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韓利明 上海報道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4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講話稱,美國將對藥品征收關稅。
特朗普表示,美國并不生產自己的藥品和其他改善健康的產品。美國支付藥品的價格往往比有藥品生產的國家高出很多倍。特朗普認為,一旦對藥品征收關稅,制藥公司將在美國開設工廠,因為美國是“最大的市場”。
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解釋,“此次特朗普對進口藥品加征關稅的策略,本質上旨在通過提升進口成本,迫使跨國藥企將生產線遷至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藥品市場,這一關稅政策將迫使企業在美國設廠,以降低對進口的依賴。然而,此舉可能對全球醫藥產業鏈,特別是對我國創新藥企的國際化戰略造成深遠影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多家創新藥企已在研判該事件擬產生的影響。在上述分析師看來,短期內,我國創新藥企可能面臨估值壓力,需通過剝離非核心資產、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措施增強現金流韌性。
“美國該關稅政策在短期內將加劇全球醫藥產業鏈的不穩定性,但從長期來看,若我國創新藥企能靈活調整供應鏈、深化本土化布局,并依托差異化創新能力,仍有望在全球化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上述分析師進一步指出。
該分析師強調,“無論關稅政策如何變化,擁有全球權益的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藥物仍具備較強的議價能力。企業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并通過License-out模式分散風險。”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4月9日收盤,A股創新藥板塊微漲0.49%。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不少創新藥企也就美國將對藥品征收關稅一事給出回應。再鼎醫藥方面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根據目前公司的分析, 認為關稅目前對再鼎的業務沒有實質性影響。
據央視新聞,早在今年2月底,特朗普在一次私下會議上警告制藥公司,關稅即將到來,并表示這些公司應加快步伐,將海外生產轉移至美國。據悉,特朗普會見了多位制藥行業企業的高管,包括禮來公司、默克公司及輝瑞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等。
彼時有業內機構分析指出,過去15年,美國從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進?藥品的比例大幅下降,而特朗普政府擬議的加征關稅政策恐將加速這?趨勢。預計加征關稅可能會令已經在轉移的全球分銷網絡進?步加速。此外,印度藥企或將從全球制藥格局重塑中獲益,市場普遍預期,到2030年印度藥企將占到全球仿制藥收?的近50%。
據央視新聞,隨著事件發酵,當地時間4月8日,歐洲制藥公司在與歐洲委員會主席的會議上表示,美國的關稅將加速該行業從歐洲轉向美國的趨勢。制藥行業貿易游說組織EFPIA(其成員包括歐洲制藥巨頭拜耳、諾華、諾和諾德等)表示,它已呼吁歐盟主席推動“迅速而根本性的行動”,以減輕向美國“外流的風險”。
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生物醫藥市場,醫藥創新亦躋身全球第二梯隊前列,中國藥企嵌入全球藥品創新版圖已是確定趨勢。考慮全球支付體系,美國市場向來是藥企必爭的高地,但地緣政治帶來的挑戰不容忽視。美國即將落地的藥品關稅,將會對我國創新藥行業造成哪些影響?
上述分析師解釋,“一方面,歐洲藥企已加快向美國運送庫存,以規避關稅的影響,而跨國藥企可能進一步將生產重心轉移到美國,這將對我國藥企在原料藥、中間體等環節的供應鏈穩定性構成挑戰,尤其是那些依賴歐洲供應鏈的企業。”
“另一方面,一旦關稅實施,依賴美國市場的我國創新藥企可能遭受出口成本增加、利潤空間縮小的壓力。港股生物醫藥股在消息發布后的普遍下跌,正是市場對關稅敏感性的直觀反映。”該分析師進一步補充。
也有不具名咨詢機構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全球化布局下的地緣政治風險無疑是中國藥械企業出海時的一大挑戰,企業的生產和流通面臨不小的壓力。全球化分工的被迫重新布局,使得企業必須在多個國家之間分散生產和供應鏈,這不僅增加了物流成本和管理復雜度,也讓企業在面對突發地緣政治事件時容易受到波動影響,特別是關鍵原物料“卡脖子”風險。
“近期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波及藥械企業,在其‘美國優先’主張下,中國創新藥的技術提升和BD交易活躍或可能引起除關稅外其他形式的政策影響。”該咨詢機構高管直言。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不少創新藥企也給出回應。4月7日,恒瑞醫藥方面表示,公司海外銷售業務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很小,根據2024年年報數據,海外銷售業務占比僅為2.56%,美國加征關稅對公司業務影響非常有限。
“公司將持續密切關注國際環境變化,靈活應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保障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同時,公司始終立足主業,堅定實施科技創新和國際化戰略,持續改善業績,推動高質量發展,以提升投資者信心。”恒瑞醫藥方面稱。
再鼎方面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于再鼎具有區域權利的產品并擁有地產化權利的,公司已經充分利用這一點。比如目前在公司營收中占比最大的產品則樂,自上市以來一直為再鼎的蘇州工廠生產;未來有望上市的貝瑪妥珠單抗和KarXT等產品,我們都擁有本地生產權利并已經計劃在中國本地生產。
“對部分進口產品,都通過全球供應鏈供應,目前都是從美國以外的地區為中國患者供應,目前不受美國增加關稅的影響。”再鼎方面稱,目前從美國進口的產品是擎樂和鼎優樂。其中鼎優樂正進行本地生產的安排,預期明年就會實現地產化。擎樂在公司目前營收比重只占個位數,對公司的影響十分有限。
“我們認為當前的關稅不會影響我們的銷售或盈利目標。”再鼎方面說。
據業內機構統計,2007年至2023年,共有177家中國本土藥企的350款原研創新藥在美國開展了針對499個適應癥的691項臨床試驗。
當前,據記者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有10款創新藥品在美國獲批上市,并已獲得豐厚的市場回報。
舉例來看,百悅澤(澤布替尼膠囊)作為百濟神州的拳頭產品,2024年全球銷售額總計約合188.59億元,其中美國銷售額總計138.90億元,占比超七成;和黃醫藥旗下FRUZAQLA(呋喹替尼),受益于在美國市場放量及在全球十多個國家上市,2024年銷售額達2.91億美元。
而現階段,我國創新藥企的國際化布局或將面臨復雜影響。“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刺激跨國藥企在美國加大投資,從而壓縮我國創新藥企在美國的臨床試驗、生產和商業化資源。”上述分析師指出,“當前,許多歐洲藥企已在美設立生產基地,若我國藥企缺乏本土化生產能力,將面臨更高的市場準入門檻。而那些能在美國建立生產基地或通過合作規避關稅的本土創新藥企,則可能獲得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針對此次事件,該分析師建議,我國創新藥企可以加速在美國的本土化生產,對于已在美國開展臨床管線的企業(如百濟神州),可通過合資、并購或自建產能實現本地化生產,以規避關稅風險。同時,可探討在東南亞、東歐等低成本地區的供應鏈布局,減少對單一區域的依賴。此外,還可以在拉美、中東等政策敏感性較低的市場,利用性價比優勢搶占市場份額,平衡美國市場的波動風險。
上述咨詢機構高管也表示,企業首先要建立更加靈活的供應鏈體系。比如,確保關鍵原材料和組件的供應不依賴于單一來源,而是通過多元化布局降低突發風險。此外,企業還應該和更多的當地合作伙伴建立關系,形成區域化的供應網絡,以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挑戰。這不意味著要完全放棄全球化,而是要在全球化基礎上做更精細的風險管理。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百濟神州在去年7月宣布,位于美國新澤西州霍普韋爾普林斯頓西部創新園區的全新旗艦基地已正式啟用。據悉,該基地占地約17萬平方米,能夠為現有及未來創新藥物的規模化生產提供靈活性。其中,專屬商業化生物制藥生產區占約3.7萬平方米,并有為未來擴展預留空間。
不過典型如百濟神州,并非所有布局全球化的創新藥企都擁有在海外自備供應鏈的資源。上述咨詢機構高管也直言,“海外本地化運營的成本控制的確是一大難題,尤其是在建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時,固定成本和初期投資壓力較大。
如何控制成本?該咨詢機構高管認為一個有效策略就是通過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或者外包的模式,減少自建基地的風險和負擔。通過合作伙伴提供技術和資源,企業可以實現輕資產模式的運營,集中精力提升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
事實上,在自主出海的藥企之外,目前中國創新藥出海絕大部分依賴BD授權。東吳證券研報統計,中國創新藥企在全球BD交易中持續展現強勁吸引力。截至2025年3月,國內創新藥License-out項目累計達成29項,合作領域從腫瘤向自免、代謝等多元化方向延伸,且項目階段明顯前移。
日前,百利天恒董事長朱義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目前“對等關稅”針對的是商品貿易方向,尚未針對創新藥授權交易等知識產權方向。國產創新藥出口額較少,license-in/out(許可授權)交易額較大,但暫不受沖擊。
由此也不難看出,從2024年的《生物安全法案》到如今的“關稅風波”,盡管地緣政治的挑戰不容忽視,但對于創新藥企而言,創新與臨床價值或才是終極護城河。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7-17798-0.html美國將對藥品征收關稅:全球產業格局生變,本土創新藥影響幾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天士力并購案塵埃落定,轉身易主背后的中藥江湖大洗牌?
下一篇:新策略讓藥物精準“鎖定”腫瘤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