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北大學近日發布公報說,該校領銜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的臨時心臟起搏器比一粒米還小,可通過微創手術植入體內,特別適用于治療先天性心臟缺陷的新生兒。
研究團隊在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臨時起搏器對術后及其他情況下出現短暫心動過緩(心率偏低)的患者非常重要。傳統的臨時起搏器需要通過侵入性手術,有很大風險。
論文作者之一、西北大學的約翰·羅杰斯教授說:“兒科心臟手術迫切需要臨時起搏器,而這一應用場景設備微型化具有決定性意義。就人體承受的器械負荷而言,體積越小越好。”
研究團隊開發的新型起搏器寬度為1.8毫米,長度為3.5毫米,厚度為1毫米。研究人員使用光控系統大幅縮小了起搏器的尺寸。同時,還用一種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簡單電池作為起搏器的電源,當起搏器的電極與周圍的體液接觸時就會產生電流,從而無需外部電源或導線。此外,起搏器的所有組件都具有生物相容性,當使用壽命到期后會分解或被身體吸收,無需手術取出。
據介紹,與微型起搏器搭配使用的還有一個放置于患者胸部的小型、柔軟、靈活的無線可穿戴貼片,當貼片檢測到心律不齊時就會自動發出能穿透皮膚、胸骨和肌肉組織的光脈沖信號,以激活起搏器。在動物模型和人類心臟組織中的演示結果顯示,該裝置能在小鼠和豬等動物模型以及取自器官供體的人類心臟中控制心臟起搏。
研究人員表示,該裝置的技術還可能有更廣泛的應用,包括幫助神經和骨骼愈合、治療傷口以及阻止疼痛。
美國西北大學近日發布公報說,該校領銜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的臨時心臟起搏器比一粒米還小,可通過微創手術植入體內,特別適用于治療先天性心臟缺陷的新生兒。
研究團隊在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臨時起搏器對術后及其他情況下出現短暫心動過緩(心率偏低)的患者非常重要。傳統的臨時起搏器需要通過侵入性手術,有很大風險。
論文作者之一、西北大學的約翰·羅杰斯教授說:“兒科心臟手術迫切需要臨時起搏器,而這一應用場景設備微型化具有決定性意義。就人體承受的器械負荷而言,體積越小越好。”
研究團隊開發的新型起搏器寬度為1.8毫米,長度為3.5毫米,厚度為1毫米。研究人員使用光控系統大幅縮小了起搏器的尺寸。同時,還用一種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簡單電池作為起搏器的電源,當起搏器的電極與周圍的體液接觸時就會產生電流,從而無需外部電源或導線。此外,起搏器的所有組件都具有生物相容性,當使用壽命到期后會分解或被身體吸收,無需手術取出。
據介紹,與微型起搏器搭配使用的還有一個放置于患者胸部的小型、柔軟、靈活的無線可穿戴貼片,當貼片檢測到心律不齊時就會自動發出能穿透皮膚、胸骨和肌肉組織的光脈沖信號,以激活起搏器。在動物模型和人類心臟組織中的演示結果顯示,該裝置能在小鼠和豬等動物模型以及取自器官供體的人類心臟中控制心臟起搏。
研究人員表示,該裝置的技術還可能有更廣泛的應用,包括幫助神經和骨骼愈合、治療傷口以及阻止疼痛。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2-1724-0.html新型心臟起搏器比米粒還小 可微創植入體內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