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唐唯珂 實習生周家怡 廣州、深圳報道
“臨期特價”“保稅倉發貨” 已然成為各個種草平臺吸引消費者購買美妝產品的“新幌子”,線上平臺成為美妝假貨“重災區”。
近日,廣東315晚會曝光低價大牌化妝品,已形成從高仿生產到回收瓶罐裝,再到免稅倉發貨的全鏈路造假。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過1688等網上銷售平臺搜索相關大牌產品名時發現,盡管相關產品下架,但是仍然存在“大牌平替”的仿造產品。
根據廣東315的披露,部分大牌化妝品在小紅書平臺售價低于專柜價,同樣是150毫升規格的海藍之謎精粹水在小紅書平臺售價僅79元至400元,而專柜價為1520元,差異超過19倍。記者購買的5瓶樣品中,多個商品發貨地為深圳保稅倉,并帶有“離島免稅”字樣。
(小紅書商城顯示的海藍之謎精粹水商品)
“擦邊”大牌的貼標產品
不僅是小紅書平臺,在其他平臺“擦邊”大牌的美妝產品依然非常泛濫。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阿里巴巴(1688)平臺上以“海藍之謎精粹水”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顯示“暫無相關商品”。然而,當搜索詞替換為“精粹水”時,平臺展示了幾款標注“OEM精華原液護膚品品牌定制”的商品。
盡管這些商品的主頁圖片已刻意隱去了“海藍之謎”的品牌標識,但記者通過截圖并在淘寶平臺進行圖像識別,迅速匹配到了海藍之謎官方旗艦店的對應產品。進一步對比淘寶旗艦店中的“鎏金煥顏精華液”外包裝與阿里巴巴代加工商品的瓶身設計,發現兩者在外形上如出一轍,僅缺少了品牌文字的裝飾。
(上圖為海藍之謎官方旗艦店的鎏金煥顏精華液產品圖,下圖為該店鋪提供的產品圖)
一家工廠的經理表示,其提供的“精華液”原料成分與海藍之謎鎏金煥顏精華液的相似度高達80%。該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工廠內部將這款產品稱為海藍之謎鎏金煥顏精華液的“平替版本”,并在銷售過程中強調這一賣點。
根據經理提供的成分表,這款產品所含成分多達70種,超越了正品的成分數量。其宣傳的功效包括抗氧化、保濕、抗衰、舒緩、修復,與海藍之謎鎏金煥顏精華液所宣稱的保濕、修護、抗皺功效存在一定的重疊。
(上圖為海藍之謎官方旗艦店提供的成分表,下圖則是該經理提供的成分表)
在價格方面,海藍之謎鎏金煥顏精華液在淘寶旗艦店的售價高達2950元,容量為150毫升。而該工廠提供的“平替版本”料體單價僅為23.92元,若包含其提供的瓶子和包裝盒,則單價上升至34.22元,每瓶容量為40毫升。
工廠經理還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展示了他們使用的包裝瓶,他進一步說明,如果客戶不需要使用工廠出貨的包裝瓶,價格可以進一步下調,且瓶身和包裝盒上的產品名稱可以定制,即更換為客戶自己的商標,也可以作為微商的貼牌產品供貨。
關于售后服務,經理自信地表示:“您無需擔憂,我們工廠已有十余年的歷史,顧客使用后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極為罕見,因為我們的產品成分都是經過市場驗證的有效且安全的。若有任何問題,您隨時可以聯系我們處理解決。”
(售賣廠家介紹產品售后情況)
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化妝品廣告內容必須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如果微商在宣傳擦邊大牌化妝品時,夸大產品功效、虛假標注成分或誤導消費者認為其為正品大牌,這種虛假宣傳行為是違法的。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丁勝明表示,一些微商沒有辦理工商注冊登記,因此涉嫌違反行政法。而有的微商進行海外商品代購,涉嫌走私。還有部分微商采用“分銷”“代銷”等多層次銷售模式,涉嫌傳銷。伴隨著微商的不斷發展,適時將微商納入電子商務法調整,并引入實名注冊、第三方支付、保證金、信用評價等制度,是立法的理性選擇。
線下美妝市場屢遭嚴查
線上平臺成為美妝假貨“重災區”背后,線下水貨和假貨化妝品集中在了深圳華強北明通化妝品市場。
此次廣東315晚會披露,在小紅書平臺上,有不少有關“深圳免稅化妝品”的帖子,涉及的源頭均來自于深圳華強北明通化妝品市場(以下簡稱深圳明通)。據此,媒體人員在深圳明通市場內不同店鋪采購了兩瓶海藍之謎精粹水。有廠家透露,仿制品的成品料體與正品相似度可達97%。但經中國中檢奢侈品鑒定中心檢測,送檢的7個樣品全部不符合正品特征。而在小紅書平臺個人店鋪上架大牌商品僅需身份證認證,品牌資質可通過100元購買偽造文件。部分商家在售假后迅速撤店,消費者維權困難。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微博發表通告稱,3月14日晚,“廣東3·15晚會”曝光某互聯網平臺低價美妝背后的假貨黑產鏈,線索涉及華強北明通市場。掌握該情況后,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福田局立即采取行動,出動執法人員趕赴明通市場,現場檢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實際上,深圳華強北市場是中國乃至全球著名的電子產品集散中心和商業區。這里以極其龐大的電子市場規模和豐富的商品種類而聞名,被譽為“中國電子第一街”。在其發展早期,市場內匯聚了成千上萬的商鋪,經營范圍涵蓋手機、電腦、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通信設備等各類電子產品。
除了電子產品,華強北也逐漸發展成為多元化的商業區,包括化妝品、服裝、珠寶等商品也逐漸在這里占據一席之地。
2011年,長期被詬病“山寨”“水貨”“假貨”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迎來了一場“沖擊波”,華強商業圈出現“關、停、并、轉”潮,華強北手機專業市場3575個商戶主動退場。憑借深圳的海關港口貿易和便利的物流條件,自2017年起,深圳華強北中的明通數碼城開始向美妝方向轉型,緊隨其后則有女人世界、遠望、曼哈等6家商廈轉型專業美妝市場。曾以電子聞名的華強北逐漸轉型成了“美妝批發地”。
但華強北美妝市場似乎也踏上了與電子產品市場售賣“山寨”“水貨”“假貨”一樣的老路。許多商家通過低價銷售仿冒品,利用與正品相似的包裝和配方吸引消費者。
2019年,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便在明通張貼《化妝品經營要求通告》,要求“進口化妝品標簽使用外文標注的,應該按照國家規定加貼中文標簽” 。同年7月,華強北曾要求明通入駐商戶簽訂《不經營無合法來源、假冒偽劣商品責任書》,而不少檔口門上都貼著“假一賠十”、正品貨源的通告。
2020年12月底,央視新聞報道,深圳海關緝私局在華強北偵破一起涉案金額高達6億元的化妝品走私大案,涉及雅詩蘭黛、蘭蔻等多個國際化妝品品牌。其中,華強北明通數碼商城里的CC美妝店便是這次緝私行動的重點場所之一。據店主交代,其貨源均是從境外通過走私渠道低價購入的。
在2021年,市場監管局、公安等相關部門聯合對深圳華強北明通化妝品市場檔口走私、售假、偷稅漏稅等行為展開大檢查行動。
經過這次大檢查行動,除了明通美妝市場,曼哈、萬美、女人世界等華強北商圈的美妝商城98%的檔口皆處于歇業狀態。而在整個明通商城中,由深圳市海防與打擊走私委員會辦公室、福田區華強北街道辦事處張貼的“打擊走私犯罪”的告示牌隨處可見。
根據公開報道,在2021年的檢查中,某些大牌化妝品在華強北美妝市場上的流通價格低于專柜價的5折。SK-II神仙水230毫升710元,小棕瓶精華100毫升620元。此前的這個現象與現在小紅書店鋪低價售賣海藍之謎產品無異。
3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實地走訪了深圳華強北明通美妝市場。市場內的檔口呈現出冷熱不均的景象,部分檔口正常營業,銷售人員熱情地向顧客介紹商品;部分檔口則大門緊閉或半開半掩,顯得頗為冷清。在市場入口處,打擊假冒偽劣商品的紅色標語橫幅格外醒目。
從業的商戶向記者表示,近年來,在對線下倉打擊力度不斷加強的趨勢之下,線上渠道反而更加“猖狂”。
(明通市場入口處所懸掛的橫幅)
(明通市場內的檔口營業情況)
一位曾從事相關行業的經營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明通及周邊市場近幾年的洗牌,讓一些經營者明白不能完全依賴實體市場。但對于線上渠道來說,水貨和假貨其實更加魚龍混雜。美妝行業的發展是具有巨大市場空間和想象力的,以往華強北的商家,未來能不能針對三、四線城市尚未全面流行的美妝市場,創立新品牌,開發適合下沉市場的產品,或許是其發展的破局之道。有自己的品牌才能從野蠻生長變為合規發展。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7-17702-0.html揭秘美妝水貨假貨產業鏈:“大牌平替”“臨期特價”把戲幾時休?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