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林昀肖 實習生蘇洋 北京報道
春節假期已臨近結束,而假期復工后往往會感覺容易疲倦、難以集中精神、心神不定、失眠、胃口欠佳,進而產生胡思亂想、焦躁不安、空虛甚至易怒,工作效率大幅下降,如果中招上述癥狀,則可能是“假期后綜合征”作祟。
據介紹,假期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通常在長時間的假期后出現,產生疲勞、無精打采、焦慮、抑郁、對工作或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頭痛或其他身體不適、睡眠問題等癥狀。
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臨床與咨詢心理學教授任志洪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在春節假期中應注意適度放松和充電,保持規律作息、良好的社交活動,以及合理飲食和運動,以預防“假期綜合征”的出現。如果出現“假期綜合征”相關癥狀,應注意情緒調節,逐步適應工作學習節奏,并合理安排工作或學習任務,如果癥狀較為嚴重則需要尋求支持。
“假期綜合征”的主要癥狀表現在心理和生理兩方面。任志洪介紹,心理癥狀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焦慮、壓力增大、對工作或學習的抗拒、動力不足等;常見的身體癥狀包括頭痛、疲勞、失眠、胃腸不適(如食欲不振或胃部不適)等,假期過后的身體不適與假期期間不規律的作息或飲食習慣有密切關系。
產生“假期綜合征”的原因有哪些?任志洪指出,假期綜合征通常源于假期結束后的心理適應問題。長時間的放松和脫離日常工作或學習的節奏,會導致個體在假期結束時感到難以重新投入到常規生活中。
一方面,是心理上的壓力和焦慮。假期結束后,可能會產生對未來任務、工作量和學業的焦慮,尤其是在假期期間沒有進行有效的計劃和休息。
另一方面,是假期期間生活規律的改變。假期可能讓個體在飲食、作息等方面變得不規律,導致生物鐘紊亂,進而影響心理健康。
據科普中國介紹,“假期綜合征”的產生與一些心理學效應有關。首先是戒斷反應,在春節期間睡懶覺、吃美食、出游等令人興奮的活動之后,人們往往會產生失望或沮喪感。在假期結束后,失去興奮的感覺會令人感到不適,產生從節日歡樂中抽離的情緒感,身體從而產生戒斷反應,引發一系列不適。
其次,是短暫的條件反射被打破,條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外界刺激與有機體反應之間建立起來的暫時神經聯系。很多人在假期中晚睡晚起,打破原有工作日時緊張、規律的作息習慣,這些日常生活中無意識進行的行為,會被大腦神經系統有意識地記住,并在重復中被強化,直至形成下意識的生理反應。因此,假期中大腦持續接收休閑娛樂的外界刺激,以及懶散的日常行為,都在大腦中形成短暫的條件反射。
再者,是“我不行”的暗示,心理學相關理論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心理暗示是一種被主觀意愿肯定的假設,由于在主觀上已肯定其存在,即使沒有現實依據,心理中也會竭力趨向于這項內容。復工后前幾日,很多人由于未做好充足心理準備,會更傾向于捕捉消極信號,出現更多消極情緒并產生自責,這種反饋會進一步加強“我不行”的暗示,從而更難調整過來。
最后,是身體狀態影響認知,春節中作息不規律,大吃大喝,身體通常負擔較重且懶散,也會影響節后工作狀態。有神經科學家指出,身體會不斷綜合肌肉和骨骼的狀態,獲取全身運動能力的信息,從而構成對自身行為的內在認知。即人的身體狀態,會影響大腦對自身能力的認知。因此,在春節后得不到規律睡眠和合理飲食的身體,難以支撐大腦高效工作的需要。
“假期綜合征”也存在“易感人群”,任志洪認為,4類人群更容易受到假期綜合征的影響。首先,是工作壓力大或學習壓力重的個體,假期期間沒有有效減壓或未能完全放松;其次,是習慣性缺乏規律作息的人群,假期中改變作息規律導致生物鐘失調;再者,是一些具有較高焦慮水平的人,假期結束后可能過度擔心未來的工作或學業任務;此外,是假期中沒有充分進行社交活動或心理放松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在假期后感到孤獨或焦慮。
對本就患有心理疾病或失眠患者而言,如何應對“假期綜合征”可能帶來的影響?中日友好醫院神經科副主任醫師鐵常樂在接受21世紀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對于上述患者,一般會建議其通過假期時間好好調整睡眠,把可能成為問題的時間段反而利用起來,作為調整作息節奏的機會。
“對于工作緊張的人群,由于工作忙入睡晚,可能會出現入睡困難,加之平時壓力大和焦慮,會出現睡眠維持困難而過早醒來。針對上述人群失眠的干預,可以采用睡眠的認知行為治療,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藥物??梢詫⒓倨跁r間利用起來,適時打斷一下特別緊張和忙碌的工作狀態,能夠調整休息。”鐵常樂介紹。
“假期綜合征”也是可以預防,任志洪介紹,預防假期綜合征首先要保持規律作息,盡量保持與工作日類似的作息時間,避免長時間的晝夜顛倒;其次,是適度放松和充電,假期中可以進行一些興趣愛好活動,但也要避免完全脫離工作或學習,適當進行工作或學習上的預習或規劃。
此外,是保持良好的社交活動,適當的社交活動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避免假期期間的孤立感;最后是合理飲食和運動,保持健康飲食,進行適量的運動,保持身體健康,增強免疫力,減少身體不適感。
鐵常樂也指出,假期期間要注意飲食調整,多吃清淡敗火的食物,飲食調整中要注重營養結構,適當激發身體內環境的運作能力。因為假期期間飲食習慣可能會產生很大變化,食用膩的、過飽、過甜、飲酒都會有傷身體,尤其飲酒對睡眠的不利影響較大。
“酒精在攝入人體幾小時后,就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由于酒精具有鎮靜作用,剛喝酒時可能會感覺松弛,能夠盡快入睡。但在幾小時后,酒精對深度睡眠會產生破壞作用,降低睡眠質量。且飲酒會誘發一些情緒癥狀,使人更為焦慮煩躁,加重不良情緒?!辫F常樂分析稱。
調整飲食的同時,也要注意適當保持運動。鐵常樂介紹,適當的有氧運動和光照對調試情緒有所幫助,也需要控制體重避免肥胖。而減重并非少吃多運動這樣簡單的加減法,核心問題是調整好自身代謝,在運動的同時也要調整好營養結構。
此外,鐵常樂也認為,在節前最后一兩天要調整好自身狀態,做到“收心”,圍繞自身規律,找回接近工作的狀態,至少要將作息規律調整回來,盡快回到工作和學習的規律和軌道中來。
如果出現“假期綜合征”的癥狀,應如何應對?任志洪指出,首先是逐步適應,假期結束后可以逐步恢復工作或學習的節奏,避免突然的高強度任務,給自己一個過渡期;其次是情緒調節,通過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來調節情緒,緩解壓力。
“也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或學習任務,將任務分解為小塊,逐步完成,避免一開始就給自己過大的壓力。如果癥狀較為嚴重,可以尋求心理輔導或社交支持,與朋友或家人談論感受,減輕心理負擔?!比沃竞榉治龇Q。
出現哪些癥狀時,需要進行就醫治療?鐵常樂認為,首先,睡眠是一個警報器,失眠患者約有一半以上與各種精神心理因素有關,如經常出現睡眠問題,就需進行咨詢。同時,各種難受不適、惡心頭暈、疲勞等身心癥狀也是身體的警報器。
如果癥狀更為嚴重,就會出現各種負面情緒,包括焦慮和抑郁的問題。鐵常樂介紹,焦慮是一種反復的緊張、擔心、煩躁情緒,抑郁則是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沒有快感?!俺霈F抑郁情緒并不意味著有抑郁癥,但如果覺得自己情緒狀態不佳,經常在工作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反應慢、記性不好等問題,經常不在狀態,就需要進行就醫和咨詢,查看具體的原因?!?span style="display:none">IY6即熱新聞——關注每天科技社會生活新變化gihot.com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7-17421-0.html春節假期即將落幕,是否中招“假期綜合征”?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