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抖音、小紅書對私域導流下手
私域流量是個香餑餑,誰都想去倒流到私域。
但如果別人都來薅流量到站外,那平臺自然就得下狠手。
近日,抖音與小紅書兩大社交平臺為了進一步規范平臺內的交易行為,相繼出手,針對商家及用戶的“誘導第三方交易”行為,發布了更為嚴格的管控規則。
2月24日,抖音再次更新了其【商家-誘導第三方】細則,明確界定了“誘導第三方”的定義:即商家在任何向消費者展示或與消費者互動的場景中,發布或推送第三方商品或信息,或誘導消費者前往第三方網站或客戶端進行交易,此類行為可能騷擾消費者、影響消費者交易安全,進而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在此次修訂中,抖音新增了一項重要規定:對于主動引導消費者線下交易購買珠寶文玩商品的商家,將直接判定為“情節特別嚴重”的違規行為。
平臺將根據違規情節的輕重程度,實施分級處罰措施:情節一般的商家將被扣除500元違約金;情節嚴重者將面臨停業整頓3天,并需補繳1萬元信用保證金的處罰;而情節特別嚴重者,則將被直接清退店鋪,并面臨最高1萬元的罰款。
圖源:抖音電商學習中心
此外,抖音還明確,違規次數的累計將以自然年為周期進行計算,并賦予平臺動態追加處罰的權利,包括但不限于商品下架、搜索降權、貨款凍結等。
為確保公正性,抖音同步公開了申訴機制,允許商家在判罰后7天內通過后臺申訴中心提交相關材料進行申訴,但部分場景下的違規判定無需商家舉證,由平臺直接進行復核。
違規示例 圖源:抖音電商學習中心
緊隨其后,小紅書也發布了《交易導流違規管理細則》的意見征集通知,將管控范圍從商家擴展至所有用戶,包括買手及普通用戶。
相較于去年,此次違規導流的相關公告不再僅限于商業導流行為,而是實現了導流監控范圍的進一步擴大。
小紅書的規則中明確指出,通過直播、筆記、評論等場景引導用戶至私域或站外進行交易的行為均屬違規,具體涵蓋五大類行為。
平臺將根據導流行為的嚴重性,采取警告、限權、關閉商品分享功能、扣分等處罰措施。該規則計劃于3月4日結束意見征集后正式生效。
圖源:小紅書電商學習中心
違規示例 圖源:小紅書電商學習中心
綜合來看,兩項新規的共同之處在于,都嚴格控制了交易的外流,以保障消費者的資金安全與平臺的商業生態。
而與抖音不同的是,小紅書特別強調用戶交易需通過官方商城、直播間購物車等合規渠道完成。
此外,抖音在處罰上更注重對商家的分層處理與動態管控,而小紅書則更注重規則的普適性與對用戶行為的全面覆蓋。
有媒體指出,此舉或與近期電商行業強化“二選一”治理、防范數據與交易流失的監管趨勢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時期,微信團隊也更新了《視頻號帶貨短視頻宣傳規范》,明確禁止了私域導流交易的行為。
圖源:微信小店成長中心
2.淘天主動“擁抱”私域
有趣的是,在大家紛紛收緊私域導流的當下,淘寶天貓卻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姿態,主動“擁抱”私域,允許商家合規地進行私域導流。
不久前,天貓宣布啟動了一項重量級的內測項目——“旗艦店會員活動直投微信私域”。
具體來講,商家在授權上傳微信人群相關數據后,便能借助淘寶天貓現有的人群標簽和購物偏好洞察,生成精準的投放策略。
更為便捷的是,用戶無需跳轉至淘寶天貓,便能在微信內完成入會、購買及社交裂變,從而享受更為順暢的購物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私域成交數據還將被計入天貓主站,進而提升店鋪權重,為商家撬動平臺自然流量推薦提供有力支持。
這一舉措也就意味著,品牌商家可以直接將微信私域流量引導至天貓旗艦店,從而實現會員招募、購買轉化以及銷量的回流。
圖源:天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這項內測僅面向少量品牌開放,但品牌商家仍可提交資料自行申請參與內測。
這一轉變著實令人驚訝。因為在過去,淘寶天貓對于商家向私域引流的行為可是持嚴厲打擊的態度。
例如,在2024年6月,天貓曾修訂規則,明確禁止商家通過包裹卡片、客服對話等方式向微信等第三方平臺導流,違規者將面臨商品下架、扣分甚至清退等嚴厲處罰。
圖源:天貓誘導第三方規則解讀
然而,短短半年時間過去,淘天為何會對私域產生如此巨大的戰略轉變呢?
在當前的電商存量市場中,電商平臺要解決增長問題,關鍵在于如何拉動老用戶產生更多新成交。
但在抖音、快手等內容電商的沖擊下,流量成本居高不下,成為制約傳統電商平臺發展的瓶頸。
而微信作為私域流量的主陣地,擁有超過十億的月活躍用戶和強大的社交屬性,私域流量(如微信社群、小程序)的運營效率也得到了充分驗證。
因此,天貓此次進一步接入微信私域,就是希望能夠通過私域反哺公域,觸達更多潛在用戶,提高流量利用效率,從而突破現有的流量邊界。
當然,除了擴大自身的流量池外,淘寶天貓還能通過獲取商家的私域流量以及相關用戶數據,以多種方式將私域交易納入監管范圍,有效避免GMV的流失。
更為重要的是,這也有助于淘寶天貓實現外部數據的反哺,進一步完善人群標簽與購物偏好的洞察能力,進而提升對流量和數據的精細化運營能力。
市場觀點認為,淘天從過去的“嚴防私域外流”到如今主動推進“私域反哺公域”的戰略轉型,無疑是一種雙向利好的選擇。
對于商家而言,面對單一平臺增長乏力的現狀,通過“公域+私域”的組合拳可以更好地實現用戶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用戶粘性和復購率。
而對于平臺自身來說,在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還能有效沉淀用戶資產,實現雙贏的局面。
3.用戶始終是核心焦點
當然,在私域導流的問題上,不同平臺基于各自的戰略規劃上,自然會持有各異的見解和評估標準,其決策也就各具特色。
不過,同樣有意思的是,在私域布局的戰略方向上,各平臺卻展現出驚人的共識,對私域價值的渴望從未有絲毫減退。
去年6月底,淘寶宣布與釘釘實現互聯互通,用戶通過釘釘登錄后,即可輕松發現“進入釘釘粉絲群”的便捷入口,一鍵加入商家精心構建的粉絲社群。
小紅書在私域領域的探索同樣不遺余力,其推出的以群聊為核心的私域模式,極大地促進了用戶與粉絲之間的互動交流,不僅增強了用戶的粘性,還為商家提供了多元化的運營策略。
抖音則在私域領域展現了創新思維,通過推出抖音小店、抖音商城等功能,實現了用戶在抖音平臺上的直接購物體驗,不僅提升了用戶的購物便捷性,也為商家開辟了更為廣闊的銷售渠道。
微信作為私域運營的先行者,一直在不斷優化和完善其生態體系。
在視頻號領域,微信相繼開放了微信小店、視頻號直播等功能,豐富了視頻號的變現手段;同時,微信還打通了公眾號、企業微信、小程序等內部板塊,實現了流量的自由流動。
在用戶運營層面,微信提供了企業微信、標簽體系、朋友圈等豐富的運營工具,助力商家精準運營用戶。
此外,微信小店的推出,更是實現了在微信生態內多個觸點的自由流轉,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私域運營閉環。
可見,面對增量市場的挑戰,各大平臺正積極探尋任何可能的增長機遇。
其中,用戶始終是核心焦點。
但對于平臺和商家而言,最大的增長潛力并非源自外部新用戶的引入,而是源自現有存量用戶所蘊含的長期價值。
據CNNIC發布的第5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0.92億,其中網購用戶數量為9.15億。
顯然,電商用戶整體增長已逼近極限,依賴新用戶拉動增長已近乎不可能。
因此,我們會發現,電商巨頭們正不遺余力地提升用戶購買體驗,深化用戶認知,旨在激發現有用戶的復購行為,增強平臺忠誠度。
至于私域未來的走向與發展,目前尚難預料。不過,從當前行業發展趨勢來看,私域運營或將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緊密融合。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12-33380-0.html抖音、小紅書開始收緊,商家違規引流將被封殺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