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楊然、通訊員占超、劉海東)2月27日,2025“武創薈”湖北科創供應鏈北斗產業專場對接會在武漢東湖高新區舉行,聚焦技術成果轉化,搭建深度對接融合平臺。
近年來,圍繞突破性發展北斗產業,武漢已發展成中部最大的北斗產業集聚區,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產業集群。目前,武漢北斗產業匯聚關聯企業超300家,產業規模突破640億元。
活動現場,武漢市發改委、市科創局相關負責人共同為湖北科創供應鏈平臺設立的4家北斗產業服務驛站授牌。據悉,該平臺聯合湖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北斗衛星技術應用協會、武漢導航與位置服務工業技術研究院、國家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化基地,共建產業服務生態圈,旨在通過跨機構協作強化技術對接與資源整合能力,為北斗產業鏈上下游提供精準化、場景化支持。
在主題分享環節,上市企業華測導航高級副總裁袁本銀以《華測導航北斗高精度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布局》為主題,解析企業如何通過三維激光雷達等核心技術推動北斗在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等場景的規模化落地。武漢際上導航創始人、武漢大學教授孫紅星圍繞《動態目標空間狀態與場景感知技術在無人智能系統中的應用》進行分享,展示其團隊研發的無人機激光雷達系統在風電場選址、災害監測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強調北斗高精度定位與動態感知技術融合對工業智能化的突破性價值。
在企業路演環節,武漢依迅北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通達數科科技有限公司、長江量子(武漢)科技有限公司、武漢齊物科技有限公司、蘇美達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北斗產業領域優質企業,分別圍繞“北斗+AI”“北斗+安全監測”“北斗+量子芯片”“北斗+運動健康”“北斗+智慧城市”等應用場景進行了項目路演,并現場與新型研發機構、技術轉移機構、投融資機構進行對接交流。
武漢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持續深化鏈長制統籌作用,進一步完善鏈長工作機制,聚焦提升北斗產業生態質量,聯合有關部門開展各類對接活動,搭建對接平臺,通過機制創新、資源聚合與生態共建,為武漢北斗產業的突破性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能。
武漢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北斗產業鏈鏈長胡勇政表示,要充分發揮平臺的強大效能,精準匹配北斗產業各環節的發展需求,實現企業與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無縫對接,讓平臺成為推動北斗產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市場拓展的強勁引擎。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3031-0.html科創供應鏈加快生態圈融合,武漢北斗相關企業超300家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