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三劍客”的競爭、需求與策略之困
記者 王寅浩
曾經風光無限的“醫美三劍客”,正站在發展的十字路口。在大單品降價潮的沖擊下,曾市值巔峰之和近4000億元的“醫美三劍客”――愛美客、昊海生科、華熙生物,如今陷入了競爭、需求與策略的多重困境。2024年年報顯示,愛美客、昊海生科業績增速降至個位數,華熙生物凈利潤更是暴跌超七成,行業變局之下,它們將如何找到破局之路?
為尋求新增長,華熙生物在新業務拓展上動作不斷,卻成效甚微,如在功能性食品領域,消費者認可度低,市場推廣困難。愛美客則試圖通過收購韓國醫美公司REGEN拓展海外市場,然而1.9億美元的高額交易對價及1344.12%的估值溢價,使其未來回報充滿不確定性。
增速驟降和業績“大跳水”
昊海生科2024年財報顯示,2024年,昊海生科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6.98億元,同比增長1.64%,實現歸母凈利潤約為4.2億元,同比增長1.04%。而上年度營收和利潤對應增速分別為24.59%和130.58%。
愛美客同樣拿出了增速大幅放緩的成績單。2024年,愛美客實現營業收入30.26億元,同比增長5.45%,歸母凈利潤19.58億元,同比增長5.33%。盡管愛美客營收與歸母凈利潤仍保持增長,但增速已從2023年的47%降至個位數,創上市以來最低紀錄。2024年四季度,愛美客營收同比下降7.14%,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5.45%,首次出現單季“雙降”。
與昊海生科和愛美客相比,華熙生物面臨的狀況則更加嚴峻。根據2024年財報,華熙生物2024年營業收入為53.71億元,同比下降11.61%;歸母凈利潤為1.74億元,同比下降70.59%。值得注意的是,在營收最高的四季度,華熙生物卻出現了近2億元的虧損,為2019年上市以來首次單季度虧損。
對于業績下滑,華熙生物方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公司業績短期承壓,主要受管理變革成本、長期戰略投入、前瞻性研發費用增加以及創新性業務投入、消費品業務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該經營結果是公司長期持續增長后戰略性的主動調整,是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是結構性、暫時性和階段性的?!肮菊幱陉P鍵的轉型期,逐步解決多項關鍵運營管理問題,為公司未來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于華熙生物的管理變革,北京商報記者也注意到,過去一年華熙生物董監高和核心技術人員的薪酬大幅增加。
雖然凈利潤暴降70%,但2024年華熙生物高層的薪酬卻漲了七成。財報顯示,2024年華熙生物的管理費用為6.58億元,同比增長33.77%。高層的薪酬總額從2023年的2543.43萬元增加至2024年的4355.02萬元,增幅為71.23%。其中,報酬總額增幅最大的是華熙生物董事、副總經理郭珈均,其報酬總額由2023年的92.53萬元增長至2024年的622.13萬元,增幅超570%。
大單品式微和核心業務乏力
“醫美三劍客”失速背后,各家有各家的“憂愁”。
從營收和凈利潤的增幅表現來看,昊海生科2024年的業績幾乎陷入了停滯。具體到產品線,除了醫療美容與創面護理品,其他三大業務營收均處下滑狀態。
對此,昊海生科表示,高毛利率醫美玻尿酸產品的營收比重持續增長,繼續推動公司整體毛利率向上提升,但另一方面,眼科人工晶狀體、眼科黏彈劑及骨科玻璃酸鈉注射液等產品銷售價下降幅度較大,完全沖抵了玻尿酸產品銷售增長對整體毛利率增長的貢獻。
醫美業務帶來的業績增長被眼科業務拖累了。但現如今,醫美業務也難再帶動昊海生科業績繼續增長。2024年,昊海生科醫美與創面護理產品線收入為11.95億元,雖同比增長13.08%,但2023年和2022年該產品線的同比增速分別為41.27%和61.45%。
曾經玻尿酸憑一己之力,成就了醫美行業的造富神話。但如今這樣的賺錢利器,正陷入降價風暴之中。
資深整形美容專家喬宣指出,醫美行業的上游市場正深陷價格戰的困境,玻尿酸針劑的價格甚至降到百元一支,被用作“引流帶客”的手段。然而,這種低價營銷策略并未產生預期的正向效果,反而導致了消費者對醫美產品質量的質疑和信任度下降。價格戰使得醫美機構在利潤上大幅縮水,為了維持運營,一些機構不得不采用次品或降低成本,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進一步惡化了行業的競爭環境。
愛美客財報對增速放緩沒有具體解釋,而是以一句話帶過――醫療美容行業的消費受到大環境影響,面臨著競爭加劇、行業規模增速放緩的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愛美客的困境本質是產品矩陣單一導致的結果。
愛美客的產品主要分為溶液類注射產品、凝膠類注射產品、面部埋植線產品三類。2024年,愛美客的溶液類業務以“嗨體”為代表,實現營收17.44億元,同比增長4.4%,占營收比重57.64%;凝膠類以“濡白天使”為核心,實現營收12.16億元,同比增長5.01%,占營收比重40.18%。這兩款醫美爆品撐起了愛美客的營收。
但過度依賴單一產品的弊端正逐步顯現。2016年獲批的“嗨體”,能糾正頸部重度皺紋,在2024年華熙生物的同類競品“潤致?格格”獲批進入市場之前,曾長期獨享市場紅利。隨著競品入場,打破頸紋修復市場壟斷,“嗨體”水光針的價格已經從3000元跌至200多元錢。另一主力產品“濡白天使”甚至沒有享受到獨占紅利,在對手環伺的競爭局面下,其銷量增長也顯得乏力。
華熙生物被稱為“玻尿酸之王”,這也是其后續向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拓展的關鍵。2024年,華熙生物將“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更名為“皮膚科學創新轉化業務”。作為占比最大的核心業務,卻在所有板塊中跌幅最大。財報顯示,華熙生物皮膚科學創新轉化業務實現收入25.69億元,同比下降31.62%,占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47.92%。對此,華熙生物方面解釋稱,主要受市場競爭加劇、產業周期波動和戰略調整等多種因素影響,皮膚科學創新轉化業務收入同比大幅降低。
回看過去幾年,華熙生物這一關鍵板塊的收入下滑趨勢非常明顯,增速在2024年已降至新低。
消費醫療行業分析師張從文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大單品策略是醫美行業常用的市場策略之一,通過打造明星產品來吸引消費者,并帶動整個品牌的發展。然而,這種策略也存在風險,一旦明星產品受到沖擊,整個品牌的業績也會受到影響。愛美客和華熙生物就是典型的例子,它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幾款大單品,但當這些產品面臨市場競爭或消費者需求變化時,公司的業績就會受到沖擊。
如何解決增長焦慮
醫美市場的整體動蕩讓曾經頭頂光環的“醫美三劍客”面臨業績挑戰。在這之中,愛美客和昊海生科的業績增速已經降至個位數,而華熙生物歸母凈利潤直接跌去七成。
華熙生物一直在探索新領域。例如2015年華熙生物和韓國Medytox公司展開合作,共同開拓肉毒素賽道。不過Medytox因產品安全問題爆雷,導致雙方合作破裂。
2021年,華熙生物押寶功能性食品,推出了飲用水品牌“水肌泉”、口服液產品“美麗肌因”。然而這一舉動卻引來很多投資者的質疑,畢竟玻尿酸在食品領域的應用被很多人吐槽為“智商稅”。
此前有消費者評論水肌泉產品稱,“口感和礦泉水差不多,包裝確實和價位不配。喝進去的玻尿酸有多少能到皮膚里,不知道”。
但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卻堅稱,“口服含透明質酸的食物,可以有效補充人體內透明質酸含量,從而改善人體皮膚水分、潤滑關節、修復胃腸黏膜”。
財報顯示,2024年華熙生物功能性食品業務的收入僅0.82億元,占總營收比重尚不足2%。
醫藥投資人士朱奎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功能性食品的成長并非需要時間培養那樣簡單,它更需要的是企業拿出讓消費者信服的產品效果。從目前的反饋來看,消費者對于玻尿酸食品的效果普遍持懷疑態度,這無疑加大了功能性食品市場推廣的難度。
與華熙生物不同,愛美客則試圖通過海外擴張來找回曾經的“待遇”。3月10日,愛美客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并表子公司愛美客國際收購韓國醫美公司REGEN 85%的股權,交易對價共計1.9億美元。REGEN公司的主力產品AestheFill艾塑菲聚乳酸面部填充劑和PowerFill在國際市場具有一定影響力,分別已獲34個、24個國家和地區的注冊批準。其中,AestheFill作為國內首款進口“童顏針”,2024年1月獲批后,上市半年就賣出約2億元營收。
在業內人士看來,愛美客此次收購,意在借助REGEN的海外分銷體系和成熟產品,快速打開國際市場,提升公司在全球醫美市場的知名度和市場份額,實現國際化擴張。但1.9億美元對應1344.12%的估值溢價,愛美客是否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5956-0.html“醫美三劍客”的競爭、需求與策略之困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國家統計局:4月上旬生豬價格較上期持平 有色金屬普跌
下一篇:“胖改店”退熱 供應鏈難題未解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