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17日從海南大學獲悉,該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熱帶益生菌團隊,在益生菌腸道自適應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揭示了植物乳植桿菌在腸道定植的新機制,為開發更有效的益生菌制劑提供了理論基礎。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團隊負責人、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家超介紹,植物乳植桿菌是一種口服益生菌,可以通過影響腸道菌群來緩解潰瘍性結腸炎,并減輕炎癥反應,但益生菌的成功定植受到胃腸道中胃酸、膽鹽、消化酶以及本地細菌的影響。環二鳥苷酸作為細菌第二信使,可調控多種生物功能,但其在植物乳桿菌中的調控機制尚不明確。
為探究這一機制,研究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將WYL轉錄因子麥芽糖結合蛋白調節因子與黏蛋白結合蛋白的編碼區中的特定序列結合,抑制其轉錄。研究發現,WYL轉錄因子麥芽糖結合蛋白調節因子通過其核苷酸傳感模塊感知環二鳥苷酸后,與黏蛋白結合蛋白的編碼區分離,能夠逆轉WYL轉錄因子麥芽糖結合蛋白調節因子對黏蛋白結合蛋白表達的抑制作用,增強了植物乳桿菌對腸道上皮細胞的黏附能力。
研究結果表明,WYL轉錄因子麥芽糖結合蛋白調節因子能夠感知環二鳥苷酸信號,協同環二鳥苷酸共同調控植物乳桿菌的腸道適應能力。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8-2809-0.html海南大學研究團隊破解益生菌腸道“定居”新機制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