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政策反復橫跳,讓射向蘋果的“子彈”再飛一會
21世紀經濟報道 倪雨晴,實習生邵卓人
自關稅博弈以來,消費電子產業,尤其是蘋果產業鏈,備受關注。
截至4月14日收盤,果鏈概念公司超聲電子、瀛通通訊漲停。盡管沖高回落,工業富聯、立訊精密、歌爾股份、領益智造、高偉電子、丘鈦科技、舜宇光學等仍然小幅上漲。
消息面上,據央視網報道,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4月11日晚宣布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
對此,商務部發言人4月13日表示,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目前,商務部正在對有關影響進行評估,敦促美方徹底取消“對等關稅”的錯誤做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此次豁免“對等關稅”的產品涵蓋了芯片、半導體設備、智能手機、電腦、交換和路由設備、固態存儲設備、平板顯示模塊等。
對于大家最關注的中國生產的產品,環球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任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就這些產品而言,中國產品也不征收‘對等關稅’。”
需要注意的是,豁免征收125%的“對等關稅”的同時,美國還是要征收此前規定的20%的基礎關稅。但是,125%已經是很大比例,所以有短暫的松綁。當然,目前美國針對中國的關稅還在變化中,業界在觀望中排兵布陣。
多位分析師向記者指出,目前的關稅狀況應該會維持一段時間,同時要觀察美國接下來對電子產業鏈和半導體的新關稅。包括蘋果供應鏈在內,國內的制造企業布局了全球化生產基地,有底氣來應對風險。而面對朝令夕改的美國政策,國內外企業也不會輕易決策擴產。
盡管貿易環境風高浪急,但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一次次的較量中,時間能夠檢驗出真正的產業鏈強者。
緩沖空間
根據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的指南說明,對于列出的稅目及其子目錄下的產品,進口商應通過9903.01.32申報二次稅號,以聲明豁免于“對等關稅”中規定的以下情形:稅號9903.01.25,或2025年4月9日實施的稅號9903.01.43至9903.01.62、9903.01.64至9903.01.76,或自2025年4月9日起實施的稅號9903.01.63。
談及這些專業的稅號,任清向記者分析道,這些稅號是本輪“對等關稅”自4月5日以來,給來自相關國家的商品分配的稅號,比如9903.01.63是針對中國商品,也在排除之列。而9903.01.32對應的是行政令附件二所列的不征收“對等關稅”的商品。
這也意味著,豁免申報是在9903.01.32稅號下,中國生產的產品,也包含在豁免范圍內。申報通過后,美國對來自中國的這些產品將免征關稅。“中國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顯示模組等產品出口到美國不征收125%的‘對等關稅’。”任清表示。
在業內看來,這將利好蘋果、英偉達、三星、聯想、京東方、TCL等廠商,相關產品預計可獲得“對等關稅”豁免,有緩沖的空間。事實上,在此前的貿易摩擦中,蘋果等就曾獲得過豁免,今年蘋果還宣布總額高達5000億美元的美國投資計劃。
在這次“對等關稅”豁免中,蘋果無疑是備受關注的企業。蘋果主要的供應商中,有80%都在中國設有工廠,合作非常緊密。
同時,對于蘋果而言,一臺iPhone所需的700余個精密零部件中,90%依賴于中國及亞洲供應商。業內人士曾擔心高額“對等關稅”將擾亂蘋果公司的供應鏈,而此次豁免政策讓蘋果有所喘息。4月11日,蘋果股價上漲4.1%。
美國知名投行韋德布什(Wedbush)最新研報指出:“總體而言,我們認為周末令人眼花繚亂的關稅消息對蘋果和其他科技公司來說是一個積極的進展。”
報告認為,蘋果獲得了一些喘息空間,因為不必馬上向美國消費者大幅提價,從而將能夠在未來幾個月內規劃,部分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同時自己或供應鏈吸收一部分。
供應鏈韌性
當前,不論蘋果還是供應鏈,都面臨著前所未有且快速變化的形勢。
在美國宣布豁免部分產品的“對等關稅”后,蘋果供應鏈企業已經立馬開始厘清關稅繳納情況。根據鴻海精密(富士康母公司)的一份資料顯示,中國生產的智能手機美國進口的綜合關稅調整為20%;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的綜合關稅為20%,微型電腦一體機為27.5%;路由器/交換機的綜合關稅則為45%,其他網通產品為27.5%。
不過沒有在豁免產品清單里的電子終端,還是需要征收“對等關稅”。
此前,隨著關稅層層加碼,國內的果鏈上市公司普遍承壓。消費電子行業出口往往由進口商承擔關稅,因此行業專家研判國內供應商受到的直接影響有限,但高額關稅帶來的產能轉移和風險規避問題仍然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
多家機構研報指出,隨著最新的豁免落地,果鏈企業有望迎來EPS修復,但也要關注后續美國的電子產業新政策。
面對持續不穩定的市場態勢,藍思科技、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企業在上周頻頻發布回購公告,提振市場信心。
同時,業內普遍看好產業鏈的長期競爭力。芯謀研究指出,中國供應鏈依然無可替代,2024年,中國生產全球80%的智能手機,蘋果90%的iPhone仍在中國組裝。印度和越南缺乏類似生態,供應商協調成本高。
華泰證券的研報分析稱,由于果鏈公司的多元產能或銷售網絡布局,且短期內各品牌已經準備一定庫存,因此在關稅政策影響邊際削弱的情況下估值修復行情和中國企業的競爭力仍然值得期待。
近年來,國內的果鏈企業紛紛優化全球化的布局,提升抗風險能力。例如,藍思科技在全球擁有9個研發和生產基地,包括位于越南、泰國、墨西哥的生產基地及多個國際辦公駐點。通過從戰略上拓寬全球業務版圖,使自身的制造能力與全球市場動態相契合,滿足國際客戶在全球范圍內的供應鏈需求,有效抵御地緣風險。
又比如,領益智造目前在全球擁有58個生產及服務據點及8個精品組裝基地,包括土耳其、巴西、印度、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立訊精密已在越南、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生產基地與研發中心。
近日,談到消費電子行業的競爭格局時,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表示:“我不認為格局會因此發生變化,地緣政治挑戰環境并非現在才出現,若要變化早就變了。長期來看,終端客戶進口美國的產品若有增量產能,可能不會過于集中在越南,會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布局,也可能將部分自動化程度高、價值高的模組產品留在美國生產。但供應鏈格局主要還是取決于企業競爭力。”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6036-0.html美國關稅政策反復橫跳,讓射向蘋果的“子彈”再飛一會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