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中國人民銀行2月1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金融總量繼續保持合理增長,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穩固。
多項金融總量數據迎來“開門紅”: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18.52萬億元,同比增長7%,增速基本穩定;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06萬億元,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1月份金融數據實現了成色頗足的“開門紅”,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繼續保持較快水平,一方面得益于表內貸款較快增長,另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債務發行提速。
1月人民幣貸款新增5.13萬億元,同比多增2100億元。有商業銀行人士表示,1月信貸數據較好,也有春節因素影響。節前供應鏈和項目進度款結算、員工薪酬獎金發放等用款需求1月釋放,2月用款需求相比去年同期可能有所減少。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觀分析師張文朗稱:“1月份的金融數據是比較亮眼的,在去年同期有高基數的情況下,1月份新增信貸依然保持了正增長,充分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
1月份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約3.4%,同比下降約0.4個百分點,處于歷史低位。
專家表示,今年以來,金融體系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充分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重點領域,進一步暢通政策傳導,對實體經濟平穩開局提供了有力支持。
信貸需求加快釋放 信貸結構亮點多
1月信貸需求加快釋放,信貸結構也出現了不少亮點。1月金融數據顯示,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綠色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增速一直高于全部貸款增速,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貸款規模合理增長背后是信貸需求加快釋放。2025年,中央以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建設,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帶動基礎設施貸款較快增長,對信貸投放形成重要支撐。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在人民幣貸款增量中,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4.78萬億元,占93.2%,是信貸增長的“壓艙石”。
此外,數據顯示,居民住房貸款需求也在企穩回升。1月份個人住房貸款新增2447億元,同比多增1519億元。
今年以來,央行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激勵等多種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相關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貸款結構持續優化。
1月,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33.31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為14.41萬億元,同比增長11.4%,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信貸結構持續優化,為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廣義貨幣(M2)增長有望加快
專家分析指出,政府債券加快發行后,形成的財政存款有所增加,這部分存款不計入M2,再加上理財分流、去年同期高基數等因素影響,1月M2增速穩中略降。
后續政府債券發行融入的資金逐步支出后,轉化為企業存款計入M2中,未來M2增長有望加快。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2176-0.html從1月多項金融數據看“開門紅”成色足 “源頭活水”為實體經濟提供“穩支撐”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