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紅星美凱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招募信托機構以優化資產及債務處置方式,維護債權人和債務人利益,并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其公告指出,招募信托機構的目的在于通過專業機構的介入,提升資產處置效率,保障相關方權益,并助力公司重整進程。
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表示,破產重整或重組信托計劃作為近年來在大型企業破產重整中引入的一種重要工具,包括渤海鋼鐵、海航集團等均采用了此種模式。當前信托行業處在業務三分類新規落地的深度轉型階段,資產服務信托也成為信托公司創新轉型的重要領域,破產重組信托計劃的可復制性以及信托公司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的綜合優勢,已成為當前機構爭相布局的趨勢。
破產重組信托計劃具備破產隔離等諸多優勢
北京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對財聯社表示,在破產重組信托計劃的具體實施流程中,往往通過設立財產權信托,將企業資產委托給信托公司,其中債務人可以保留核心業務板塊避免“一刀切”清算,而債權人獲得信托受益權作為清償,由于該種信托計劃兼具清償與投資雙重屬性,受到債權人的普遍歡迎。
據了解,相較信托計劃,傳統的破產重組方案通常通過債轉股調整債務人股權結構或者引進戰略投資人等方式實現債務人減債償還,盤活企業持續造血,但缺乏“破產隔離”屏障。換句話說,如果重組后因經營風險再次被追索,傳統的重組方案無法保障債權人的合法利益。
比如此前備受矚目的海航集團破產重整案,在該破產案引入的信托架構中,海航集團成立了一個全新的公司作為委托人并持有總持股平臺100%的股權,總持股平臺包含六大不同的業務板塊,信托財產為總持股平臺的全部股權和所有業務的應收賬款債權,而符合條件的債權人作為受益人,根據其種類享受優先或劣后的受償權利。
“破產重組信托計劃的核心優勢在于信托財產的獨立性”,某信托業內人士表示,信托公司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在采取有效保密措施的前提下,能夠保證破產事務處理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避免利益沖突。
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分析認為,開展破產重整服務信托可快速提升信托公司資產管理規模,且業務模式具備可復制性,足以為信托公司提供一項較為穩定的收入來源。從發展路徑來看,一類是作為破產重整服務信托的受托人,信托公司以財產獨立、風險隔離的制度優勢,為企業破產重整提供財產受托服務;另一類是作為重整投資人以共益債投資等形式參與上市公司的破產重整,這類特殊資產業務對信托公司的股東背景和專業能力要求較高,僅有少量信托公司參與。
機構爭先布局破產重整服務信托,存量規模或已超1.5萬億元,三大難點待解
自從2019年企業破產重整引入信托制度開始,破產重整服務信托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突破。經過幾年發展,信托公司參與企業破產重整已成為一種趨勢。
據媒體報道,當前參與此類業務的信托公司已增至30余家,包括中信信托、中誠信托、國聯信托、云南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紛紛加快布局風險處置服務,特別是發力破產重整服務信托業務。據Wind數據不完全統計,當前處置破產重整服務的存量規模或超1.5萬億元。
如國民信托在2024年全年中標成為重慶隆鑫、*ST合泰、*ST傲農、國安化工、后谷咖啡等7個重大破產重整項目受托人,用益信托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國民信托已累計中標18個企業破產服務信托,涉及債權規模已超1000億。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該類信托計劃仍存在執行成本高、底層資產未增值帶來的收益不確定性以及因信托財產登記制度缺失等三大難點,可能導致權屬爭議的法律風險。業內人士表示,未來該類信托計劃可探索信托受益權證券化以提升資產的流動性,使其更有效的從“風險處置工具”升級為“價值再生平臺”,發揮信托計劃的綜合優勢。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9-66794-0.html市場需求巨大 破產重整信托規模或超1.5萬億 三大難點待解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一篇:多家支付機構現管理層調整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