺達30余款。自2022年起,這些賬號通過發布“低價抽iPhone”等誘人廣告,誘導用戶支付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費用,實則騙取錢財或發放低價商品。在發現問題后,部分消費者追回款項,但仍有大量消費者未能獲得退款。此外,盡管受害者投訴不斷,但相關詐騙行為至今仍在持續,且前述賬號至今仍在發布類似內容,并被平臺熱推。
數年前就有律師指出,互聯網盲盒平臺雇傭營銷號、水軍協助刷好評,混淆視聽,意圖誘導消費者進行消費,涉及“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同樣構成虛假宣傳。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商家進行虛假宣傳行為,不僅需要承擔行政處罰的后果,還要對消費者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對相關賬號已被多次投訴、媒體曝光,相關平臺依然未封禁這些賬號。胡鋼律師指出,根據《網絡安全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平臺經營者有保障網絡信息內容安全的管理義務,其中“安全”是廣義上的安全,包括傳播的網絡信息內容的合法性。他強調,當平臺內的賬號出現多次違法違規的情況,平臺應該主動對這些賬號進行處理。包括進行警示、公開提示、適當封禁(例如停止商業變現機會)等措施。“這是平臺的法定責任,如果平臺經營者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可能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甚至嚴重的話承擔刑事責任。”此外,受害者也可以要求平臺按照用戶協議和有關法律法規對平臺內違規賬號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嫌構成虛假廣告罪或合同詐騙罪等,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澎湃新聞)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2941-0.html“6元抽到萬元蘋果手機”還沒被平臺封禁!記者層層揭開這一盲盒抽獎套路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