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對等關稅”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蕩之際,4月7日~8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監管機構以及中央匯金公司紛紛發聲,堅定支持并采取措施維護資本市場穩定。護盤資金接力涌入A股市場。
4月8日盤前,中央匯金公司明確表態,該出手時將果斷出手,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
央行同步宣布,將支持中央匯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場指數基金,并在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也發布通知稱,提高保險資金配置權益資產比例。
對于央行、中央匯金釋放出的穩市場信號,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第一財經表示,這是官方層面直接回應4月7日A股下跌后的市場恐慌,表明中央將以真金白銀干預市場非理性波動。通過“匯金投資+央行融資”模式,形成靈活的資金支持機制,增強市場信心。
此外,中國國新、中國誠通等國資運營平臺也同步跟進,表態將大額增持中央企業及科技創新類股票。中國國新8日公告稱,下屬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將以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方式,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額為800億元。中國誠通亦表示,擬使用1000億元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央行、金管總局以及“國家隊”紛紛出手,打出穩市組合拳;多家央企上市公司密集發布公告表示,基于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將積極開展股票回購增持。部分A股龍頭公司亦紛紛公告巨額回購增持計劃。市場在關鍵時點得到多方積極力量的支持,釋放出強烈的穩市信號。
政策協同穩定資本市場
近日美“對等關稅”引發全球資產大幅波動,避險情緒傳染下,4月7日A股呈現明顯調整。當日盤中,中央匯金公司發布公告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
8日盤前,對于本次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資金來源,中央匯金公司有關負責人稱可獲得央行流動性支持。同時,中央匯金公司有關負責人首次公開表示,該公司發揮著類“平準基金”作用。
在市場看來,類平準基金及央行再貸款支持的提出,明確了“平準基金”的政策定位,同時明確中央匯金作為資本市場的“國家隊”。此前,平準基金更多處于研究或建議階段,此次是官方首次以“類平準基金”角色和再貸款工具結合的方式落地。
明明表示,類平準基金與再貸款支持將對市場產生長短期影響。從短期來看,將對市場注入流動性,央企及“國家隊”真金白銀增持ETF和藍籌股,直接對沖市場拋壓。同時,通過直接下場,釋放政策信號,迅速扭轉市場悲觀預期,遏制恐慌性拋售。從長期看,將引導資金流向科技創新、央國企等核心資產,促進資本市場與經濟轉型匹配。同時,通過逆向操作抑制非理性波動,推動形成“慢牛”格局。
盡管政策暫未明確具體的觸發標準,但分析推測當市場極端波動、不確定性飆升、估值持續處于極低狀態時,監管層將用再貸款支持中央匯金,向股市定向輸送流動性。
金融監管總局8日盤前發布《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優化保險資金比例監管政策。此次調整上調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簡化檔位標準,將部分檔位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調5%,拓寬了權益投資空間,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股權性資本。
業內認為,此次央行、金融監管總局等監管機構,以及中央匯金、眾多企業協同行動,從資金支持、政策調整等多方面形成合力,為資本市場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后續市場走向值得密切關注。
從政策協同來看,明明分析稱,首先,監管層在積極推動險資入市擴容,金融監管總局上調保險資金投資股市比例,為市場耐心資本提供長期資金來源。其次,央行再貸款工具為國家隊托市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三是財政政策聯動,金融市場是實體經濟的映射,若市場壓力持續,特別國債、專項債等發行也將提速,增強實體經濟信心。另外,央國企也提出回購增持,招商局等加速回購計劃,與“國家隊”形成共振效應。
多方力量“真金白銀”力挺A股
包括“國家隊”在內,多方力量積極呵護中國資本市場已付諸實際行動。
4月7日尾盤交易時段至8日凌晨,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等“國家隊”相繼宣布增持。國家隊的集體行動在資本市場引發連鎖反應,上市公司迅速加入增持回購隊伍。
Choice數據顯示,7日晚間至8日18點,中國太保(601601.SH)、寧德時代(300750.SZ)、京東方A(000725.SZ)等逾30家上市公司宣布回購。按擬回購金額上限計算,累計回購金額最高將超過250億元。其中,寧德時代擬回購金額40億元至80億元,徐工機械、美的集團、國泰君安擬回購金額均超過10億元。
增持潮同樣洶涌,多家央企A股上市公司發布增持公告。4月8日,國家能源集團、中國華能、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中煤、航空工業集團等多家央企A股上市公司密集發布公告表示,基于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將積極開展股票回購增持。
其中,中國石化即日起正式啟動新一期增持計劃,擬增持中國石化A股、H股金額不少于人民幣20億元,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和增持股票專項貸款。中國石油集團計劃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A股及H股股份。
國務院國資委全力支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據不完全統計,4月7日起,截至8日20時,已有18家央企宣布增持回購,持續鞏固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信心。
國資委8日表態稱,國務院國資委將全力支持推動中央企業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為,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切實維護全體股東權益,持續鞏固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價值,充分彰顯央企責任擔當。同時,加大對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導,引導中央企業持續為投資者打造負責任、有實績、可持續、守規矩的價值投資優質標的,為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本輪上市公司的護盤行動,呈現出政策引導與企業自主行為協同共振的特征。”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第一財經稱,當前的“護盤潮”呈現出三大核心特征:頭部企業示范效應顯著,政策工具“精準滴灌”,護盤目標向長效機制延伸。
分析認為,市場在關鍵時點得到多方力量的積極支持,釋放出強烈的穩市信號,顯示出對資本市場發展前景的堅定看好,有望對市場信心起到提振作用,引導市場預期向積極方向發展,促進資本市場的平穩運行。
有底氣有信心應對外部風險
國家隊出手增持,多重利好消息集中提振,4月8日,A股反彈收漲,三大股指全部翻紅,近3300只個股“飄紅”,全天成交額約1.65萬億元。
多家市場機構分析表示,中央匯金、多部委聯合打出穩市組合拳,制度性托底機制確立,市場支持資金充足,釋放的積極信號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此次多部委聯合發布政策穩定資本市場,打出政策組合拳,表達了堅定長期看好中國經濟、力挺資本市場的決心。這不僅是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部署的迅速落實,更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穩市機制建設邁向新階段。
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分析,政策組合拳傳遞出制度性托底機制確立、長期信心宣示、金融改革深化三大信號。中央匯金的類平準基金功能、央行再貸款工具、保險資金擴容形成“三級緩沖”,系統性風險防控能力顯著提升;同時,中央匯金明確表態“A股核心資產吸引力處于歷史低位”,釋放估值修復信號;此外,金融改革深化,從“救急式干預”轉向“常態化機制”。
盡管面臨著不確定性較高的外部風險,中國作為超大規模經濟體,當前我國經濟企穩向好,應對美關稅沖擊有底氣、有信心。
近年來中國持續優化供給、改善需求,暢通國內經濟循環,經濟內生動力明顯增強。尤其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后,隨著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實,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今年前兩個月,投資、消費等國內需求增長好于預期,出口初步經受住了考驗,制造業和服務業PMI持續回升,一季度有望實現5%以上的增長。
相關部門密集表態,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調整余地,隨時可以出臺;財政政策已明確要加大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財政赤字、專項債、特別國債等視情仍有進一步擴張空間;將以超常規力度提振國內消費,加快落實既定政策,并適時出臺一批儲備政策;以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堅決穩住資本市場,穩定市場信心,相關預案政策將陸續出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張茉楠表示,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的時代,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而開放的市場更為稀缺。對中國來講,未來培育統一大市場和更強勁增長的內需市場,是我們應對關稅戰和貿易保護的根本。更大力度去推進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讓內需和市場資源煥發出更多活力,也能夠通過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吸引全球更高端的要素和資源。
大公國際首席宏觀分析師劉祥東告訴第一財經,近期“對等關稅”措施,雖然短期內可能對我國進出口領域造成一定沖擊,但中國貿易結構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一帶一路”倡議及與東盟、非洲、中東等新興經濟體的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外需結構性改善和區域市場多元化布局正有效對沖外部沖擊。同時,中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龐大的內需市場正持續發揮經濟增長的主導作用,從中長期來看,美國單邊關稅政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限且可控。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5400-0.html穩股市組合拳重磅出擊,還有做多力量正在聚集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多家險企將加大資本市場投資力度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