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廣泛種植的紅薯,是一種高產且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近日,記者在地處武陵山區的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聽到了一碗紅薯粉讓貧困村成億元村的故事。
“去年銷售額達7.13億元。其中,去年6月30日,酸辣粉單日全網銷量超20萬單,銷售額突破600萬元。”再次復盤,三道水土家族苗族鄉周寨村黨支部書記、貴州佳里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誠仍難掩興奮。
他沒想到,祖祖輩輩種植的小紅薯,竟能成為如此規模的大產業。
“兩畝以上的連片土地少”“拖拉機掉個頭要一早上”……張誠調侃道,群山連綿的家鄉以前是貧困村。長大后,自己拼命想出去;但到了一定年紀,又拼命想回來。
2018年,在貴陽從事建筑行業的張誠決定返鄉創業。“一開始,打算種沃柑,但考察發現沃柑周期長、抗風險能力差,就放棄了。”他說,后來得知村里之前辦過的紅薯粉手工作坊經營不善,就萌生了接盤的想法。
從河南引進高產紅薯品種、采購精深加工設備、搭建電商銷售團隊、注冊“陳薯”品牌,一番操作下來,周寨村有了現代化的食品加工廠。進淀粉、攪拌、定型、蒸箱熟化、掛桿……如今,記者走進生產車間,只見一條條生產線開足馬力。據了解,這里每天可生產數十萬桶紅薯粉。
??工人們對紅薯粉絲進行稱重、裝桶。新華社記者向定杰 攝
產量這么大,張誠卻不擔心滯銷。“紅薯是一種健康的主食,而方便食品的市場很大,根本不夠賣!”路過一輛輛在廠區拉貨的大貨車,他笑著說,“只要一開播,每天就是20多車。”
記者了解到,該公司在抖音、快手、拼多多等平臺均有店鋪,通過網紅達人、自營官方直播間帶貨,系列產品穩居平臺同類產品銷售前列。
“我們有40多個品類,復購率都不錯,賣得最好的是酸辣粉。像這樣一箱只要26.9元,一箱有6桶。”在企業展廳里,張誠介紹,產品絕大多數銷往省外,其中18歲至45歲的女性用戶占90%以上。
??企業展廳里陳列的產品。新華社記者向定杰 攝
鄉村特色產業要發展好,離不開統籌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這家公司的銷售額從1億多元到3億多元的時候,出現原料不夠的情況,需要從外面調。”思南縣委書記龔仆說,縣里幫助對接了紅薯產業發展好的河南省有關企業和科研專家,并派人前去考察學習。
推動在縣城設立分廠、采用先進包裝線、引進調料包加工廠……近兩年,當地圍繞這家龍頭企業持續補鏈延鏈,大力開展以商招商,紅薯產業正在不斷做大做強。
“今年銷售額力爭做到10億元。”張誠說,春節后,公司迅速復工復產。近期還要招聘100多人,并將加開生產線,以滿足市場訂單需求。
生育小孩有獎勵、子女讀書有補貼、老人過節有慰問……記者在周寨村的展示欄中看到,昔日靠“啃”紅薯度日的貧困山村,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萬元,正在享受紅薯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記者向定杰)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1-40382-0.html記者手記:小紅薯成了大產業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冰雪經濟“熱”出新高度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