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韓利明 上海報道
繼起訴百濟神州(BeiGene)之后,艾伯維(AbbVie)將矛頭指向普方生物 。
日前,國外一家生物技術公司Genmab發布公告稱,艾伯維向美國華盛頓西區地方法院提起訴訟,將Genmab、普方生物美國分部、普方生物蘇州研發中心、艾伯維前員工列為被告,指控被告方旗下ADC藥物Rina-S,未經授權使用了一項旨在增強ADC親水性的基于二糖的連接技術,涉及其商業秘密。
Genmab方面堅決否認上述指控,“艾伯維并未應用該技術開發任何產品,這只是艾伯維近期針對競爭對手提起的多起訴訟中的一起,這些訴訟都是指控艾伯維前員工盜用了其商業機密。”
一般而言,國際市場上跨國企業針對相關競品提起專利訴訟,是較為常見的做法。此次艾伯維未對被告方主張或行使任何專利權,而是尋求損害賠償和廣泛的禁令救濟。Genmab稱將針對艾伯維的訴求積極為公司辯護。
北京雍文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雍文醫療大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劉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解釋,禁令是商業秘密侵權案中最主要的救濟措施,當損害賠償不足以彌補原告損失時,法官便可以行使衡平權發布禁令以阻止對保密關系的破壞。
“艾伯維尋求‘禁令救濟’,一方面可以快速、有效得到結果,另一方面,也能通過法院的禁令避免商業秘密的繼續泄露和使用。”劉偉說。
與此次紛爭相關的Rina-S,是一款由普方生物原研、靶向FRα(葉酸受體α)的ADC藥物。相關數據顯示,FRα在76%~89%的上皮卵巢癌中高度表達,在35%~68%的三陰性乳腺癌中高度表達。在腫瘤中的高度表達讓FRα成為業內關注的靶點。
2024年1月,Rina-S獲得美國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認定,用于治療表達FRα的高級別漿液性或子宮內膜樣鉑耐藥的卵巢癌患者。彼時,普方生物在新聞稿中表示,Rina-S以依喜替康作為有效載荷,采用普方生物自主研發的新型親水性載荷連接子sesutecan,其高度均一的抗體載荷比為8(DAR8)。
普方生物解釋,依喜替康是一種拓撲異構酶1抑制劑,具有高活性和細胞膜滲透能力,可以產生強烈的旁觀者殺傷效應。Sesutecan極其親水穩定并可裂解的連接子改善了小分子依喜替康的疏水性,優化了ADC的整體理化性質,能夠使ADC藥物維持高DAR值,有效地將依喜替康傳遞到腫瘤組織中,同時仍然保持良好的藥代動力學特征。
為獲得這款“有望成為同類最佳的臨床階段FRα靶向Topo1 ADC”在內的藥物,同年4月,Genmab以18億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收購普方生物。基于相關的臨床試驗數據,對比第一代 FRα 靶向 ADC藥物,Rina-S有望適用于更廣泛的患者群體,Genmab也計劃擴大Rina-S在卵巢癌和其他FRα表達實體瘤上的研發計劃。
今年3月17日,Rina-S在2025年婦科腫瘤學會上披露最新數據指出,對于經過大量前期治療的卵巢癌(OC)患者,無論其 FRα 表達水平如何,每 3 周(Q3W)使用 120mg/m2 的 Rina-S,確認的客觀緩解率(ORR)從50%提升到了55.6%。
業內有觀點指出,此次研究數據更大的意義或許在于,120mg/m2劑量之下,無論FRα表達水平如何,Rina-S都能發生深度反應,這對未來患者受益人群有著極大的擴展。在這點上,Elahere的臨床三期入組則對FRα表達做出了嚴格的限制。
Elahere,是艾伯維在2024年3月獲美國FDA完全批準,用于治療葉酸受體α(FRα)陽性、鉑類耐藥的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的ADC藥物,這些患者既往接受過至多3種全身治療方案。
作為首款在鉑類耐藥卵巢癌患者上顯示帶來總生存期(OS)改善的療法,Elahere在2024年實現收入4.79億美元,在艾伯維全年總收入中僅占比0.85%。方正證券于2024年4月也披露研報指出,Elahere市場銷售峰值預估在20億美元。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艾伯維旗下昔日“藥王”Humira(阿達木單抗,修美樂),盡管市場表現隨著專利的到期以及生物類似藥的競爭而下滑,2024年依然實現了 89.93 億美元的收入。因此,此次圍繞 FRα ADC 展開的專利戰,在業內看來,更像是艾伯維向外界釋放出堅決捍衛已有市場份額的信號。
事實上,這已非艾伯維首次就“前員工竊取商業機密”提起訴訟。
2024年9月,根據市場消息,艾伯維指控百濟神州雇傭一名曾在艾伯維工作的資深科學家后,盜用商業秘密,以開發競爭性的抗癌療法。訴訟焦點涉及兩款在研產品,分別是艾伯維的BTK降解劑ABBV-101以及百濟神州的BGB-16673。
彼時,百濟神州方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我們認為該訴訟意圖阻礙BGB-16673的開發進程,BGB-16673是目前臨床開發中進展最快的BTK降解劑。百濟神州早在艾伯維首次申請BTK降解劑專利數年之前就已為BGB-16673申請了專利。”
而針對百濟神州另一款已上市的BTK抑制劑澤布替尼,2023年6月,艾伯維旗下Pharmacyclics也曾指控其侵犯了該公司Imbruvica(伊布替尼)相關專利,并已在美國特拉華州地方法院提起訴訟。
“專利”作為創新藥的第一個特點,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畢井泉曾在一場學術會議上指出,“專利制度科學上的意義在于向社會公布發明人的成果及制作方法,經濟上的意義在于給專利權人一段時期市場獨占,國家法律保護這種市場獨占,讓發明人使用專利生產銷售產品,并獲得壟斷利潤。”
近年來,在創新藥全球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大背景下,圍繞創新藥專利的爭端事件時有發生,創新藥的專利策略已經成為企業愈加重要的課題之一。
“在國際化進程中,國內藥企應做好以下幾點,以避免陷入侵權糾紛,包括自查知識產權狀況、監控侵權行為、加大知識產權的知識宣傳力度、積極維權。”劉偉指出。
也有券商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隨著本土創新藥企的研發實力不斷提升,跨國企業與本土的專利之爭也會愈發普遍,一方失守都會導致產生巨額的損失。為了平衡這一個利益問題,國家專利法也在不斷完善,力爭保證進口廠家利益的同時,能夠讓本土廠商研發的藥物具有切實保障。”
“專利保護是激勵生物醫藥創新最重要的制度。但隨著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僅靠專利保護有其局限性。”畢井泉在前述會議上表示,“創新藥研發高投入、高風險、長周期的特點,主要體現在藥物臨床試驗的求證過程中。數據保護是鼓勵生物醫藥創新又一重要制度安排。”
為促進藥品創新和仿制藥發展,完善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制度,日前,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實施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及《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工作程序(征求意見稿)》。
中國藥科大學藥品監管科學研究院謝金平、邵蓉也撰文表示,藥品試驗數據保護與專利保護均是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舉措,二者相互獨立、平行運行且互不影響,在無專利保護或專利已到期時,數據保護作為行政保護,能夠發揮與專利保護相似的排他作用,從而給予創新者更加穩定的市場預期。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相關政策制度的持續優化,創新藥專利爭端有望在合理的制度框架內得到更妥善的解決。一方面,激勵本土創新藥企持續投入研發,提升我國在全球創新藥領域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將促使跨國企業與本土企業在更加規范、公平的環境下開展競爭與合作。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7-17720-0.html艾伯維“狙擊”普方生物:專利戰下,政策如何助力行業規范?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