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滬上企業“減負”,稅務部門正在持續加碼。
近日,上海出臺包括降低稅費成本、降低用工成本、降低用能成本、降低融資成本、優化包容審慎監管等五方面共21條舉措,為減輕企業負擔提供政策指引。第一財經在調研中發現,多家滬上科技型企業在減稅降費中受益。
“多年來,我們堅持加大研發投入,重要原因就是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支持科技創新的稅費優惠政策。”先惠技術是滬一家聚焦高端智能裝備的科創板上市企業,公司董事長、首席技術官潘延慶告訴記者,公司現擁有科研人員約180人,在上海、武漢、長沙擁有制造基地,“2024年,我們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約3200萬元,先進制造業加計抵減約400萬元。”
潘延慶稱,在公司尋求“出海”過程中,減稅降費的政策也給足了底氣,他表示,2024年公司出口業績比去年同期增長近2倍,其中,出口退稅“提速辦”有效提高了企業資金周轉率,公司在2024年累計出口退稅超280萬元。
“降低稅費成本”,也為科技成果轉化賦能。記者了解到,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化工研究院(企業主體)旗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聚烯烴材料基礎研究、先進制造、高端應用等領域擁有行業領先優勢。
該研究院總經理助理雷雯表示,研究院與上海交通大學、華誼集團等開展多項產學研合作,“對我們這樣的科技型企業來說,研發與技術創新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稅費優惠政策則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最直接、最有力的‘催化劑’。”
雷雯告訴記者,2024年,企業享受技術開發、技術轉讓免征增值稅稅款約3000萬元,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4000余萬元,為后續的“卡脖子“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記者還了解到,作為國內首家開展“盾構法”隧道技術研發的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近年來在核心技術攻關上有很大進展,其中“智馭號”數智盾構機將施工效率提升近30%,刷新了國內地下工程建設相關領域的紀錄。公司財務經理呂濤告訴記者,2024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近7000萬元,這極大緩解了公司研發的資金壓力。
記者獲悉,2024年上海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全年減稅降費及退稅1830.6億元。
下一步,上海稅務部門將持續加強協同落實,對接市經信委等部門,根據先進制造業企業、集成電路和工業母機企業,以及困難企業等名單,落實好增值稅加計抵減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困難減免等政策。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3033-0.html滬上科創及制造企業獲“減負”紅利,2024全年降費退稅超1800億元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