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順風車示意圖。圖/嘀嗒出行官網截圖
據上游新聞報道,近日,江蘇的陳女士發布視頻稱,她于當天搭乘嘀嗒順風車從江蘇南通市前往蘇州市時,發現司機在高速公路上頻繁脫手駕駛,有剪指甲、抽煙等行為。4月8日,嘀嗒順風車平臺客服表示,已核實情況,并對該司機賬號進行封號處理。
從報道看,司機“雙手離開方向盤剪指甲”等諸多行為,不僅給乘客和其他車輛帶來安全隱患,也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在這方面,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有著明確的要求。
在輿論場上,不少網友根據報道中提及的“司機在時速約100公里的情況下,5次雙手脫離方向盤”“司機方向盤脫手時間每次約20秒,待車輛安全系統發出提示音后,會短暫手扶方向盤,聲音停止又繼續脫手操作”等細節判斷,該司機使用的可能是車輛的L2級別智能駕駛或車道保持功能。有專業人士也對媒體指出,涉事車輛擁有L2級別智能駕駛功能。
眾所周知,L2級別智能駕駛功能不能等同于自動駕駛,其本質上依舊是輔助駕駛。因此,此事中,如果該司機使用的是這些功能,那么,該司機的違法違規駕駛行為,必須引起包括平臺等各方的高度重視。
換言之,平臺必須加強對網約車司機違規行為的監控。如,在網約車司機駕駛過程中,平臺有必要在既有法律法規基礎上,加強對司機違規操作的事前提醒,同時要做好對司機危險駕駛行為的實時監控捕捉。
為實現這一目的,就需要多措并舉。一方面,平臺不妨在可行的范圍內推廣更加智能的車內監控設備,加大力度暢通網約車和平臺信息監控渠道聯網機制,以方便平臺對司機的不安全行為及時介入提醒,而不是只有封號處理這一“事后諸葛亮”的做法。
另一方面,平臺可以與相應的車企建立合作,搭建實時溝通渠道。當網約車司機在注冊平臺賬號以及接單時,相應的溝通保障機制就必須激活,讓平臺通過固定渠道與車企保持聯絡。同時,車企也可以在維護好自身商業機密與車主個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過類似機制為平臺同步司機可能的違規駕駛行為,便于平臺進行實時智慧監管。
比如,司機在接單駕駛過程中,當其有雙手脫離方向盤行為或者使用輔助駕駛、車道保持等功能時,車企應當將車輛狀態信息同步至平臺,以提醒平臺及時介入。
不可否認,這會讓相關方面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在這個領域,平臺要想開展相關的經營行為,必須以保障行車安全、公共安全為大前提。與此同時,這些成本的付出也會提升乘客的安全體驗,長此以往,也會為平臺帶來良好聲譽。
值得注意的是,網約車“司機多為兼職”的特性決定了,無論是平臺與司機之間,還是司機與乘客之間,權責關系都不對等。因此,有必要改變這種狀態,以進一步提升平臺對網約車司機在接單狀態下的約束力。
總而言之,要想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平臺必須通過“與車企信息互通”等各類手段加強對順風車車輛行駛狀態、司機狀態的約束力。如此,才能更好保障司乘安全,也有利于平臺的合規運營。
撰稿 / 蘇士儀(媒體人)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王心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5576-0.html順風車司機“邊開車邊剪指甲”,平臺除了封號還能做啥 | 快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